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6 15:26 阅读量:8k+
华人号: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5年“五一”假期,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强化统筹调度,坚持发展与安全、管理与服务、品质与效益并重,多措并举,守正创新,推动我省文旅市场繁荣有序、向新向好。
5天假期,全省接待游客6450.3万人次、旅游收入37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4.8%。
接待游客人次前五位的景区分别是清明上河园55.78万人次、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54万人次、万岁山武侠城49.3万人次、云台山39.57万人次、龙门石窟31.83万人次,旅游收入居前五位的景区为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1.49亿元、清明上河园0.75亿元、云台山0.73亿元、郑州方特欢乐世界0.69亿元、万岁山武侠城0.57亿元。
创意引领,文博体验推陈出新
文博场馆紧扣馆藏特色资源,结合数字技术和创意活动,呈现“展览多元、科技赋能、文创出圈”的整体特点。“五一”假期,全省文博场馆接待观众484.6万人次,开展线上线下文化惠民活动5500余场次,其中林州红旗渠纪念馆接待观众10.8万人次、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接待观众9.9万人次、殷墟博物馆接待观众7.3万人次、河南博物院接待观众7.2万人次,成为吸引省内外观众的热门“打卡地”。
一是文博大展深受欢迎。
各博物馆纷纷推出新展览,河南博物院“玛雅VR超沉浸体验展”、中国文字博物馆“天雨粟——仓颉纪念遗迹图文展”、郑州博物馆“丝绸幻旅VR大空间沉浸体验展”、南阳市博物院“全息动物园·远古恐龙”数字化沉浸式展览、偃师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点石成金·从苏美尔到夏王朝的古文明冶金互鉴”特展等受到观众热捧。
二是互动体验深度参与。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推出“商王的盛宴”沉浸式互动剧、“商都匠作密码”解谜游戏等;殷墟博物馆创新推出“跟着馆长看展览”活动;许昌博物馆开展“遇见灵鸟”沉浸式系列研学活动;驻马店市博物馆开展“中华古韵 雅歌投壶”体验活动;禹州市博物馆开展“公共考古实地探访瓦店遗址探秘”活动。
三是需求保障持续提升。
“五一”假期全省博物馆取消周一闭馆惯例,热门博物馆实行延迟开放。河南博物院、洛阳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等热门场馆,每日开放时间延长至18时,殷墟博物馆延迟至20时。濮阳博物馆推出“AI智能馆员濮小慧”讲解导览;多地博物馆也都推出公益讲解服务,增加公益讲解场次,最大限度满足观众参观体验。
供需两旺,旅游市场热度攀升
我省抢抓“五一”消费旺季,聚焦产品创新、体验优化、业态升级,为实现河南文旅“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注入源源活力。
一是旅游产品多元供给。
多地推出主题鲜明、类型丰富的特色产品,涵盖亲子、研学、康养、红色等多个领域。洛阳首部皇家园林大型实景演艺《凤舞神都》在九洲池首演即爆,让广大游客穿越千年、沉浸式感受到盛唐文化的独特魅力。云台山景区打造“万花之境”主题艺术空间,特邀汉服NPC化身“王维”“花神”,带给游客沉浸式的古风体验。银基动物王国、栾川竹海野生动物园萌宠互动圈粉亲子家庭。周口野生动物世界推出“杂技演出+动物互动观赏+机械游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文旅体验套餐。太行・红日演艺小镇大型实景演出《太行・红日》重现红旗渠奋斗传奇。浚县古城推出社火、鱼灯舞、国潮音乐等节目,让游客尽情领略中原民俗风采。函谷关景区推出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首个大型“水上铁花秀”《函谷盛境》。河南卫视联合南阳医圣文化园推出的沉浸式中医文化体验活动“艾草奇妙游”吸引众多游客前去体验。
二是新场景打造更具魅力。
洛阳市“汉服”体验持续火热,洛邑古城、隋唐洛阳城、丽景门等汉服打卡景区日均人流量突破万人次。焦作市以“场景即消费”为核心,推出一批“夜经济”“微度假”等多元消费空间。许昌市推出“率性三国春游魏都”三国文化主题宣传推广活动,古城巡游、NPC互动,带领游客穿越三国。濮阳市以“龙湖盛宴、非遗戏韵、文创市集、激情赛事、国潮秀场、墨韵春秋”为六大主题,举办21类236项活动。商丘市举办“古城有戏”活动,经典戏曲、民俗演艺轮番登场,游客、戏迷共谱梨园风雅新章。南阳市组织开展2025“月季花开 惠游南阳”跨城联动活动。
三是乡村旅游持续升温。
春夏时节,各县区紧扣文旅消费新趋势,因地制宜挖掘特色资源,打造差异化旅游品牌。“信阳小院”经济展现出强大活力,浉河区茶山周边的归拙园、枕溪秘境等特色民宿“五一”期间入住率达100%,游客可体验茶艺、手作等,感受“慢生活”哲学。惠济、兰考、卢氏等地推出多条旅游线路,串联乡村特色景点,感受黄河沿岸繁花村韵之旅。林州、西峡、确山等地山水景区成为自驾游热门选择。栾川大峡谷、宝天曼峡谷等漂流项目开启年度首漂。老君山、白云山、鸡公山、嵖岈山等景点带动周边住宿需求大幅增长。
四是科技赋能体验升级。
