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冒用弟弟姓名,哥哥惹出“大麻烦”

2025-05-19 14:30 阅读量:6k+

华人号:社会能见度
民法典小贴士之人格权编

人格权是指为民事主体所固有而由法律直接赋予民事主体所享有的各种人身权利,是民事主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人格权独立成编,是民法典的一大亮点,展现了民法典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人格权编共6章51条,其中第1章为人格权的一般规定,第2章至第6章为人格权的具体规定。人格权编主要调整因人格权的享有和保护产生的民事关系,其中亮点颇多,如确立器官捐献基本规则、落实性骚扰预防责任、细化隐私权侵权行为类型、引入人格权侵害禁令制度等。

“我当初心存侥幸用了弟弟的名字,现在不仅遭受了牢狱之灾,连最宝贵的亲情也没了!”日前,由山东省蒙阴县检察院提请抗诉、临沂市检察院提出抗诉的一起涉及侵犯公民姓名权的案件开庭审理,庭审现场,被告卢某甲流下了悔恨的泪水。最终,法院改判卢某甲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为这场长达4年多的身份冒用闹剧画上了句号。

2023年9月,蒙阴县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接待了一名情绪激动的来访群众:“我才是卢某乙!我连这辆车的方向盘都没摸过,怎么就欠了30多万元交通事故赔偿款?”该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干警在初步了解案情并研判后,将线索移送该院民事检察部门,一场关乎姓名权的检察监督行动就此展开。

经查,2020年11月,卢某甲驾驶重型半挂车发生交通事故,致孙某死亡。面对交警的询问,没有A2驾驶证(准驾车型为重型牵引挂车)的卢某甲,将从弟弟卢某乙处借来的驾驶证拿了出来,致使交警部门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中认定卢某乙负事故的同等责任。

2021年2月,孙某的家属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卢某甲冒用弟弟卢某乙的名字参与民事诉讼,法院一审作出民事判决,认定卢某乙为肇事车辆的驾驶人和实际车主,判决由保险公司赔偿孙某的家属经济损失。一审判决后,孙某的家属要求肇事司机和车辆挂靠公司也承担赔偿责任,遂于2022年6月向法院申请再审,卢某甲再次冒用卢某乙的名字参与民事诉讼,法院再审改判卢某乙、保险公司、车辆挂靠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因三方迟迟未履行法院判决,2023年4月,孙某的家属申请强制执行,当执行通知书寄至卢某乙手中时,他才惊觉自己成了交通事故责任人。

受理案件后,蒙阴县检察院成立以检察长为主办检察官的办案组,分别向法院调取庭审笔录、录像、保险理赔材料,向交警部门调取事故现场勘验笔录、出警录像等材料,查明卢某甲冒用卢某乙的身份,在事故处理、保险理赔和民事诉讼中编造虚假原因骗取保险金、涉嫌保险诈骗罪的犯罪事实。

经蒙阴县检察院提起公诉,2024年3月,法院以保险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卢某甲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2万元。

“让每个人都能堂堂正正‘做自己’,是民法典第1014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或者名称权’的精神展现。我们要以检察监督识破身份伪装,维护好当事人的人格权。”蒙阴县检察院检察长神合广说。2024年3月,该院以有新证据足以推翻法院再审民事判决为由,向临沂市检察院提请抗诉。同年4月,临沂市检察院采纳提请抗诉意见并提出抗诉。后临沂市中级法院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今年5月,蒙阴县法院重新判决由卢某甲和车辆挂靠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此外,针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中错列当事人的违法情形,该院向交警部门制发纠正违法检察建议。后交警部门撤销原道路交通事故的认定书,重新认定卢某甲负事故的同等责任。

用民法典守护我们的“人生名片”

姓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人生名片”,是人格尊严的“身份证”。民法典第1014条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或者名称权。姓名权作为自然人一项重要的人格权利,关乎个人尊严与合法权益,绝不容许被侵犯。

本案中,卢某乙发现自己的姓名被冒用后,没有选择沉默,而是及时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检察机关打出立案监督、民事抗诉、行政检察建议“组合拳”,实现对姓名权侵害行为的全链条打击,真正维护了卢某乙的合法权益。

这个案件也充分说明,任何侵犯他人姓名权的行为都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当我们的姓名权受到侵害时,一定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检察机关也会全力为大家撑腰,让侵权者无处遁形。

(山东省蒙阴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唐芸)

为公民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

构筑坚实法治屏障

全国人大代表

山东文康(临沂)律师事务所

主任 程萍

民法典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以专编形式构建起系统完备、层次分明的人格权保护体系,落实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基本原则,让民法典对民事主体合法权益的保障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和完善,为公民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构筑坚实法治屏障。作为一名法律从业者,我认为民法典人格权编不仅在编纂体例上实现了创新突破,更是通过细化权利内容、扩大保护范围、规范侵权认定等,为司法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规范依据和裁判指引。

今年是民法典颁布五周年,我希望检察机关能够持续全面贯彻实施民法典,践行“人民至上”的法治精神,不断加大法律监督力度,以高质效履职办案引领价值导向,更好推动民法典走进千家万户、进入百姓心田。

来源:检察日报·法治新闻版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冒用弟弟姓名,哥哥惹出“大麻烦”》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全球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中国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