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4 03:09 阅读量:3k+
华人号:华人头条-荟萃文坊教育需要理性
作者 李燕巧
李燕巧简介:北京人,语文教师,中国知网文库发表300本书稿。从事教育教学理论实践;文学创新;语文(跨学科)思维研究;人文社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学生作品成果;家校协同;生态戏剧;线上线下融合技术教学;文学创作。
★★★★★
“个性的核心是创造性,个性的发展源于兴趣……社会上任何一个成功者都是对自己的事业充满兴趣,同时执著追求,刻苦钻研。”
于是,有了思考:如何培养孩子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让他们在小学阶段打下成为一个真正人的底色?我想,通过劳动,教会他们如何生活;通过学习,让他们拥有社会责任感;通过活动,教会他们合作与奉献。而这一切的教育过程,或许都需我们用教育理性作引导,这有些像“哲学”——爱智慧。鼓励孩子有一项动手操作的活动;指引孩子对喜爱的学科深入研究,哪怕是“超纲”;感染孩子读最爱的书籍,写内心的真情,并设法为他们提供“表达”舞台。
“一个有理性的教师,不仅仅是‘用心工作’,而且也是在‘用脑工作’。”
近日,再忙碌,也抽出点时间读读书。如果要问读了什么书?我先保留,待有天,烹壶茶的时空自然来了,我们畅谈“教育”,再述说,可否呢?
今日,让我们继续交流,话题落在“教育需要理性”上,有共鸣吗?用理性指引教育,是否会达到从“学”到“学问”,从“事”到“做事”,从“人”到“做人”呢?因为从过程来说,无论是育人,还是教学,“不管其对象是什么,一般都经历前后相承的思想过程:‘悬疑’、‘理解’、‘质疑’、‘批判’、与‘重构’”;因为“唯有理智的正直诚实,才是最有价值的美德”;因为教育培养的人,“应该是有理性能力的人”,教学自然也是在提高人的理性能力。
我们从两方面交流下,不够认同,或有新的见解,来日方长时可议。
先从情入手。谈教育,无论是师生情感,还是生生情谊,或是家庭爱意,甚是家国情怀,只要我们为人,都离不开一个“情”字。如何使用我们天性中的“情”,我想,是要学习的,让我们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理性的启蒙、反思、应用和批判来发展孩子的理性能力”的。也意味着,谈教育,始终离不开“学”与“人”,离不开“教育”与“教学”。或许唯有这样,我们培养出的人才是有着理性精神的人,有着健全人格的人。
要问何时有了这样思考?源于与一个小男生和一个小女生的交谈:
“你们俩确定要加入《猫之星3》创作小组?”
“确定,李老师。”“我也确定。”
“这项创作任务的艰巨,一是不能耽误自己的小说创作,一是要耽误你们自己的休息时间,而且进了群,开始了,就不能半途退出,要坚持到最后。”
“我想过了,没问题,李老师。”“我也是的。”
“最主要是创作的结果谁也无法预知,目前没有打算用来参评,我们就是为了体验创作的过程,在创作过程中学习更广阔的知识,例如,物理学。”
“我愿意去学习,我们很快就要升入初中了,初中就有物理。”“我也愿意,李老师,我爸爸是高中老师,他常告诉我,探究知识不分年龄。”
这段师生对话,凭借个人理性判断,是否可以是引导孩子理性思考的过程,是否也在传递“教师不应是领袖”,“孩子也不应是‘群众’”,而是教师与孩子一起进行理性思考的场景呢?
再从教师入手。谈教育,教师角色是重要的,我们肩负着许多,例如,“重构教师的自我意识”,不断与时俱进“更新教育对象观”,“引导青少年用一种严肃的态度来看待人的存在问题,防止他们将这些问题看成是似有非有或可以置换的问题,启发他们去体验和讨论日常生活中的这些问题,最终培育他们存在的智慧”。
要问怎样有了这样思考?源于一位妈妈的信息和一个小女生的习作:
“李老师好!偷偷告诉您,刚才孩子一直在和我说,我的语文进步了,我爱上语文老师啦!”
