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5 19:11 阅读量:6.2万+
华人号:嵩山文化国际传播中心来到河南旅游一提到水席,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洛阳真不同”。可是,如果只是洛阳的水席,那是不全面的。在郑州地区,也有流传久远的正宗水席,它叫做:“滴流儿水席”。
它的起源地在哪里呢?就在天地之中的登封市!
滴流儿水席,是登封西部山区最普及、最有代表性,也最有登封特色的席面。“滴流儿”是登封的土话,也就是:“水漫出来的意思”。
滴流儿水席,是因为席面离不开汤汤水水,所以当地人久而久之就有了这种叫法。如今,登封不光有素斋,更有“嵩山不一般”的滴流儿水席,并且它的历史更加久远、风味更加绵长。
据说,登封一带的水席成因跟:“大禹、少康、郑庄公、颖考叔”都有解不开的渊源。
(一)、大禹治水
相传,大禹治水成功之后,建立了历史上的第一个“家王朝”——夏朝。大禹为了感谢各个部落的辅助,他决定在当时的都城:“阳城”(今告成镇),举办大型的宴会,来酬谢各个部落的领导人。
当四方的诸侯都赶来嵩山参会的时候,大禹的厨师长犯了难,因为大家的口味都不一样,所以不好做菜。大禹就跟厨师长说,自己是因“水”起家,咱们也可以“用水”来做菜!
先把各种菜肴提前做好,然后拉出一口大鼎,在鼎中加水,并加入“酸、甜、苦、辣、咸”各种调味料,再加入菜肴。
这样做好之后的菜肴,就基本有了相同的味道,并且还还把各种味道和而为一。(就如同,近几年廖凡出演的电影《江湖儿女》中的“五湖四海”,操作方法是一样的。)
于是,就有了登封滴流儿水席的前身,而这也是登封“嵩山不一般”水席的由来故事。
(二)、少康中兴
根据古籍记载,夏朝的国君:“太康”,被权臣寒浞(zhuo)所杀害,而寒浞就成了夏国的国君,执掌夏朝的国政长达60年!这就是历史有名的:“太康失国”。
而太康的儿子:“少康”,立志复国。
少康,先投奔了姥爷:“有仍氏”,做了有仍氏的“牧正”(放马的小官);然后又投奔“有虞氏”的首领:“虞思”,做了虞思的“庖正”(厨师长)。经过努力之后,少康终于有了自己的领地:“纶(lun)”(今登封颖阳)。
于是,少康就以纶为根据地,招募军士、厉兵秣马,终于打败了寒浞,夺回了夏朝的天下,史称:“少康中兴”。
少康,根据颖阳地区的人们,喜欢吃酸辣口味,喜欢喝汤的生活习性,就创造出了:“有荤有素、素菜荤做;有汤有水、又冷又热”的嵩山:“滴流儿水席”。
后来,少康因为中兴了夏朝,被当地的百姓们尊奉为了:“城隍神”,供奉在城隍庙当中,历代祭祀、香火不绝!
(三)、郑庄公“掘地见母”
在春秋时期,登封属于郑国的管辖范围。当时,郑庄公朝中有一个大夫,叫做:“颖考叔”,他管理着登封的君召、颖阳、石道、大金店地区。
话说,郑庄公在平定了弟弟太叔段和母亲武姜的叛乱之后。杀掉了弟弟,并把他的母亲武姜,囚禁在了城颖(今临颍)。并说:“不及黄泉,勿复再见!”
颖考叔在知道之后,就有意想要规劝郑庄公。
有一次,郑庄公请颖考叔吃饭,颖考叔就故意把肉装起来,准备打包带走。郑庄公就很奇怪,问道他为何这样做?
颖考叔就说,他还有一个老母亲,她没吃过国君赏赐的饭菜,准备带回家让老母亲尝一尝。郑庄公一听,不禁潸然泪下。说自己也思念自己的母亲,但是碍于誓言,不好前去相见罢了。
就在此时,颖考叔建议郑庄公挖一条隧道,直通母亲居住的地方,就可以在地道里面与母亲相见了。这就是著名的:“掘地见母”的故事。并且,正是因为颖考叔的缘故,现在的登封人吃水席的时候,还有往家带肉夹馍的民俗。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