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0 14:39 阅读量:5k+
华人号:浙江资讯为抢占人工智能发展制高点,打造全球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浙江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关于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自2025年5月31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
《若干措施》提出
到2027年,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领跑发展格局,通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和产业应用全国领先,培育若干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企业,全省规模以上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超1万亿元。
到2030年,全面形成可持续发展、领跑发展格局,通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和产业应用全球领先,培育出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企业,全省规模以上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超1.2万亿元。
打造产业集群高地
加快构建以杭州市、宁波市为核心,其他地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覆盖芯片、服务器、光电网络等全产业链的人工智能发展格局,在人工智能领域争创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未来产业先导区。
到2027年,力争打造3家千亿级链主企业,培育30家百亿级龙头企业。
加强优质企业引育
大力培育人工智能领域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隐形冠军”企业,落实有关支持政策。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3%以上且研发费用年增长20%以上的企业,按照上年度研发费用的一定比例给予财政补助。
加大金融资本支持
充分发挥“4+1”专项基金投资引导作用,打造100亿元以上人工智能基金群,满足人工智能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融资需求。
加大开源生态建设
加大模型开源生态培育力度,支持开源社区发布开源模型、提供模型服务(MaaS)、开展模型智能体(Agent)应用。
鼓励骨干企业加强国际开放合作,推动技术共同进步。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围绕人工智能企业境内外商标注册问题,积极推动运用马德里商标注册体系,加速企业商标全球布局。
开展人工智能大模型知识产权侵权预警分析,构筑“专利+商业秘密保护”路径,形成知识产权竞争优势。
开展人工智能大模型前沿问题知识产权保护策略专题研究,推动从“技术主导”到“规则主导”。
加大顶尖人才引进力度
对人工智能顶尖人才,简化审核论证流程,可随到随评。
对特殊人才,可不经集中评审,按程序审议后直接纳入支持范围,根据工作绩效给予补助,每年引进10名以上人工智能顶尖人才。
省市人才项目单列人工智能赛道,放宽资格条件,不限申报名额,每年支持人工智能人才300名以上。
探索人工智能人才评价新标准
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导向,以薪酬待遇、代码被引用量等作为人工智能人才的重要评价依据。
年薪100万元以上且具有5年以上研发经验的,可直接认定为省级领军人才;
年薪50万元以上且具有3年以上研发经验的,可直接认定为省级青年人才;
承担单个横向课题经费超过300万元且通过自主验收的,可直接认定为省级领军人才。
推动人工智能人才流动共享
高校、科研院所人工智能人才到企业全职双聘,或者自主创办企业的,可同等享受企业所在地人才政策。
企业人才到高校担任产业教授的,可担任研究生第一导师。
建设人工智能学院
建设人工智能学院和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平台,鼓励企业与省内高校院所合作培养人工智能复合型、实践型人才。
强化“芯模联动”发展
建设“芯模联动”适配基地,鼓励省内算力龙头企业主动适配大模型训练、推理需求,加快提升芯片性能和万卡级集群组网能力,培育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国产算力生态。
培育发展公共云服务
鼓励骨干企业以公共云的形式提供智能算力服务,打造全球一流、国内领先的智算云。
鼓励政府、高校院所等通过云服务使用人工智能,到2027年培育100个省级标杆用云企业和1000个示范应用场景。
加强算力统筹布局
严格落实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布局要求,国家枢纽节点外原则上不得新建大型及超大型算力中心(包括通算中心、智算中心、超算中心)。
加强电力配套保障
鼓励符合条件的算力中心参加省内电力中长期交易,与新能源、核电等低价优质电源直接达成交易。
加强信贷贴息支持
对符合国家和省级规划的算力中心新建或改造项目,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与合作银行设立优惠利率信贷资金,提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支持服务器等算力设施抵押融资。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按不高于中国人民银行同期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50%给予贷款贴息支持,企业享受贴息金额每年不超过1000万元。
加强算力券支持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放算力券,使用自主算力服务的,可按照不高于合同实际执行金额的30%给予补助;采用非自主算力服务的,可按照不高于合同实际执行金额的10%,给予最高800万元补助。
支持建设可信数据空间
加大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支持企业开展数据效能提升行动,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支持互联网平台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分别建设企业和行业可信数据空间。
鼓励人工智能企业登记运用数据知识产权。
支持高端数据标注平台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打造一批产学研用联动的创新载体,建设一批成效明显、特色鲜明的数据标注基地,开发高质量数据集。
鼓励企业围绕数据关键环节,参与国际、国家、重要地方标准制定,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项、50万元/项、10万元/项的奖励。
加强语料券支持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放语料券,可按照不高于合同实际执行金额的30%,给予最高200万元补助。
加强基础模型和垂直模型攻关
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与重大需求,组织实施省重大科技专项,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芯模联动”发展,单个项目可给予最高1000万元省财政补助。
建立省级创新联合体组建与重大科技专项联动实施机制,对省级创新联合体牵头实施的重大项目,省市县三级联动可给予最高3000万元补助。
鼓励模型合规备案
鼓励企业自主研发模型向中央网信办申请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备案,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通过备案的企业,依据其模型评测等相关费用标准,给予一定政策支持。
加强模型券支持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放模型券,可按照不高于合同实际执行金额的30%,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
加大“人工智能+”应用
在科学、制造、金融等领域谋划建设重大应用场景,省级每年择优评选不超过10个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标杆项目,每个项目按照不超过投资额30%的标准,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
建设行业应用基地
鼓励地方申报建设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基地。
对认定为国家行业应用基地、市场化运营且具有良好成效的项目,给予一定政策支持。
支持具身智能应用
建设具身智能行业基地,搭建公共测试环境、测试验证平台等,有力支撑具身智能软硬件迭代升级,推动形成一批行业标准。
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聚焦未来工厂、智慧园区等,滚动开放不低于50个应用场景,打造具身智能应用的“样板间”和“体验中心”。
支持智能终端消费
将智能家居机器人、智能眼镜等产品纳入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范围,按照产品售价的15%,给予最高2000元/件补助。
举办赛事会议活动
通过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等重大平台,承接国家级人工智能论坛等创新活动。
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第三方机构在浙江省内举办赛会活动,加大对高规格人工智能赛事的政策支持力度,获奖选手可申请相应层次人才。
提升全社会人工智能素养
推动重点院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开放优质人工智能教学课程,广泛开展面向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的人工智能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
依托“共富善治大讲堂”“浙里学习”等平台开发推出一批精品人工智能课程,扩大机关干部教育培训覆盖范围。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