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5 07:53 阅读量:3k+
华人号:华人头条-荟萃文坊数学与生活,读书与匠人
作者 李燕巧
李燕巧简介:北京人,语文教师,中国知网文库发表317本书稿。从事教育教学理论实践下的人文创新探索与研究:教育理念;文学创新课程-三种课堂教学模型与实施策略;生态戏剧;语文(跨学科)思维研究;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研究;线上线下融合技术教学;家校协同;学生成果;文学创作。
◆◆◆◆◆◆
数学与生活。
春风又吹绿了解冻的冬日,正午阳光洒在身上,暖暖融融。
微仰头,天湛蓝。春风吹拂,拂来桃花绽。盎然春色万物知。独步心怀,仿若尔侧畔。低眉处,松石翠。长长凝望,又见欢声笑。暖意切切思绪满。咖啡入肠,化作红豆情。
坐在阳光可以笼罩整个背部的座椅上,何来兴致?斗胆填了首词,词不达意,对仗不整,可,觉得传递了一份心思。
绿松石,是简单珍贵物件之一。在藏族的传说中,它是女孩子的幸运石,佩戴它,是长寿祝福之意。像常讲的“希望”,揣着“希望”学习、生活,人生便有了幸福的意义。
这,绿松石的颜色,起初不觉有何特别。那天,去商场闲逛,一件绒衣吸了目光,穿上一试,与进了中年的肤色很相配,连与眼睛的颜色也和谐。这,绒衣颜色就是绿松石的颜色。
穿着绿松石色的绒衣,戴着绿松石手链,一起吃着早餐,讨论数学对生活可否有用?我用《数学女孩2,费马大定理》说,有用。
学了数学,可以理性生活,思考人生;学了语文,感性之情让人生与生活更美好。再可这样说,数学好比大树的干和枝;语文是干和枝的绿叶,没了绿叶,光秃秃的大树,何有生趣?缺少了干和枝,大树,有何生命力?
至少,我是这样认为。
书中,有对学习数学的想法,是研究的魅力:
我有时候在想,学习和研究到底有何不同呢?
数学课上,只要读读教科书上写着的内容,然后记住公式,再用记住的公式解开问题,对一下答案就结束了。然而我认为,研究是去探求“未知的答案”,是向答案逼近的一个过程。因为不知道答案才会有趣。从自己找寻、发现答案的过程中,才能感受到研究的魅力所在。
……
“要想生动地把握数学”,就要用自己的方法,把学过的知识再组织查看一遍,在此基础上,去思考新的事物。至少要尽力去思考。一言以蔽之,“研究”这东西是最管用的。
学习数学,是不是有用了呢?学习数学,是在学习生活的思维方式呢!这样,我们在回望人生时,可以选出自己最具有创造性的时刻,“那就是在最严格的制约条件下还不得不工作的时候”。
数学谈完,目光停在绿松石手链上,微笑,捕捉到,瞬时,放在记忆的锦盒里。现在,打开锦盒,再次微笑起来。
读书与匠人。
关上记忆的锦盒,翻开《问道北大》第一页,这是于仲达的新思考与批判。开始读,不觉有困处,更多让自己的认知所接受。
“他把读书比作匠人切磨钻石,每一部书都是一具切割轮,磨除晦暗表层,让智慧穿进内心,折射出美丽光芒。”
读书,自然是不易的,不要想着容易之事。就像滑梯,向下,爽快惬意后,到达的是最低处,向上,总要费些气力和时间。
返校日,就让孩子们积累古诗,有些“残酷”?多少有,或许有天,你们会发来感谢之言呢,我总幻想期待有这么一天。
我是这样,逐一检查成为我的习惯,而他们也习惯了我这样,所以,谁也不怠慢,积累不熟练,自行转身,回去再练习。
皓,大概是第十几个找我的。我有些惊恐,因为他的行动,打破了我对他固有的催促。第一次没熟练,我未说话,便回去,再来时,熟练许多,我画了勾,他得意极了。好的开始,会是成功的开始,假以时日,定会显著。
这个孩子学习主动性的增强,让我把读到的这部分内容记录了下来:“要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消除胸中困惑,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现实中间不会有固定不变的东西,古人的、别人的经验可能有用也可能没有用,要探索自己的路子,不断思考琢磨,适应社会的变化。”
与孩子相处久了,常会想到“永恒”,想到不能再想时,才终止;想到没了想法,才罢休。我总怪自己学识不够,不能说出,总结道出“永恒”,只得借用书中之语:“时间最长远的就是永恒的问题,比如生命的意义,超越性,精神信仰等古老而常新的问题。”
我想的“永恒”,不在生命,不在超越,不在精神与信仰,只在爱你(们)的足迹如何更久远些。尽自己所限,留下点点文字的东西,希望它们不会被时间消磨与冲刷掉,能保存长些,这便离我想要的“永恒”近一些了吧?
欢迎阅读: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