各大景点探索“解题”新思路,全方位提升游客体验。红旗渠、老君山等景区推出机器人迎客、互动、搬东西等服务,解锁“科技+文旅”新玩法。朱仙镇双主题音乐公路串联开封古城、岳飞庙等文化地标,助力游客“一路畅游、多点打卡”,吸引众多游客前去体验。开封上新御河夜游项目,沿河两岸以声光电技术再现宋词意境,配合特色文化表演,带游客们感受有水、有景、有文化内涵的魅力之旅。
好戏连台,惠民活动丰富多彩
把文化“家底”变成文旅“名片”,点亮公众假日生活。
一是文化活动深入基层。
“五一”假期,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中心)举办线上线下惠民文化活动1.18万场次,全省国有文艺院团组织精品剧目进基层演出982场次,覆盖群众累计超千万人次。
二是非遗传承创新焕彩。
多地通过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呈现方式将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带游客领略文化魅力。郑州阜民里街区“非遗手作消费季”打造沉浸式非遗体验空间。商丘火神台飞天威亚秀融合非遗与国潮,吸引大量游客。濮阳卫风市集“非遗技艺展示”活动,展现麦秆画、陈氏绢艺等传统魅力。许昌神垕古镇开窑“盲盒”体验,带游客感受千年窑火魅力。新乡平原湖公园“千年文脉・非遗新乡”嘉年华,让游客尽享非遗盛宴。
三是演艺市场亮点纷呈。
演唱会、音乐会、音乐剧、儿童剧、脱口秀等多元艺术形式演出交相辉映,各景区高频次主题演艺、沉浸式实景演出等为游客带来全新视听盛宴。张惠妹“ASMR MAXXX”巡回演唱会郑州站开唱掀起怀旧热潮。《梁祝》《千年等一回》国风唯美浪漫经典名曲音乐会以创新编曲重塑经典。殷墟景区大型实景演艺《洹溯·大邑商》带游客乘坐游船穿越时空,领略殷商繁华盛景。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景区单日安排超200场沉浸式演出、鹤壁浚县推出系列国潮范儿实景秀,打造全天候文化盛宴。
宣推发力,引客入豫效果明显
针对省外重点客源市场开展精准营销,坚持“推产品、出政策、强宣传”,省外来豫游客持续攀升。
一是主题产品持续预热。
节前及假日期间,全省统筹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及近300家旅游景区、休闲街区等,针对省外重点客源市场推出500余项文旅特色活动及惠游政策,同步在各大OTA平台上线,吸引省外游客来豫。4月21日至23日,“老家河南·豫闽相见”2025河南文化旅游福建推广季期间,全省60余家旅游景区、旅行社等面向福建游客推出门票、住宿等优惠政策。
二是宣传报道集中加热。
据不完全统计,“五一”假期,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相继播发河南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新消费等稿件近40篇,郑州水下国风秀、开封新演艺项目、洛阳剧本杀等河南文旅新场景成为央视关注焦点。假日期间,老家河南新媒体矩阵分别围绕文旅新场景、乡村旅游、赏花、茶旅、博物馆、民宿、剧场演出等推出个性化服务攻略内容,其中:图文中心各平台推出118条内容,总传播量约900万次;视频中心各平台共发布原创视频22条,总播放量3371.6万次,总点赞56.3万次。
三是省外游客持续增长。
中远程旅游市场需求充分释放,省外游客迎来较大规模增长。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五一”期间省外来豫游客为2231.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1.42%),占比为34.6%(较去年同期增长约5个百分点),省外游客排名前六位的省份分别为山东、河北、山西、广东、湖北、安徽。
管服并重,宠客举措细致暖心
全省各地围绕游客需求,从政策惠民、服务升级、安全保障多维度着力,以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打造优质旅游环境。
一是惠民政策精准发力。
发放4000万元“乐购河南”文旅类专项消费券,直接惠及广大游客。豫中南七市携手发出“五一”邀请,推出系列惠民政策。许昌三国主题景区、陕州地坑院、二七区樱桃沟等景区推出门票减免活动。焦作开通景区免费接驳专线,平顶山市区公交免费乘坐。
二是服务细节彰显温度。
“五一”假期,气温升高,云台山景区免费提供西瓜、冰糕等“清凉大礼包”,为游客带来舒爽旅游体验。濮阳清丰开放政府食堂,让游客在游玩之余享用暖心饭菜。安阳智慧文旅平台上线,实现投诉快速响应,助力游客舒心出游。焦作在交通枢纽及景区设志愿服务站,提供全方位贴心服务。郑州地铁延长运营时间至零点,洛阳“神都小巴”实现公交“一键呼叫”,漯河、南阳等地对外地车辆轻微违章不罚款,开封、新乡等地免费开放停车场,全方位提升游客体验感。
三是安全工作平稳有序。
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及时组织风险研判、下发预警提示、加强工作督导。郑州、开封、安阳、焦作、信阳、驻马店、三门峡、济源等地开展设施安全大排查,对游乐设施、消防设施、景区道路等进行全面检查。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密切关注气象信息,加强联合会商研判,落实大风等极端天气防范应对要求,果断采取停运游乐设施、水上项目等措施,确保游客安全。全省共派出967个督导组对3911家文化和旅游经营单位进行督导检查,整改安全生产隐患679处,高效办结81件旅游投诉,假日期间未发生重大旅游服务质量投诉事件和安全事故等突发情况。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