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8 03:02 阅读量:3k+
华人号:华人头条-荟萃文坊带孩子写诗,当好“助手”
作者 李燕巧
李燕巧简介:北京人,语文教师,中国知网文库发表300本书稿。从事教育教学理论实践;文学创新;语文(跨学科)思维研究;人文社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学生作品成果;家校协同;生态戏剧;线上线下融合技术教学;文学创作。
♥♥♥♥♥♥
带着孩子写诗,不妨简单点,随性些。最佳状态为,孩子感到的不是负担,是乐趣;是写起来容易,不是畏难。
这样的状态是我们的期许,实现不难,只要教师全程陪伴、激励,当好孩子的“助手”,为他们整理、修改,给他们搭设展示平台,仅此而已。
如果好奇这样做的效应——孩子们的诗,可以找来《成长写意之蓝眼睛:教九、十岁孩子写诗》读读,我敢自信说“一定会被惊艳到”。
诗读完了,再来读读当好孩子写诗“助手”的片段。
片段一:教师修改、整理孩子的诗
坐下,没丝毫犹豫与呆望,便打开电脑,点开手机图片,开始敲打你们仿写的泰戈尔的诗。当你们把仿写本给我的那刻,定期待着我能秒回你们的文字吧?我知道,期待的那种紧紧的心和微微悦动的情。
不少人质疑,让三年级的孩子读泰戈尔的诗,这,可以吗?在不少人的质疑声里,我和你们开始读了。你们肯定想知道,李老师,您也会质疑我们是否能读懂吗?不会,我毫无疑问。《文学朝圣》中说,“生活越简朴,越干净,越可能接近文学的真谛。”世上,所有的孩童都纯净,这是自然。所以,在你们还未读泰戈尔诗,还未动笔时,我便毫无疑问地知晓你们仿写出来的文字,定是简单而复杂的。
可能也有人质疑,为什么要读外国人的诗?我不知用怎样言语来作答,可允许我用《书籍的世界》中的文字来回答吗?“真正的教育不是为了任何一个目的的教育,而是其自身就具有意义,就像任何一个对尽善尽美的追求一样。真正的教育,是在永恒之中的共同体验。它的目的并不是提高个别的能力和成绩,而是帮助我们赋予我们的生命以一种意义,解释过去的岁月,以无所畏惧的态度准备好面对未来。通向这种教育的最重要的一条道路就是研究世界文学。”
片段二:教师鼓励孩子写诗
这天,凡是从爸爸妈妈那里得到泰戈尔诗集的你们,已经开始读起来,我还未说怎么仿写,你们就急急忙忙写起来。写吧,不打扰你们的自然投入,或许反而说了,效果就不佳了呢!
你们专注读书的样子,正贴切了《世界静了下来》中的这句,“所有养育的乐趣,都不及观看孩子打开一本新书时的脸部表情。”
“李老师,李老师,我写完了一篇。”侯景涵用甜美而新奇的声音对我说。“好的。”打开手机相机,照下来,不做修改,打上勾,以示记录痕迹。
“李老师,李老师,我又写完了一篇。”
“李老师,李老师,这是我的第三篇。”
景涵,我简直对你笑开了花,也对自己的不说、不讲而得意小自满了一下。
宁墨,你内心渴望赞美,渴望我的认可,不甘示弱,又着急万分,“李老师啊,我也读了泰戈尔的诗,我怎么就写不出来呢?”
好开心,能有人不懂就问,有惑而说。我停下手中的红笔,拖着腮帮子,小声说:“嗯,没事,这样,你看咱们学校多美,你拿着书,到校园里一边看看书,一边看看风景,一边想想,你回来就一定会写了。五分钟,够吗?”
“够。”拿着诗集的你,欢快地走出教室。
片段三:教师赞美孩子诗
如期而归的你,说:“李老师,我好像可以写一句了。”“好。”
当我修改到你仿写的诗时,我发现,你骗了我,哪里写了一句,分明写了十句啊。居然写的是小蚂蚁,写的是诗意的童话小故事。
美国作家、书评人安妮∙法迪曼认为:“孩子总是把自己灌进书中,随着每个容器而改变自己的形状。”在孩子眼中,故事比生活本身更充满生命力。这句话,我们大人一定懂的。所以,我们大人要制造孩子们与好书的相遇,将来,孩子们才能与自己相似的人相遇,这将是福缘,可遇而不可求之。
禹博是新来的同学,你们多次在文字中提到,此刻,我也提。他个子高,坐在最后的角落处。无碍的,只要你在教室,我的眼睛绝不会把你丢下,这算是当老师久了的职业习惯吧。我看到他写完学校作业后,一直默不作声地低着头读诗集呢。虽然他的坐姿不好看,整个人像遇到危险的刺猬一样,蜷缩着身子,但我也不去惊扰他的投入,暂包容他的姿态吧。因为包容多少,拥有就有多少呢!所以,别总抓着人家的短处,这点,我跟你们一起共勉。
禹博,这日没写一个字,突如其来的是后面三天里,写了满满三篇的一句话短诗,记忆粗算一下,该有三十来句,也是三十来首。他的每一首,都像法国罗丹创作的雕塑《思想者》,所有的文字仿佛都是亲身经历后的凝练。透过你的文字,我仿佛也读到你的心。我欣赏你的,不用怕,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
片段四:教师教阅读方法小儿歌
中午,用过餐,稍作调整,开始了午间诵读——泰戈尔诗。我郑重写下了阅读方法小儿歌:知作者,读前言,读目录,不会字,查字典,注拼音……
我们一会儿坐着诵读,一会儿站着诵读,形式不重要,重要是我们都读得像个诗人。仿写了,写的人多起来,一会儿跑过来一位,一会儿又来一位,手机不停拍照,红笔不停打钩,生怕遗漏了你。记忆最多的,除了景涵,还有子诺、楚尧。
片段五:教师鼓励读写诗空间——家庭
今早,接着我们泰戈尔诗的诵读,还又完善了我们的《阅读方法小儿歌》:知作者,读前言,读目录,不会字,查字典,注拼音,想一想,去仿写,怎么仿?读一读,走一走,看一看,勤于思,勤于写……
临睡前,手机也浏览下新闻,看看朋友圈。看到了你们在家读诗的身影,微笑着简单记录了你们读诗的课外延伸——轩轩在自己小课桌前读书的样子;思远学习到夜深的文字;宁墨除了推荐书目又添新书的照片。
欢迎阅读: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