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只谈读书“志向”

只谈读书“志向”

作者  李燕巧

李燕巧简介:北京人,语文教师,中国知网文库发表317本书稿。从事教育教学理论实践下的人文创新探索与研究:教育理念;文学创新课程-三种课堂教学模型与实施策略;生态戏剧;语文(跨学科)思维研究;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研究;线上线下融合技术教学;家校协同;学生成果;文学创作。

◆◆◆◆◆◆

    “爱的标志”。

右眼睑旁有了一小块淡褐色的标记,仿佛有半年余日。初夏的到来,使淡褐色更浓重。中医理论,是气血郁结,思过深。听后不担心,反是喜。每照镜子,边看边伸手抚摸,是点点微笑。深深之思,在右眼睑旁留了“标志”,这真好。

周末,放松的时间:一双黑白条纹帆布鞋,一条白色缩口运动裤,一件或浅黄色,或浅蓝色,或浅粉色圆领T恤衫,度过初夏的到来。

衣着影响人的思想与心情,清爽服饰,自然引来清爽的心与思。有人说,年龄增到中老年,就要光鲜些衣着。可只喜欢上了素淡,想必是我们都喜欢素雅的颜色,其实受影响的,不单是衣着。

衣着还影响人的读书姿态。《花开尘埃 铅华毕落——素颜下的徽州才女》,身着素淡,读着书名,身体便不由坐得端正。书摊开,放于桌面,双手各执书两侧,看完一页,右手翻起,左手接过这翻来之页……喝口水时,怎看完了整本书?

素淡的衣着,配着“素颜”的书名,有了端正的读书姿态,把心也染成了“素淡”。心,不急不躁,不烦不忧,不乱不怕……没有照镜子,也会伸手摸摸右眼睑旁那一小块淡褐色,抿笑一过,感到的是喜,喜从何来?把这淡褐色标记起了个名字,“爱的标志”。

    学习志向。

“志”成标志,也成“志向”。

作为芳草之子,不论才疏才浅,都该是有志向的孩子。作为芳草之师,要告诉你们,志向,越早些越是好。张潮《幽梦影卷上》云:“少年人须有老成之识见;老成人须有少年之襟怀”。所以,教师与孩子要互相学习,为甚好些。

从朵拉处,学到了语文成绩的“高位稳定”;从晓虞处,学到了活动再多也不忘认真完成作业的心;从于黛卿处,学到了寻求自我改变的勇气;从堇怡处,学到了面对任何都从容处事的心态;从子楷处,学到了快乐生活每一天的怡然自得;从俊俊处,学到了考不好就哭鼻子的真性情;从程寅隆处,学到了心中只有“劳动”的执著;从飞飞处,学到了生活再“糟糕”都要让自己整洁干净去面对。

以上,都可称为“志向”。

下面,只谈谈“读书”志向。

读经宜冬,其深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

经传宜独坐读;史鉴宜与友共读。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有工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著述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有多闻直谅之友谓之福。

足下读书养气,持满而发。

对这几句,不作解释,能否猜出大意?

“能,李老师。”

那就真不做解释了,但定要多读几遍,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出声音,读着,竟有了言外之想:读一个人宜春夏秋冬,其深、其久、其悠、其畅,都在读之人的胸怀;雨之为物,能令昼短,能令夜长,读一个人,可知夜长也,昼也长也;律己宜带秋气,处世宜带春气,读一个人宜带童真气;有时间去读一个人谓被读人之福;赏花宜对佳人,醉月宜对韵人,映雪宜对高人,读一个人宜对懂之人;对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雅友,如读名人诗文,对谨饬友,如读圣贤经传,对滑稽友,如阅传奇小说,对一个人,用一生一世,如读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香;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春夏秋冬听一人声,方不虚此生行……

“李老师,这些读书‘志向’,出自哪本书?我也想读一读。”

《今文观止》。是否耳熟?

“嗯,与《古文观止》差一字。”

《今文观止》共选录清代以来三百多年间400位作家的400篇美文,基本上涵盖了近现代及当代中华散文创作。“采采流水,蓬蓬远春”。形散而神聚的散文,文辞优美,真情勃发,乃心灵之对话、文学之灵魂很值得去读一读。

如下,书籍太多,以至让人读起书来“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只图数量,忘了咀嚼。我也有过这时候,与大家共勉,读书要“眼中了了,心下了了,方寸有多”,不为数量,只为慢慢咀嚼。

抬眼,周末最后一个夜晚到了,黑得如墨色。沉在深深之思里,忽视了窗外,忘了窗帘。窗外望不到月亮,看不到月光,想象着,月光应如水般泄在了地上,月亮应如宣纸般挂在了墨色的夜里。深深之思,让自己不由得伸手轻轻触摸右眼睑旁那块淡褐色的“爱的标志”,嘴角上扬,甚喜,甚好,如同……

欢迎阅读:

李燕巧教育理念第一部

李燕巧教育理念第二部

我的简单生活

“大美无言”,文化

谈活动与学习

成为有“心”的教师

记录男孩子的长大

宽容与爱

爱在美食里、书籍里、倾听里

用“蝴蝶效应”“羊群效应”论班级建设

读书与生活

书中的“爱”

我信仰的由来

教育,是爱的工作

写书,是选择

数学与生活,读书与匠人

谈开卷有益

说文解字•红楼梦解析

谈遇见

记下孩子的闪光

一堂文学项目课:求知•共存•做事

听,教师和孩子的读书声

梦想,成为作家

孩子在重逢里的变化

教真诚,学德行,读“爱”

“控制”里的爱,爱的朗读

家•学•书

四月底的“六个”月亮

和孩子成长,是人生必修课

生命的沉静

一切皆有可能

别怕犯错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只谈读书“志向”》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中国大陆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