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9 11:42 阅读量:3.5万+
华人号:闽商报预制菜正受到各方追捧。
去餐厅吃饭,中央厨房生产标准化的调料包让连锁餐厅口味保持统一,也节约了厨师的成本;疫情常态化之下,宅家经济正在崛起,在家做饭也可以很方便;而忙碌的年轻人、上班族周末在家做饭,三分钟即可完成一道大菜,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
资本嗅到了这一风口,他们都知道,和吃相关的产业一定不会差,从去年开始,资本疯狂涌入预制菜赛道。
2021年,预制菜的规模达到3400亿元,同比增长18%,是未来6年内有望冲击万亿市场的一个潜力赛道。
这场关于厨房的革命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并吸引了众多巨头押注预制菜这一新风口。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美团买菜、盒马等巨头纷纷入局,一场万亿级别的餐饮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01
闽商、闽企布局预制菜赛道
2021年以来,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也开始进入预制菜赛道,今年更是持续火热。
闽商陆正耀在打造了神州租车、瑞幸咖啡之后,再度将这一模式继续复制,进入了预制菜市场,创立了舌尖英雄;安井、圣农等上市公司纷纷推出预制菜;而三餐有料、冻品码头等新兴的品牌正加速融资,受到了资本的青睐。
今年以来,陆正耀的创业项目已经从小面转向预制菜,其投资的预制菜品牌“舌尖工坊”更名为“舌尖英雄”,并于今年1月在北京开出首家门店。
短短一个半月时间,签约意向加盟商翻番达6000家,累计融资16亿元,这种似曾相识的“速度”,瑞幸咖啡曾上演过,如今又在预制菜这个风口赛道上掀起了波澜,幕后的推手都是同一人——陆正耀。
在咖啡很火的时候做瑞幸咖啡、在小面很热的时候做趣小面,如今陆正耀又用熟悉的“配方”和“味道”杀进了热度极高的预制菜赛道。
陆正耀在2020年8月成立了舌尖科技,先是在2021年推出了“趣小面”(后更名为“趣巴渝”)、后再推出舌尖工坊(后更名为“舌尖英雄”),主要经营预制食材和速烹菜。采用“只加盟、不直营”的模式,迅速扩张。
闽商陆正耀将舌尖英雄视为退休前的最后一战,又换一个赛道,这次能成吗?
据悉,舌尖英雄品牌采用“只加盟、不直营”的模式,目前已签约约6000家意向加盟商,累计融资16亿元。此前,舌尖科技轮值CEO李颖波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透露,截至今年1月底,舌尖英雄加盟门店意向签约数已达2500-3000家。也就是说,短短的一个半月时间,舌尖英雄签约的加盟商数量就实现了翻番。
福州有这么一家企业,打出“承包年轻人一日三餐”的口号,专注半成品食材。新零售平台“三餐有料”在短短3个月,便完成连续两轮的战略融资,投资机构包括梅花创投、英诺天使基金等。
“三餐有料”优势何在?如何在众多品牌中突围,又是怎样获得投资机构的青睐的?
