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3 21:46 阅读量:3万+
华人号:文艺河南编者按:每一个红色遗迹都深深埋藏着一段红色记忆,2021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风华正茂,百年初心依旧。
为记录历史伟业、展现百年风华,映象网特推出“百年与共”之“追寻初心 中原印记”系列报道,寻访河南红色遗迹,回顾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追寻红色初心,讲好中原红色故事。
映象网记者王东红
总储量超3000万斤,可供8万人吃1年。穿越到隋唐时期,一片规模宏大的国家官署粮仓黎阳仓坐落于黎阳大伾山北麓、永济渠东,征粮于民、散粮于民。
如今,它是一片遗址,向人们诉说着千年历史,见证着粮食自古以来对于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也是被称为自古八方通衢、水润田畴、粮丰物阜的浚县“黎阳收,顾九州”之美誉的历史印证。
时值阳春三月,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望无际的麦田同样长势喜人。与以往不同的是这里的农业生产已经高度现代化,实现了从种到收的全程机械化和统一耕作、统一供种、统一灌溉、统一施肥、统一植保、统一收割的“六统一”作业模式。
在浚县30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道路平坦、水渠纵横。目前正值冬小麦灌溉防虫的关键时间,但田间地头却看不到传统农民劳作的身影,取而代之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他们依靠技术和先进的装备正高效地“指挥”着麦苗健康茁壮生长。
近年来,浚县始终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持续强化科技支撑,不断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全县高标准农田达52万亩,这个30万亩的高标准粮田也是河南省最大的成方连片示范区之一。
“集成应用星陆双基遥感农田监测系统、病虫害远程监控系统、智慧水利灌溉系统等现代信息系统,实施水肥一体化灌溉和植保无人机作业,让农业生产更加精准、便捷。” 浚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股马宏燕介绍,农民只需在手机上下载气象小程序,就能随时了解农作物的长势、土壤墒情、近期天气等信息。
周位起是浚县伟一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他流转了其中的3000亩地,这几天正忙着灌溉,他告诉记者,眼前的这块近千亩小麦,用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只要一天即可完成,节约用水一半以上。
“我不能辜负了政府的期望,作为我们这一方人来说,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完全没问题,为啥能扛?因为我们老百姓包括我这样的种植户对小麦苗、对地都非常关心,往大说就像保护生命一样去保护它。”谈及粮食安全问题,周位起说。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口粮之一,小麦产业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周位起坚信今年的收成也不会错,他说:“人勤地不懒,今年如果天气没有问题,亩产1300斤就没有问题。”
据了解, 去年浚县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20余万亩、总产11.3万吨,优质花生种植面积20.6万亩、总产7.6万吨;全县夏季粮食总产58.7万吨、单产569.5公斤。位于浚县善堂镇的优质花生现代产业园,已实现了从育种到整地、播种、田管、收获、运输及仓储、加工的农业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标兵县、“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示范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一项项荣誉诠释着浚县现代农业发展的巨大成就,更体现了浚县人民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担当奉献精神。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