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江扬:悠悠古厝

 

悠悠古厝

   江 扬 (作家)

   本文首发于《文综》杂志2024年春季号(经授权转载)

 

福建梧林村   摄影:江扬

 

潺潺小溪在村前缓缓流过,隔着开满紫色薰衣草的花田,远近连绵的红砖红瓦古厝,高调闯入我的镜头。

 

那色调,如同一面面红色的旗帜,鲜艳在绿水青山之间,灵动而飘逸。

 

那色调,散发出素朴、亲切、温馨的味道,给人一种世袭的家园感。

 

那色调,是古时宫殿和庙宇才够格采用的红砖砌墙、红瓦铺屋顶,在这里竟随处可见。

 

红色,在汉朝以后成了人们崇尚的颜色。自从晋民衣冠南渡,中原文化便在闽南找到了新的土壤。“厝”是闽南人对自己房子的亲切称呼,它承载的是对于家、对于家人的一切念想。红砖大厝丰富多彩的建筑表达,则彰显着闽南人生命的激情和活力。

 

那是明洪武年间,赶着鸭群来到这里的人沿水定居,取“栽下梧桐树,能引凤凰来”之意,得名梧林。从此,梧林村一代一代繁衍生息,房屋向四外蔓延。

 

清末,列强入侵、民不聊生。梧林男丁为养家糊口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去寻找生活。他们节衣缩食,凭借爱拼敢赢的精神,把在异国辛苦所得汇寄回乡,赡养家人。华侨,成了梧林独特的印记。

 

“富者润屋”,是闽南人将“起厝建业”当成人生成功的一种标志。返乡建大厝,不仅是华侨最大的愿望,甚至也是一种姿态,或者说是一类信仰。在那山长长,水迢迢的远方,故乡却一定在游子心里盛着的,鲜活如初恋的情人。他们把最好的梦都留在了古厝里,也不会忘掉洒在古厝里的童趣。他们将典雅的南洋味与闽南风完美交融,建造出风格各异的白石肌底、青石雕刻的闽南红砖古厝;铁花窗户、彩色玻璃的哥特式洋楼;郡望匾额、希腊廊柱的中西合璧民居。

 

我好奇一个小小的村庄,经过600多年沧桑变幻,竟能汇集古今中外建筑特色,创造出一个庞大的遗存建筑群——红砖古厝、番仔楼、洋楼和谐构成的古村落。它寓意人们无论时间如何流逝,无论走多远,都不要忘记回家的路。

 

刚进梧林村,眼前矗立的是一栋古罗马建筑“朝东楼”,好气派的拜占庭式拱顶,斑驳的石镌门联,别致的镂空窗户,都与水泥裸露的清冷外墙形成强烈反差,透出一股浓浓的残缺感。

 

朝东楼   摄影:江扬

 

我迫不及待地穿过柯林斯式的水泥柱子,仿佛走进一道时光之门。伫立在偌大的横廊中间,却没有想象中的富丽堂皇。内部沿袭闽南传统空间构造和布局,四处装饰极为简陋。手抚粗糙斑驳的墙面,心绪异常复杂。在家家户户点煤油灯的年代,这里已经安装了电线和电梯井位,主人的阔绰和远见卓识与从中管窥一斑。让人诧异的是它没有完工而成为装修未竟的“烂尾楼”。

 

“朝东楼”主人蔡咸斜在菲律宾商界闯出一片天地后,心心念念的故乡,却是他心底最柔软的所在。自从决定在村里建第一座水泥结构的洋楼,他安排年仅20岁的长子回乡主持建筑工程,请西班牙设计师设计图纸,从菲律宾运来钢筋、水泥、木料等建筑材料,还从上海聘请数名精工良匠操刀。

 

朝东楼科林斯式的是水泥柱子   摄影:江扬

 

五年后大楼主体框架完成,抗日战争爆发。在国家危难之际,抗日救国成为海外华侨的最高境界和精神号召。远在菲律宾的蔡咸斜心急如焚,毅然按下装修施工暂停键,像许许多多平时默默无闻的贩夫走卒、老弱妇孺做出无数惊天地、泣鬼神的义捐壮举一样,把装修工程巨资倾囊相授,驰援祖国抗战一线。至此,再未重启。

 

舍小家为大家的蔡咸斜,捐款为抗日“输财助战”,他支持长子踊跃捐资,长子被日寇通缉,他鼓励三子投身菲律宾华侨义勇军,从事地下抗日活动, 三子壮烈牺牲。

 

穿堂过屋,驻足良久。这座孤寂冷清的楼宇,让我屏住呼吸去顶礼膜拜。

 

梧林的华侨,早已脱离了最初“起厝建业”的单一想法。以至于,几乎每个人都在心中镌刻下“先国后家”的文化基因。捐出房子装修巨款支持抗日,并不是个案。

 

走近有五层楼高的“五层厝”,是菲律宾华侨蔡德鑨的宅邸。看不出任何灼目的光华,却有种雕刻和坚守的意味。它出自于英国设计师,所用的钢筋水泥也都由国外进口,聘请上海专业工程队派遣百多名建筑工人进行浇筑。在大楼主体工程尚未完成时,抗日战争进入了最困难阶段,对祖国的兴衰存亡有著深切感受的蔡德鑨,他知道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华侨将永远无法摆脱被歧视、受凌辱的命运,率领其家族捐出装修款项支援抗日。

 

五层厝      摄影:江扬

 

“顺意楼”是楼主蔡顺意建来做侨批馆,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汇款和领取包裹的凭证汇寄至国内,为家乡与海外华侨搭起一座联系的桥梁。可是侨批馆装修还没完成,日寇的铁蹄侵入中国。蔡顺意毫不犹豫地捐出所有资金支持抗战。

 

巨额的财物捐输,倾注着侨胞的沥沥心血。

 

很难想象,在抗战头三年里海外华侨捐款额达20亿元,佔当时中国军费开支的85%。仅菲律宾华侨的捐款就可以购买50架飞机。也许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些数字,貌似普通,要知道大多数华侨当时并不富裕,其中80%来自华侨的辛苦钱和血汗钱。

 

顺意楼阳台望出去   摄影:江扬

 

我站在“顺意楼”的阳台望出去,整个村落尽收眼底。一树香气四溢,有种飘飘然的感觉。古厝的确是乡村质朴生活和意蕴的制造者,是民俗,也是文化。从另一种意义上构造了乡村精神的部分图谱。

 

END

 

 

江扬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香港文汇报首席记者。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江扬:悠悠古厝》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卡罗莱纳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C-社区生活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