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5 11:16 阅读量:8k+
华人号:西部生态农业数字经济下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面临着以下困境:
1品牌管理方面
1.1管理体系不完善
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管理体系不完善,存在重申报、轻管理的现象。“三权分置” 的管理局面使得管理部门在申报成功后放松对公用品牌授权单位的管理主动权,导致持续管理出现 “盲点”,易引发品牌危机。
1.2品牌 “多杂小散”
全国各地积极申报各类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使得各地区公用品牌数量多、品类杂,但规模小、发展散乱,缺乏有代表性、引领性的案例。
1.3监管保护不力
原有管理模式缺乏对各企业主体全面、及时的监管手段,获授权企业可能出现降低技术规范与产品质量、以次充好、品牌滥用等现象,品牌监管难以满足持续发展需要。
2品牌价值方面
2.1价值挖掘不足
对公用品牌的管理主要集中在品牌授权,其蕴藏的巨大数据价值以及在区域地理文化宣传、形象塑造、文旅发展等方面的价值尚未充分挖掘。
2.2产业化程度低
大多数地理标志农产品处于初级农产品、原材料生产销售阶段,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冷链物流和供销体系不健全,“供与销” 链接渠道不通畅。
3品牌传播方面
3.1专业人才缺乏
品牌运营专业化人才短缺,缺乏品牌策划、研发、运营、服务等高素质专业管理人才,难以适应数字经济下品牌建设的需求。
3.2传播手段单一
对数字技术的应用不足,未能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进行品牌传播,品牌故事缺乏吸引力,传播效果不佳。
针对以上困境,可采取以下破解路径:
1加强品牌管理
1.1完善管理体系
建立系统、专业的管理运营机构,明确各管理部门的职责,加强对公用品牌授权单位的持续管理,建立健全准入与退出机制,形成良性的流转机制。
1.2优化品牌布局
对现有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进行整合,培育具有代表性、引领性的大品牌,避免品牌的无序发展。可以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等方式,推动品牌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1.3强化监管保护
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建立数字化的监管体系,如溯源系统和数字信用体系,从种植、生产、加工、仓储、销售等环节实现对各被授权主体的全流程数字化监管。
2提升品牌价值
2.1深度挖掘价值
利用数字化工具,深入挖掘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历史故事等,将其转化为品牌的独特价值。同时,加强对品牌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品牌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2.2推动产业升级
加大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精深加工的投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强冷链物流和供销体系建设,畅通 “供与销” 链接渠道,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此外,还可将品牌建设与文旅、宣传等业态深度融合,拓展品牌的商业价值。
3创新品牌传播
3.1培养专业人才
加强对品牌建设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开展培训课程、与高校和培训机构合作等方式,提高相关人员的数字营销能力和品牌管理水平。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优秀的品牌运营人才投身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
3.2拓展传播渠道
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创新品牌传播方式和渠道。利用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多样化的品牌宣传活动。通过直播带货、线上线下融合的营销方式,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例如,借助抖音、淘宝直播等平台,邀请网红、主播进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推荐和销售,讲述品牌故事,展示产品特色。(稿件来源 江凤香 智农集团)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