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二十年“点绿成金” 毛家峪村以生态为笔书写乡村振兴路

2025-05-09 13:10 阅读量:1.2万+

华人号:中国网

清晨的阳光穿透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薄雾,洒在天津市蓟州区穿芳峪镇毛家峪村的林荫大道上。80岁高龄的张淑英正麻利地整理着自家农家院的床铺,院里的猕猴桃树上挂满果实,空气中还飘着山野菜的清香。这个曾经因穷困被称为“光棍村”的深山村落,如今日均接待游客超3000人,旅游综合收入突破亿元大关。2024年,毛家峪村人均收入达9万元,户均拥有两辆汽车,成为京津冀地区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从“石头缝里讨生活”到“绿水青山变金山”,毛家峪村的蝶变,始于一纸退役军人的“军令状”,更成于以产业兴旺为引擎的持续探索。

破局:从“羊肠小道”到“柏油马路”

地理位置上,毛家峪村北倚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南邻碧波荡漾的翠屏湖。然而,在上世纪80年代,这里却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衣服“补丁摞补丁”,年轻人纷纷外出谋生,村庄一度只剩老弱妇孺。“穷,像根刺扎在心里。”毛家峪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李锁回忆。彼时的村民靠种玉米、小麦等大田作物“看天吃饭”,连修一条出山的路都成了奢望。

时间回溯到2000年,复员军人李锁站在毛家峪村口,望着脚下坑洼不平的土路陷入沉思。这个当时仅有46户人家的村庄,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11名男子因贫娶不上媳妇,村民守着万亩林场却过着“砍柴挑水”的日子。当选毛家峪村党支部书记的当天,李锁在村民大会上立下誓言:“三年内不让乡亲们富起来,我自动辞职!”

修路,是李锁的“第一战”。村里唯一通往外界的土路只有一米多宽,雨天泥泞难行。为筹措资金,他抵押了经营多年的瓶盖厂,带头捐款5万元,又动员村民以土地入股。没有机械,村民们用铁锨和箩筐搬运土石;没有搅拌机,大家架起铁锅人工炒制沥青。短短40天,一条4米多宽的柏油路贯通山内外,村民称之为“翻身路”。

路通了,水也就来了。李锁联系多方筹款改造自来水管道,让村民们告别了驮水吃的历史,他引入社会资本建设生态塘污水处理厂,成为全蓟州区首个实现污水零排放的村庄。基础设施的改善,也为毛家峪打开了发展的大门。

立业:从“农家小院”到“长寿品牌”

路通水畅后,李锁敏锐捕捉到了生态红利。毛家峪村林木覆盖率超80%,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是城市的30倍,村中百岁老人占比远超国家标准。2002年,李锁推倒自家老房,投资50万元建成全村首家高标准农家院“腾龙阁”,主打“天然氧吧+长寿养生”概念。村民们纷纷效仿,李锁主动担保贷款,甚至为残疾村民贷出50万元启动资金。“当时村民都觉得我疯了,但事实证明,当生态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乡村振兴的种子便能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李锁回忆道。

2005年,毛家峪村与天津永泰红磡集团合作成立旅游公司,累计投资5亿元开发元古奇石林、情人谷等景区,打造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游客量从2002年的6万人次跃升至2023年的5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亿元,但李锁并未满足于此。

2019年,毛家峪村入选首批“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依托“长寿文化”的招牌和奇石林、青龙湖等自然景观,逐步打造出集康养、民宿、研学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同时,村里引入山地体育公园、滑雪场、水上娱乐等项目,建成华北地区首个“星空露营基地”,形成“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冬滑雪”的全季旅游格局。

2024年,村庄更以“地质+生态康养”模式入选第四批国家级地质文化村,村内10余处地质遗迹成为吸引游客的新名片。

深耕:从“单一观光”到“全域联动”

村企合作的梦想实现了,毛家峪村准备第二次腾飞。在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锁的带领下,通过几年的努力,2023年毛家峪村已顺利完成天津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验收,利用创建项目投资215万元打造出了毛家峪村综合广场及村史馆项目,通过该项目建设,并进一步完善了基础设施,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增加了集体收入。

为了增加集体和村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李锁不懈努力,积极招商引资,最终与天津金驰悦达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与天津联创优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总投资1.35亿元,对占地面积约1600亩的原体育公园和高山漂流项目进行全面提升打造,注入新业态,吸引新消费人群,修建了青龙脊高山漂流、潮玩谷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其中,潮玩谷项目以“潮玩+运动+科技+生态”为主题,建成集潮玩互动、运动赛事、生态体验、高山运动等多功能综合体验区。通过打造涵盖多种运动场景和差异化互动体验的沉浸式开放空间,用艺术科技点亮乡村,赋予乡村旅游新内涵,毛家峪再次成为蓟州区旅游的一颗璀璨明珠。

同时,毛家峪村在2024年盘活村东30亩耕地和基本农田,打造了农旅体验式项目,可接待更多游客到村进行除休闲度假外的农业农旅体验项目,大大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填补了毛家峪村农旅项目的空白。未来,毛家峪村将被打造成全国最美的以“长寿”为主题的全域旅游示范村,努力实现全村高质量发展。

毛家峪村的振兴之路并未止步于民宿。2024年,村庄启动“农文旅融合2.0计划”:利用山顶奇石林发展山地运动,依托1600亩山场富硒土壤打造康养基地;连续成功举办7届“长寿杯山野菜文化节”,将长寿文化转化为IP活动;联动周边10个村种植蜜薯、猕猴桃600余亩,形成“景区+农户+电商”产销供应链。

每逢长假,毛家峪村都能迎来一轮轮客流量高峰。文化广场上,游客们品尝现烤蜜薯、观看民俗表演;地质研学基地里,孩子们在专家指导下观察白云岩地层剖面。李锁指着规划图展望:“未来要让游客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冬养生,一年四季都有看头!”

毛家峪村的振兴密码,藏在一串数字里:二十多年连续投入超8亿元完善设施,50余个旅游项目串联成链。这背后,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更是“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定力。“乡村振兴不是等来的,是干出来的!”李锁站在元古奇石林观景台远眺。从“光棍村”到“全国文明村”,从“靠山吃山”到“点绿成金”,毛家峪村用二十多年的时间证明:唯有立足特色产业深耕不辍,才能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百姓的“幸福靠山”。(作者:马江芃)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二十年“点绿成金” 毛家峪村以生态为笔书写乡村振兴路》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天津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天津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