这“爱”字从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口中说出,我们便能知晓孩子越来越关注情感体验,越来越希望情感认同。因为在我们思想的常理中,用“喜欢”老师仿佛更贴近孩子的表达。所以,当孩子与时俱进时,是否有了自问:我们将如何把握与他们的与时俱进?
时光在忙碌时,很快溜过,孩子的第五篇习作如约而至,主题是“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写,题目可选教材给定的,也可自拟。这个小女生选择自拟题目,为“注意”,我明白她意,改为“关注”,后因投稿改为“我成了她的‘小女儿’”,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这篇习作。
我成了她的“小女儿”
“幸福”来的太突然,竟让我感到了生活是如此奇妙,如此美好,如此甜蜜。你们可能要问了,快来告诉我们,是什么突然的“幸福”?想知道的,就随我内心流淌的文字一起来感受吧,你们定会又嫉妒又羡慕我的,因为,我成了她的“小女儿”。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注意到。而不被注意到,不是因为我们不够耀眼,应该是那些觉得我们耀眼的人还没有出现。我想,我在老师眼里应该是个“小透明”,因为我不喜欢在老师面前“出风头”,我喜欢文文静静地坐在那里,安安静静地读书写字,直到我遇到了她……
一天的早操开始了,我与往日一样听着音乐做广播操。她也与往日一样从队前走到队尾,又从队尾走到队前,当她再次经过我时却停了下来,悄悄问:“你穿多大码的上衣?”这个问题一时让我愣住了,我自己穿多大码的衣服我太知道了,怎么脱口而出:“我也不大清楚。”她听后,看了看我上衣后面的标签,什么都没说便向前走去。
学习时光过得真快啊,转眼就到了下午。自习课开始了,她在黑板上写下当日作业,居然让我来检查同学们记录作业的情况。我心中一惊,是惊喜的“幸福”感。喜欢文静的我抑制住了外在的喜悦,起身,开始看同学们的记录情况。当我回到座位上,她对我说:“郭咏茜,我有件事跟你商量商量。”糟糕!是我做错什么了吗?心跳加速的我,竟说不出话来,使劲点点头,她接着说:“咱俩穿衣服的码应该差不多,我有几件衣服是卡通图案的,有点幼稚,我就穿过一两次,你要是不嫌弃,明天就给你带来。”天啊,我是又开心,又疑惑,跟我尺码差不多的女生还有很多,可她却送给了我。我心中一喜,是欢喜的“幸福”感,连忙说:“不嫌弃,不嫌弃,谢谢您。”
这天夜晚,很奇怪,我感到,我连睡觉都能笑出声来。
第二天,她把衣服给了我,终于盼到放学了,赶快跑回家,换上她的衣服,拿出手机进行自拍,第一时间传给她。她询问我,可否同意发个朋友圈,炫耀下,我有了个“小女儿”?我自然同意,心中一暖,是温暖的“幸福”感。
转过天,同学们纷纷问我:“你真的是她的小女儿吗?”当时的我只是谦虚地笑了笑。从此,其他班的同学也注意到了我,时常问我同样的问题,我仍只是谦虚地笑笑。啊,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我这个“小透明”是那么的出众,那么的与众不同,心中全是满满的“幸福”感。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被注意到,因为我们都是耀眼的星星。但宇宙中有无数颗星星,有时你可能只是暂时没有被注意到而已,等你被注意到了,你就是那颗最耀眼的——我成了她的“小女儿”。
此时,你们可能又要问了,“她”到底是谁呢?
怎样?与我有同感吗?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被注意到,因为我们都是耀眼的星星。但在宇宙中有无数颗星星,有时你可能只是暂时没有被注意到而已,等你被注意到了,你就是那颗最耀眼的——我成了她的‘小女儿’。”
这结尾几乎是她的原句,我只稍加改动、调换了几个词语。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竟写出如此“智慧”的人生感受,是难得,也是如今孩子的真实显现。
午后,阳光明亮地照着阳台上的绿植,我继续读书,抄录了这句:“师生双方不断地借助于理性将思想的触角伸向远方,超越自我,探索种种‘未知世界’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种‘理智的愉悦’。”
欢迎阅读李燕巧其他文章: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