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历史成就与前景展望
新疆在开放创新中畅通“黄金通道”——“一带一路”核心区综合立体交通网加速成型 新华社发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致力于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2019年4月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在当前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梳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历史成就并展望发展前景,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为推动全球经济朝着更加开放、包容、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和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理念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与提升。一方面,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继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旨在促进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经贸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与此同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我国对“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更明确的目标。具体而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主要包括以下内涵和理念。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强调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人文交流等各个领域追求卓越品质与可持续发展。不仅注重项目的经济效益,更关注其对环境、社会和民生的综合影响。在基础设施建设中,采用先进技术与标准,确保工程质量与长期运营效益;在贸易投资领域,追求贸易结构优化、投资效益提升,推动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在人文交流方面,促进不同文化间的深度理解与融合,增进民间友好往来,为“一带一路”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共建”倡导各国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能源资源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共同推进项目实施。“共享”则确保“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惠及各国人民,实现经济增长、就业增加、民生改善等多赢局面,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全球经济平衡发展。
“共商共建共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的讲话再次强调并深化了这一原则。其中,“共商”鼓励沿线各国平等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规划与决策,充分表达各自利益诉求,共同制定合作规则与项目方案。
绿色、开放、廉洁是共建“一带一路”结出硕果的重要成功密码。绿色理念贯穿“一带一路”建设全过程,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贸易与投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开放理念强调“一带一路”建设的开放性与包容性,欢迎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参与,加强与现有区域合作机制的对接与协同,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合作格局。廉洁理念致力于打造廉洁丝绸之路,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建立健全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确保项目实施过程公开透明、廉洁高效。
自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该倡议主要产生了以下成果:
第一,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丰硕。2023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共形成458项务实成果,远超第一届的279项和第二届的283项,涵盖领域广,为未来深度合作奠定基础。
第二,绿色发展和数字经济领域进展显著。各国在绿色能源项目上合作增多,如可再生能源电站建设。数字经济方面,跨境电商快速发展,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如中国与东盟的海底光缆建设。
第三,基础设施项目持续推进。中老铁路让老挝实现从“陆锁国”到“陆联国”的转变;亚吉铁路助力埃塞俄比亚减贫;秘鲁钱凯港成为南美洲首个绿色智慧枢纽港;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0多个城市,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
通过上述梳理不难看出,与之前相比,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成果在以下几方面实现了提升和突破。
合作标准更高。早期“一带一路”注重基础设施等项目的大规模布局与建设,如一些港口、铁路等基础项目的开工与建成。高质量阶段更强调高标准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对工程质量、技术规范、安全标准等要求更严格,确保项目的长期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合作领域更丰富。“一带一路”的初期成果集中在政策、设施、贸易、资金、民心“五通”领域。高质量阶段在“五通”基础上,向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廉洁建设等新领域拓展,如绿色债券市场发展、数字技术在跨境物流中的应用等。
合作理念更深化。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更加强调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更关注项目对当地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民生改善的综合影响,确保项目能让当地民众长期受益,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取得丰硕成果。如今迈向高质量共建阶段的“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勃勃生机。
首先,是全球经济格局调整带来的契机。当前全球经济重心逐步向亚洲、非洲等新兴经济体转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等需求迫切。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能有效对接各国发展战略,实现优势互补。如中老铁路建成通车,极大改善老挝交通状况,促进其融入区域经济发展,成为区域互联互通的典范,为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提供成功样本,吸引更多国家参与。
其次,新兴技术革命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新动力。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合作开辟新领域。在数字经济方面,中国与沿线国家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推动跨境电商发展,促进贸易便利化;绿色能源领域,共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项目,助力各国能源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国际合作意愿不断增强。越来越多国家认识到“一带一路”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参与相关合作。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丰硕,458项务实成果远超往届,涵盖贸易、投资、人文等多个领域,充分体现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的高度认可与积极参与。
综上所述,尽管当前地缘政治和大国关系发展面临的巨大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稳定性等增加了“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发展的难度,但未来更加完善的交流机制、更加联通的国际海陆空网络通道、更加健全的金融机制以及更多的新兴合作领域将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与外在条件。
来源:《侨园》杂志2025年第3期(总第287期)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历史成就与前景展望》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辽宁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辽宁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