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大運河與澳門青年“雙向奔赴” 首屆澳門大學生大運河文化主題實踐活動結營

2022-07-28 23:16 阅读量:1万+

华人号:蓮花時報

一條大運河,四座城市,十個青春身影,在七月流火的季節裡激情碰撞,澳門籍大學生來到江蘇,與大運河江蘇段實現了一場雙向奔赴,讓千年運河感受到了全新的生機與活力。

7月27日下午,由江蘇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聯合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及青年發展局主辦,為期四周的首屆澳門大學生大運河文化主題實踐活動在江蘇揚州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內的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WCCO)舉行結營儀式。作為古代的“互聯網”,大運河在今天又重新連接了江蘇、澳門,連接起中國與世界。

图片

本屆大運河文化主題實踐活動為期四周,共有十位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廈門大學等全國八所知名高校的澳門籍大學生參加。在過去近一個月內,大學生們以WCCO秘書處和揚州為基地,深入了解了大運河在水利工程、旅遊開發、運河文化遺產等方面的專業知識,並現場考察了淮安、常州、鎮江等大運河江蘇段沿線城市的歷史人文和自然風貌,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元的研學實踐項目。活動通過發掘大運河文化品牌資源,推動大運河文化教育普及,幫助大學生們了解大運河文化和發展現狀,提升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图片

图片

WCCO秘書長、揚州市世界遺產保護管理辦公室(大運河遺產保護管理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劉光明和揚州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夏瑩為大學生們頒發結業證書,WCCO副秘書長、揚州市世界遺產保護管理辦公室(大運河遺產保護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朱媛和揚州科教集團總經理吳俊向大家贈送《世界運河辭典》。

图片

WCCO第三屆理事會秘書長鄧清主持結營儀式,歡迎同學們常回揚州,期盼今後能與澳門有更多交流合作。

图片

參觀仁豐裡歷史文化街區

此次結營儀式上,十位澳門籍大學生以團隊協作的方式,從特色行程回顧、個人思考感悟和活動反饋建議三個方面總結了第3、4週的研學感受。在這兩週時間裡,大學生們在瘦西湖,白天感受了長堤春柳、四橋煙雨、五亭橋、二十四橋等湖上園林的精髓,夜晚品味了“二分明月憶揚州”的沉浸式詩意。在中國四大名園之一的個園感知鹽商私宅園林之美;在保存完好的唐代“裡坊制”街巷——仁豐裡歷史文化街區體驗異彩紛呈的剪紙、雕版印刷、古琴等非遺展示。在揚州下轄的高郵市參觀全國規模最大、 保存最好的古代驛站盂城驛。觀摩集國家級文化旅遊、生命科學健康管理中心、溫泉健康養生、生態農業園、名俗文化及娛樂服務為一體的清水潭旅遊度假區文化產業園。他們還在揚州知名的冶春茶社中品嚐大煮干絲、揚州包子等淮揚細點,並與元老級中國烹飪大師居長龍一起學做文思豆腐、揚州炒飯、七彩湯包,感受淮揚菜的博大精深和傳承價值。在拜訪尊佲職業培訓學校、揚州旅遊商貿學校、揚州大學現代農業科教示範園、豐尚農牧裝備有限公司等高校、企業過程中,大家體會到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和創新農業在揚州的精彩實踐。

图片

與元老級中國烹飪大師居長龍一起做淮揚菜

大學生們也提出很好的反饋建議。通過對揚州的東關街、皮市街、彩衣街、仁豐裡歷史街區在更新保護與發展的實踐分析,中國人民大學的溫穎妍認為,特色歷史街區應注重本土特色元素的融合創新,並嘗試開拓“體驗+銷售”的運營模式。

通過對揚州正致力於打造新興的科創名城的調研,暨南大學的張穎芝表示,揚州要建設城市的“雲數字園區”,並通過數字監測,促進運河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她建議通過數字再現的方式,打造文旅產業的“元宇宙”。不僅可以利用AR、VR、數字孿生等技術重現運河上的繁榮景象,為遊客提供沉浸式體驗,還可以在國內重點數字藏品平台上搭建運河之路文旅數字藏品展銷專區,構建文旅IP數字化資源庫。

