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准格尔唱戏的那些事儿

2019-04-09 22:53 阅读量:2.7万+

华人号:内蒙古头条
 
作者:王建中  来源:鄂尔多斯山羊(ID:aeedssy) 

  “拉锯,扯锯,搬闺女,叫女婿,姥姥炕上唱大戏。”这是准格尔一首古老的、流传甚广的儿歌。受晋、陕影响,神社岁时,准格尔有唱戏的风俗。戏台也很多,几乎每个地方都有一两座戏台。现在你在准格尔的乡野行走,不经意就会在山场野道旁看见一处高高的戏台,多为古建筑,一百年以上的戏台不在少数,特别是准格尔南部,靠近晋、陕的地方,甚至每个村就会有一处戏台,成为准格尔一道独特的人文与地理景观,这样的景观,往往还是一处地标性建筑。民国年间,准格尔的戏台不下百十个。唱戏多为酬神谢天地。

那时的准格尔,唱戏的班子是很多的,戏班一般有三种。一种阵容比较整齐,人数虽不如正规的戏班子,但连演员带后场加起来也有十几个人。自带道具行头,以跑戏场戏台为主。班子里的人员比较固定,都是职业性的,也就是说一年到头都唱戏。这种班子里的主要人员常常是一家人,俗称一家班,而且多有靠山的后台老板,不是班主入了什么帮,就是花旦拜了什么人做干爹。到了一个新码头,先去有关人士那里递信送帖子,说明来路与靠山。为的就是寻求“当坊土地”的捧场和保护,也省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有名的班子有张金花班、于汉儒班、何二扣班。

第二种是临时性的班子。大家平时都另有职业,或种地,或放牧,或做小买卖。农闲和逢年过节时,临时凑成一个班子。人数可多可少。没什么道具,就近演出,不在乎场地,只要有人听,谷场上架一块门板就是戏台。以打土摊为主,偶尔也演折子戏。戏都是听来的,有时唱着唱着会把这一出戏里的词接到另一出里去。听的人也无所谓,他们只图热闹,并不计较。这种班子多以女角为核心,其余都是以女主角来搭伴。一般大姑娘都羞于上台唱戏,怕以后找不到婆家。因此登台的旦角大多是上了年纪的,扮相好的尚可,扮相不好就压不住台了。有时台上的多情公子左瞧右瞧,抚掌大叫“妙哇!”台下便是一片哄笑,说:“还妙哇,做老娘都嫌老了。”这种班子的特点是灵活。碰到生意好,请的地方多,就多唱一些日子。听众寥寥,反应冷淡,唱一个来回就分钱散伙,各人仍去干各人原来的行当。反正是“草台”,搭容易,拆也容易。

还有一种班子,只有两三个台柱子是职业性的,其余的人员都是临时叫的。叫的人数多少看场子大小和戏的需要,去乡下演出时,便一个也不叫,就两三个人,满“台”闹,说唱一些让人听了心痒手也痒的一些俏皮话和下流词。这样的班子称打玩意班。有一段顺口溜是这样说的:“打玩意班来唱一唱,老实男人会嫖娼,正经女人会爬窗,老公公扒灰只说上错炕。”所以唱下流戏地方上是禁止的,保安队要来抓。抓住了也没什么大事,关一个晚上,喂喂饿坏了的臭虫与蚊子。

民国年间,乡村的戏台遍布全旗,有大戏台的市镇是暖水、德胜西、纳林,都是盖台。羊市塔、五字湾、沙圪堵三处没有盖台,只有一个土圪墩,唱戏时用席子和布搭成棚子。在荒芜的沟塔上,或是一个山梁的避风外,到处可见一个个孤零零的戏台。高高的台顶上长满野草,戏台附近并不见多少人家,因为它是专为神庙而盖,不选择人多聚集的村庄。所以,每个戏台的正对面邻近处、或在梁塔沟川的另一边,总有一个庙宇存在,庙宇多数为单间小庙。戏台的形状大小大体一致,都为土木结构,台座高三至四尺,台口两根圆木明柱,支撑着台顶的横纵大梁,以使台面伸展宽阔。台顶为起脊出檐,取古建筑式样,前台与后台一墙之隔,这堵墙上有一个圆形大窗,嵌着大空胡椒眼窗棂,有棂无纸,使后台和前台眼目相通。后台约为前台的四分之一,供演员化妆和过场之用。通向前台有两个门,左侧的门为上场门,门头上边刻有一个小匾,上写“出将”二字,右侧的门为下场门,门头上刻着“入相”二字。看了这四个字,使人不禁想到:千朝百代的那些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绿林好汉、山寨霸王,都将从这两个门里出生入死,显现浮沉。       