闽商报记者此前与三餐有料CEO陈炜灿进行了一次交谈,倾听他是如何用食材半成品俘获了资本青睐,也收获了年轻消费者的心。
三餐有料之所以能够快速挖掘这个“新蓝海”,得益于冻品在线累积多年的食材供应链。三餐有料CEO陈炜灿做过品牌策划公司,做过餐饮品牌,而冻品在线董事长林志勇在传统冷冻食品的经销商管理、上游产业资源非常丰厚,深耕冷冻食品行业,于是两个人一拍即合,孵化出了三餐有料这一品牌。
目前,三餐有料已在福州、莆田、福清等地开出10余家门店,并期望在今年内能够达到300家左右的门店规模,之后将扩张到冻品在线所覆盖的国内其他城市。三餐有料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布局数万家半成品食材社区门店,基于LBS线上线下结合,服务80、90后新家庭。
圣农集团、安井食品、天马科技等一批上市公司也加速布局预制菜。
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83年,集合自主育种、孵化、饲料加工、种肉鸡养殖、肉鸡加工、食品深加工、产品销售于一体的联合型企业。作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和农业生产化重点龙头企业,圣农发展在2009年10月在深交所A板上市。
圣农集团董事长傅芬芳表示,受疫情影响,消费市场发生了很多变化,如今消费者更愿意在电商平台上购买半成品来烹制菜肴,顺应消费者的趋势,圣农集团在产品进行了创新,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她开始寻找全新的团队来做食品的研发,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转型升级,圣农的新产品在电商平台上成为热销产品。
作为一家To B企业,圣农发展的产品线覆盖腿类、翅类、胸类、整鸡、爪类、鸡壳和副品等羽肉鸡产品,与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品牌签署了长期战略合作,并作为全国青运会、G20杭州峰会和厦门金砖国家峰会供应商。
2021年的Q1-Q3,品牌的销售额达172.3亿。2020年,圣农发展全年营收为137.5亿元,同比下降5.6%。2017-2020年间,品牌的复合增长率超10.6%。
从鸡苗数受国际公司管控,到独立自主培养白羽鸡,圣农集团的创始人傅光明连续突破种源、人才和资金的限制,将圣农做成了高自动化、近40年无食品安全事故的企业。
正如傅光明自己所说:高科技一定要控制在自己手里,核心竞争力企业一定要有。
成立于2001年12月的安井食品集团,主要从事以速冻鱼糜和速冻肉制品为主的速冻火锅料制品、速冻面米制品和速冻菜肴制品等速冻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作为一家同时做To B和To C业务的冻品品牌,安井食品在国内拥有1033家一级经销商,主要包括大润发、永辉、沃尔玛等连锁大卖场,餐饮客户包括呷哺呷哺、海底捞、永和大王等线下连锁品牌,并与良品铺子和瑞松食品等休食品牌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2020年10月,安井食品曾披露拟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冻品先生,并以冻品先生拟收购厦门冻品先生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冻品科技”)的部分资产(包括商标、专利、存货、设备等)并承接冻品科技业务。冻品先生拟开展火锅周边产品如水发系列(毛肚、黄喉等)、黑鱼片等预制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对于本次收购冻品先生剩余股权,安井食品表示,本次收购股权事项符合公司业务发展需要,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整合资源、全面赋能冻品先生拓展业务,提升安井在预制菜领域的综合实力和行业地位。
2017年2月22日,安井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作为冻品领域的头部品牌,安井安井累计承担国家级项目12项,主持或参与过《速冻食品术语》、《冷冻鱼糜》等60余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2022年预制菜迎来风口,布局预制菜品市场多年的天马科技,结合全产业链管控、中央厨房、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等优势,在预制菜产品中,已研发了烤鳗、姜母鸭、烤鲭鱼等,即将推出鲍鱼、海参等产品,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预制菜,盈利能力可持续性增长。
2020年上半年开始,天马科技采用全新产品设计理念,创造鳗鱼新的消费场景,“吃鳗鱼不必去日料店,在家和办公室也能吃到好鳗鱼”。
近年来,天马科技线上线下渠道同步发力,深度布局国际国内食品市场,营销成果显著。通过打造全渠道运营团队,公司从电商、商超、中央厨房及餐饮等线上线下主流销售渠道切入布局。