通過對揚州大學現代農業科教示範園的調研,南京大學的鄭傑豪認為,乳品行業處於畜牧業產業鏈的中游,乳品公司不僅需要提高品牌影響力,增加市場份額,還要考慮冷鏈技術、市場監管等因素對行業的影響。

通過對淮揚美食的調研,四川大學醫學專業的張芷蔚從營養醫學與健康角度提出,“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蘊藏著揚州人民生活的愜意,揚州的靈魂藏在美食與美景之中。淮揚菜的清淡體現在烹飪方式上,強調“五味調和”,豐富的水資源給揚州送來了江河湖鮮,相關論文數據表明,揚州人在豆製品攝入量方面遠遠高於全國。但是,論文數據也顯示植物油、醬油、鹽、糖等方面攝入量也高於其他菜系地區。張芷蔚希望淮揚菜能打造“走出去”的品牌,讓更多人對淮揚菜形成認同感與歸屬感。

图片

图片

揚州大學海外教育學院張吟院長和WCCO副秘書長、大運河傳媒總編輯王暉軍分別做了點評。在近一個月實踐中,大學生們從自然景觀到人文歷史、從傳統文化企業到網紅街區“打卡”、從經濟產業運行到環境監測保護,沉浸式地體驗了運河的方方面面。透過澳門青年人的獨特視角,大家看到了不一樣的揚州,也看到年輕且富有青春氣息的另一面的大運河。從二維到三維、從平面到立體、從文字記錄到自證建議的記錄思考,大家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思考,為運河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自然增值、歷史增值以外的青年增值,學生們的思考未來也會成為大運河城市未來發展的寶貴財富。

图片

WCCO副秘書長、揚州市世界遺產保護管理辦公室(大運河遺產保護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朱媛表示,江蘇位於東海之濱,淮河、長江、大運河等多條黃金水道在這裡交匯。楚漢文化、淮揚文化、吳越文化在這裡匯聚,運河景觀、園林建築、歷史街區、名村古鎮等豐富而多樣的文化遺產在這裡衍生為大運河的發祥地。江蘇又是大運河沿線河道最長,流經城市最多、運河遺產最豐富的省份,也是歷史底蘊最深厚,運河活態功能最顯著的河段。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是中國一項重要的國家戰略,也是青年一代的歷史責任。相信大學生們通過這次研學,能將人生理想與祖國的發展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為江蘇與澳門的繁榮發展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图片

揚州科創教育投資集團總經理吳俊介紹說,科教集團作為江蘇省13個地級市中唯一一個集科技創新、教育發展、社會事業項目建設和服務為一體的企業,此次由旗下的科教培訓中心協辦活動,科教集團從學生們的實踐過程中看到很多關於未來如何進一步做好研學活動和發展揚州產業的經驗思考。通過蘇澳研學這個活動載體,吳俊祝愿江蘇、澳門的友誼能夠天長地久,也希望大學生們未來可以再次來到揚州,與揚州和科教集團有更多的交集與合作。

图片

結營儀式上,揚州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夏瑩表示,這次大運河之旅涵蓋了美食、非遺、運河企業和高校等方面,多維度、多層次向大家展示揚州以及運河沿線城市。相比於普通的旅行者,大學生們有機會體驗到城市背後的歷史文化、動手創作淮揚菜美食並感知運河文化。通過高郵湖乘船、親手做湯包等活動,學生們沉浸式的體驗和融入城市生活,期待未來大家有機會接觸到揚州的市民生活,了解運河之畔的人如何與城市同呼吸、共命運。此外,夏瑩表示,澳門籍大學生與揚州等運河城市的交流就像羅卡定律一樣——凡有接觸,必留痕跡。“在雙向交流中,不僅大家對揚州有了深刻的印象,我們也通過你們,感受到了澳門青年人最好的風采。希望在交流、收穫的基礎上,大家能夠成為青年使者,向更多人推薦揚州和大運河。”

本屆活動由WCCO承辦,南京、揚州、淮安、常州、無錫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和揚州科教培訓中心有限公司協辦。

图片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大運河與澳門青年“雙向奔赴” 首屆澳門大學生大運河文化主題實踐活動結營》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阿根廷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