民国年间唱戏,多为神社会戏,而且又多为死日子戏,会首为他的死日子唱戏寻找戏班,戏班也为各地的死日戏赶台口,二都衔就,一般都可按时唱戏。到了八、九月,开镰抢收,大忙到来,唱戏便少了一些,但戏班也不停脚,只是戏价低一些罢了。进入十月,五谷归仓,天气寒冷,请神已不像春夏时在人们心中占据的那种主导地位,唱戏便接近尾声。那些在一年中没有请到戏班的地方,在这时也可补上一台“茬罢戏”,为马王爷、牛王爷、风神爷、雷神爷,各种各样奇异物象以及古怪传说和人们尊奉起来的神树、神山、神水等还口愿。特别是为龙王爷唱戏,没有固定日子,春天为它唱戏,是祈求一年风调顺,秋天为它唱戏,是感激五谷丰登,天旱了唱祈雨戏,下了雨唱谢雨戏,六、八月唱戏,是怕冷子圪旦打了到口的庄稼。反正一年四季,除了数九寒天,冰雪封门,各地都要尽可能为各路神圣各种会社唱上一台戏。

人们借唱神社会戏之机,从十里八里,三十里二十里之外来到戏场,享受一次文化娱乐,从戏中知道一点三朝五代、君臣黎庶的知识,领悟一点古人古事、“三纲五常”的道理。人们还想在戏场里会三姑六舅、亲朋好友。当家的老者们,爱谈各自的家境和邻里间和长短,婆婆妈妈们,则唠叨着她们的侄男外女,猪狗鸡羊。至于年轻的男女后生们,看戏是名,逛会是实,他们来到戏场,东游西转,眉来眼去,相互挑逗,想在这个难得的机遇中结识个意中人。当然,也有有情有义的男的给女的一个铜戒指,女的给男的一个布荷包,便也订了终身。还有的偷偷避开众人,离开戏场,到沙蒿林里幽会。一年365天里,凄凄凉凉的戏台和戏场,惟有这三两天变得热闹、神奇。

戏场里商客甚少,通常只有两三个“背包货郎”摆了小摊,向妇女们卖个针针线线、煮青煮红等日用小货。卖食品的更少,一个戏场,只有一、两个小贩从远路贩几条干麻花摆在那里,呆呆地等着顾客。看戏的人大多数从家里带了干粮,两颗煮鸡蛋,一块荞面饼。有的人一没钱二不带干粮,一点也不觉得饿,虽然他们不知道这叫“精神作用”,他们只觉得在赶会中见了许多新奇事物,所以眼饱肚也饱了。

 在旧社会,赌博也是禁止的,但每在唱戏的地方,官家便公开放赌。戏场里赌摊密布,主要是“宝”摊,大宝摊是搭起帐篷,摆开桌凳,三五家十来家不等,小宝摊露天席地而坐,到处都是。还有“丢色子”的,“耍红星板儿”的,“免一去二”“免三去四”的吼声,此起彼落,连明彻夜。官家放赌,大利可图,官家要向各个赌头抽盈利中的百分之二十,叫“抽头”;向押宝人提取赢数中的百分之三,由坐宝人当场扣下,叫“红头”。这样,三抽两扣,十有八九的押宝人都输得干干净净,有的人输净了,不甘心想捞回来,结果越来越水深,当场又欠下赌债,只得押房押地,有的把老婆也得押上,无房无地,又没老婆,赌头逼得连赌场也离不了的,便只好按赌场规矩剁掉半节手指。有的人输得山穷水尽,自知无脸再见家人,竟以二尺麻绳自己挂在枯树上,了却一生。

抗战胜利前,陕西榆林国民党军邓宝珊属下的一个秦腔团来到准格尔,慰问驻军左世允部,先是在警备司令部所在地神山唱了三天,后到保安司令部的所地在那公镇(沙圪堵)唱了三天。这个剧团里的演职人员都是军人,上了台是演员,古人古装,下了台是军人,一身军服,军容军貌整齐。这个剧团演员众多,文武场庞大,演出的剧目都是连本大戏,像《樊昭关《薛丁山三请樊梨花一戏,一连六本,故事连贯,情节曲折,音乐热烈优美,唱念清晰易懂,演出质量和效果特好。这出戏连唱三天,观众赞声不绝。

编辑:何苗 师姗姗

校对:高正彦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准格尔唱戏的那些事儿》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阿根廷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