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8 22:08
华人号:华人头条-荟萃文坊梦想,成为作家
作者 李燕巧
李燕巧简介:北京人,语文教师,中国知网文库发表317本书稿。从事教育教学理论实践下的人文创新探索与研究:教育理念;文学创新课程-三种课堂教学模型与实施策略;生态戏剧;语文(跨学科)思维研究;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研究;线上线下融合技术教学;家校协同;学生成果;文学创作。
◆◆◆◆◆◆
骑车过,花飞花落了满身,一瞬间,衣袂荡漾飘起,沉重的双腿变得轻盈,我听到了风在和花说话。那是大地让风捎话给枝上的花——“大地想念你的芬芳了”,花即可散开自己的五瓣,在风的指引下,飞落大地,把自己碾成泥浸入到大地怀抱,让大地拥有芬芳,去滋长万物生灵。从此,自己便不再是花了。这是花对大地的爱,只为大地想念我的芬芳,我便都给了他。
正是这段经历感受的书写,让我对“追错就改”有了新的认识。回顾自己,有了错误,都是他人提出,自己很难发现到自己的错误。这天上午,学《晏子使楚》,教了你们一个成语“张袂成阴”。一贯的思维定式认为“袂”读 “jué”,洋洋得意带你们读了不少遍,自认为你们都记住了,才罢休。夜晚灯下,用电脑敲起“衣袂”,却怎样也找不到。糟糕,我教错了,这样想法出于职业习惯,就像你走路徘徊的样子,用眼睛观察周遭的样子,写文字的措辞,都是职业长久赋予我们的习惯。
“袂”,读“mèi”,意思是“衣袖”。心里顿是忐忑,把知识教错了,是老师大错。第二日,最先事情就是与你们认错,承认错误,纠正错误。我说,这是我自己发现自己的错误。我又说,认错,是修养,也是成长,想要进步的我们,从认错开始,这句话,说给你们听,更是说给自己听。
今日读完《文学是什么》的最后章节,又读完《寻找心灵深处的感动》。倏然,读错音的事重临心头,原来自己的“知错”是在读书写心情时发现的。原来与你们一同读书来,不仅思想常相伴,“知错”也常伴,常发现自己要改正的地方有很多。读书,可以让自己在自省里“知错就改”。
以往写的文字不敢给他人看,认为只有博深文学之人的文字,才享有给人阅的能力与权利。现在知晓,“文学从来不是少数人掌握的一种技艺,而是人类的生存状态”。文学与生存连在一起,是不是可以说,文学是所有人都要掌握的一种技艺呢?既然是,写了文字,又不敢给他人看的顾虑要除去,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作家”,只要一直写,反复写,不怕重复地写。勇敢地给你看,将是我的生存状态。
总认为,教你们语文知识和技巧,就可以教写文字,然而,“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古典教育都非常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在中国,孔子‘以艺术造就最高人格境界’,对中国人影响深远。‘以艺术为核心的教化是古典世界的精神核心’。在现代社会,教化有降格的趋势,教化被技能的专门化教育所取代,这对人类来说,既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有了更多的生存手段,不幸的是人变得枯燥乏味”。我开始深度的想,如何把握文学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语文课标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个问题,其实困扰我的语文教学很多年,如今也没有什么更好的阐述。只想到与你们边读读书,边写写真实和想象的文字。让读书与写文字交错进行,同时开展,读书有了动力,文字也会有些思考的含义。是不是这样久了,我们各自都可以感到在身体里生出东西来——人文素质。因为人文素质是一种内在的东西,正如孟子所说:“仁义理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於面,盎於面,施於四体,四体不言而喻。”所以,专教你们语文知识和技巧,是很不够的。
怎么解决教学上的困惑呢?看了《雨果美学思想研究》:“苏轼成就虽高,其文却行云流水、天马行空,更多是才气与灵感的天才之作,难学也不可学,故弟子虽多,却并未开宗之派。黄庭坚成就虽不如苏轼,但宣讲‘炼铁成金’、‘无一字无来历’,开示诸多可供学习临摹的门径,成为江西诗派一代开山宗师。某种意义上,雨果就像苏轼,才气纵横,包罗万象,却反对模仿……却最终因缺乏可供学习模仿的门径致使后续人才凋零,终使浪漫主义在短短十几年之后就沦为明日黄花,惨淡谢幕。”
我感到,苏轼、雨果的才气,我没有,黄庭坚,我也更无法比。所以,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吧,我努力思考我的困惑,孩子们努力变变自己,好不好?