线上端,天马科技采用年轻化、个性化消费发展战略,入驻天猫、京东、有赞等平台,以优异的营销成绩荣获天猫全平台飞跃进步奖;搭建直播矩阵与李佳琦等主播团队达成深度的合作框架,打造以李佳琦作为领衔头部以及中腰部达人行成循环闭环直播矩阵。
通过优化产品设计,天马科技打造符合年轻人消费趋势的鳗鱼饭便当礼盒、姜母鸭、烤鲭鱼等产品,实现加热即食、携带方便的功能,真正做到“健康、美味、便捷”的完美体验, 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场景就餐需求。
2021年,天马科技鳗鲡堂品牌凭借雄厚的实力,实现销量增速超300%领跑行业大盘,电商带货销售额达1500万,淘宝双十一烤鳗类目排名第一,全年天猫烤鳗类目排名第一,借助流量经济打造行业TOP1。
据i黑马消息,B端预制菜供应链整合商冻品码头,于近日已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元昆创投独家投资。
冻品码头创始人陈涛表示,本轮资金将用于冷链仓配建设、IT系统投入、供应链完善、市场和渠道的扩张,以及人才梯队储备。
冻品码头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专注于B端预制菜供应链整合的企业。从成立之初冻品码头即押注预制菜B端供应链生态,切入冷链仓配和数字化运营市场。近两年,在消费市场变局之下,加上消费升级和年轻人消费观念的转变,省时省力又精美的预制菜走到C端消费者的面前,成为更多“80、90、00后”们的优先选择。
同时,在B端,伴随着人工、租金和原料等成本的上升,餐饮客户对于能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预制菜需求提高;在渠道方面,线上及新零售等新渠道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传统经销渠道边缘化以及冷链等基础设施的高速发展等多个方面,也无疑为预制菜市场快速发展提供新的机遇。C端与B端市场的结合,预制菜赛道正在迎来新一轮的增长爆发。
02
预制菜发展历程
预制菜真正意义上得到较大发展是从2014年开始。2014年,全国首个“中国宴席预制菜标准化研究基地”在湖南长沙设立,预制菜行业在B端开始迅速成长;2020年,伴随着宅家经济出现,面向C端的预制食品迎来了消费增长期。
对餐饮企业而言,通过B端预制菜完成食品的前期预处理,可以在保证菜品质量稳定的同时降低成本,对其实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扩张无疑提供了助力。
而预制菜为C端消费者提供的价值核心在于提供了更好的就餐方案,能够高效率地享用一道相对复杂的菜品,定位于解决消费者15-30分钟、定价20-45元的用餐需求,高便利性的同时,又提供了一定的愉悦体验感。C端消费需求的崛起顺应了家庭规模小型化、女性参劳率和城镇化率提高的大趋势。
总结下来,这股预制菜热潮的兴起,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疫情反复,疫情之下的隔离生活,让人们出门买菜变得越来越奢侈。预制菜耐保存、口味尚可的特点,最终让其成为用户疯抢的菜品;二是当今消费主力军的Z世代人群所热衷的懒人经济,也共同推动了“热一热就能吃”的预制菜发展,疫情只是加速了预制菜站上风口的时间。
03
资本纷纷布局预制菜赛道
风口已至,众多资本也闻声而入。根据《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洞察报告》显示,2013年至2021年,预制菜赛道共发生71起投融资事件,披露融资总金额超10亿元,涉及项目42个。
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也纷纷涌入预制菜赛道。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制菜相关企业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江苏、广东,数量均超过5000家。
目前预制菜行业主要有五大参与者:原料供应企业、预制菜生产企业、速冻食品企业、连锁餐饮企业和零售商,涵盖产业链上中下游。
玩家众多的预制菜赛道,正推动整个市场迅速扩大。根据《中国烹饪协会五年(2021—2025)工作规划》,预计2030年中国预制菜市场渗透率将提升至15-20%(当前10%-15%)。其中参考美日速冻预制菜的渗透率,假设我国在10-15%,则速冻预制菜规模预计可在千亿元级别。
当然,虽然预制菜产业“看上去很美”,但因为处于成长初期,也面临缺乏行业标准等问题,催生了困扰行业发展的诸多“痛点”、“堵点”。因此,有业内专家也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应尽早制定预制菜行业与产品标准,规范行业有序发展,让预制菜“吃起来更香”。
预制菜市场目前来看还是以B端为主,基本占比超过85%。C端市场只有15%左右。随着餐饮连锁化率的进一步提升,以及中央厨房的兴起对于预制菜需求量有望迎来较快速增长。相较于发达国家预制菜的渗透率达60%左右,我国的渗透率仍然较低,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