以往对“死灰复燃”的理解是,死了又复燃了。今读书是这番回答,“胡说!死了怎么复燃?就因为没死,所以复燃,就因为重聚,所以重温。”这个解释好温暖,不由得会笑。真是啊,死了,哪里会再燃呢?重聚时,一直在心,这是长久的温暖吗?既然,你喜欢,就重温着好了,我用余生去好好体味其滋味,让坐下静静读书的奢侈成为朴素。如猜的不错,现下,以至未来很长一时间,人们追求幸福的主要方式,或许不是物质,或许是精神了,而读书恰是精神里的一层。
以往遇到不能按自己想象里改变的孩子,就安慰自己,总有教导不了的孩子,可以放弃。今看到这段文字,我感到自己犯了深深的错误。“教育就像这里的水,需要小心翼翼,积少成多。”师父一边收碗,一边说,“孩子就像这些碗,好像有银的、有铜的、有瓷的、有铁的,还有粗陶和木头的。表面看虽然价值不同,但是在老师的心中应该一样。他们都是碗,都有用,都应该悉心地照顾,都应该平等地对待,都应该小心地注满。”老师不能改变器皿,却能改变器皿里的东西!我为自己有那样的想法而羞愧,每个孩子都是有用的,我怎么能把他们都变成我想象中的那样?那不是在培养人,倒是像在制造物品。认识到错误,就改之,果然,我看到了他们的变化。
鑫城,写的11课语文目标,给我眼前一亮。通过每一个字的书写,可以看到书写握笔慢慢的样子与目光专注的样子;通过每一道阅读题目,可以看到文字是课上老师传授方法与自己理解的融会思考。我赞扬他时,眼眶里是湿润了的闪光。我感到自己改正了错误,忍不住再欣赏了一下他的语文目标11课。
加一,开学近两月了,我没夸过他一句,竟也没教导过一句。是好,还是不好?自然是好。我们是有些像的,偶尔发现自己,不等他人揭穿,就改变。所以,没夸过,是每天都好;没教导过,是他比我棒,每天都发现了自己。
柄丞,“丞丞”,爸爸喜欢这样叫他,妈妈也喜欢。那天,妈妈告诉我,丞丞的读书笔记不擅长用彩笔装饰,用了擅长——彩泥塑。我很好奇,这样也可以?他交给我时,我承认,他赢了,完全可以和相当可以。几个小动物的彩泥塑活灵活现,布局合理地贴在文字间。比起绘画的装饰,清新了,洁净了,悦目了。想,他在捏泥塑时,心有多么爱与欢喜。
寅隆,自参加了硬笔书法的兴趣班,字工整许多,人也安静许多。人安静,但课堂上表达交流可不能安静,怎办?妈妈费了心思,让他参加诵读班。想想,要感谢妈妈,为了孩子的成长想办法。诵读班没上几次,表达进步很快。从新年寄语开始,到语言研学课堂的展示,再到为同学讲语文园地三导读和第三单元测试分析,声音放开了,神采可以交流了,思维也开始锻炼起来。
庭昊,要谢谢爸爸。爸爸很忙很忙,却没耽搁对他的教导。他很多文字里都有爸爸的影子,为他解决了这个思想问题,帮助了那个思考困惑,答疑了这个想法,纠正了那个错误。他的中国字,在假期过后,令我惊喜万分。喜的背后,我仿佛可以看到爸爸每天对孩子的谆谆教导和诲人不倦。别怕爸爸的严厉,当老师的孩子,就要做好承受比其他孩子更多的严厉,这是一种荣幸,是成长赋予这些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是什么让孩子变了呢?
没有法宝,只在坚持重复的告诉他们,这样做不对,这样做才好——擦了改正,下次要这样想、这样说、这样做。没改怎么办?再告诉他们同样的话,再没改怎么办?再重复告诉他们同样的话。一直没改,怎么办?就一直重复告诉他们同样的话下去。作为父母的我们,可以烦,可以发火,可以伤心,可以流泪,但绝不要停止,不要放弃(像我一样),放弃了,也不怕,就再捡起来,坚持对他们这样做下去。看,他们几个孩子就是爸爸、妈妈在坚持重复里变了。变了,不代表不再变回原来模样,需要我们在赞赏与鞭策中继续坚持。那什么时候才算坚持重复的结束呢?有这么一天吧,他们把我们当成了朋友,而我们始终是他们的父亲与母亲。
孩子的教导就是重复性的,区别于初中生的谈心,区别于高中生的励志,区别于大学生的畅谈,区别于成年人的警示。不难发现,孩子教导中的主导是我们,是我们重复着坚持。但这其中有例外吗?例外一定是有的,那毕竟是少而又少的,毕竟例外的另一面有我们鲜不知的坚持。
在重复里坚持,是爱,是真的爱,是真的纯洁的爱,是真的纯洁的深长的爱,因为坚持里消耗着我们的精力,有我们深长的体谅。
以往常按捺不住情绪,对我的孩子们发脾气。读了“情到深处无怨尤”,心,蓦地安静了。心间情缓缓来,脑间想悠悠来——赏花则情满于花,看画则意溢于画中英式紫荆花茶杯。
看着,时间定格在“周一22:48”。
想,生活里哪有那么多的不期而遇,很多时候的不期而遇,想必都是别有用心了。
欢迎阅读: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