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飘之查尔斯顿 3:老市场卖过黑人奴隶吗?

2023-10-08 10:53 阅读量:1.1万+

华人号:卡罗莱纳文苑

【作者胡惊鸿 新月与棕榈树

老南方名门望族的聚居区,

非裔美国人的埃利斯岛,

分裂联邦的策源地,

南北战争第一枪发生地,

四年围城炮击的伤痛,

致命的荣耀与梦想,

随风而逝的旧秩序与旧情怀,

让我们跟随飘,寻访查尔斯顿……

 

老市场卖过黑奴吗

 

查尔斯顿中心城区风格古旧的老市场(The City Market),从来就是游客必到之处。

 

不仅是因为摊位上销售的饰品纪念品很手工很独特,特别是当地黑人女子坐在甜草篮摊位前埋头编织,让人忍不住举起照相机。这些甜草取自于南卡罗莱纳水草丰美的低洼地,工艺源于西非民间。成品后形态各异、创意发挥的手工甜草篮,搭配小煤山似敦实的身体,撩人的美国南方风俗画。

坐在摊位前手工编制甜草篮的黑人女子。

 

而且还因为这座旧砖砌外形、半敞开式的市场,建于1807年,二百多年来始终活着。

 

查尔斯顿是现美国境内最早一批欧洲殖民者的定居点。弗吉尼亚的詹姆斯敦公认是第一个,但很早荒废,现在是复建的主题公园,没有真实的居住者。五月花号抵达的波士顿已发展成现代化大都市,旧城被夹成三明治。

 

而同时代建城的查尔斯顿既在早期发展到一定规模,又因为输了1860年代的南北战争,急冻冷宫,错过战后美国大建设的镀金时代,歪打正着,整座城市连带原汁原味的街道市场,一个半世纪后,成为活着的文物,别具旅游价值。

 

 

二百岁的老市场卖过黑奴吗

 

一座二百多岁的老市场,在曾经的奴隶制之都查尔斯顿。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这里曾售卖黑奴,并自动脑补影视剧里看到的场景。

 

美国第一代黑人奴隶近四成是从港口城市查尔斯顿登陆的。在统计学范畴,几乎全部的非裔美国人都有祖先在查尔斯顿被交易。

 

据史料,大规模的交易发生在沙利文岛,城区往北一个被内河隔离的孤立小岛。极小一部分被带到市区,在百老街与东湾街的空地上售卖。但查尔斯顿的老市场,从来没有卖过一名奴隶。

查尔斯顿老市场与沙利文岛的相对位置。

 

因为市场建于1807年,地块是平克尼家族捐给查尔斯顿市政府的,条件是永久作为市场,不得他用。跨国奴隶交易在1808年被美国政府喊停。以后即使有,也属于个别走私,不会明晃晃放到市政府的地盘上。

 

市政府凭空得了熟地旺铺,收受的租金足以应对养护维修,又有承诺在先,所以,二百多年来,保持着原貌,没被逐利的资本翻修成容量更大的现代商厦。

保持着二百年前风貌的查尔斯顿老市场。

 

《飘》的续集《斯佳丽》曾以这个市场为窗口,描写了南方战败后宭迫而不失风度的市井生活。斯佳丽(早期版本译作郝思嘉)追爱到查尔斯顿,慈善的婆婆带她到市场买菜,鱼鲜摊,肉禽摊,蔬菜摊,大铁杯咖啡,限售的肉肠,一路打招呼,自然地将她引荐给战后查尔斯顿受伤、封闭、排外、传统的上层社会。

 

平克尼(Pinckney)是查尔斯顿早期如雷灌耳的大家族。要理清他家的关系是复杂的,因为在欧美,父子、祖孙同名很多,或者续用显赫的外祖父母名字。像他家这样,不仅自家牛,而且与名当户对的拉特雷奇(Rutledge)家族、米德尔顿(Middleton)家族联姻,牛人缀满家族树,名字重叠更多。

 

我们只需知道:平克尼家族拥有的土地和种植园得用一串炫目的数字来表述。他家老太太的陪嫁包含四座种植园,并成功引入种植靛青,让南卡在水稻、棉花之外,又多一种经济作物。她去世入葬时,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为她抬棺。他家两兄弟作为南卡罗莱纳州的代表去参加了宪法起草大会并签名,跻身国父行列。家族出过至少七名南卡罗莱纳州的州长。

 

到南北战争时,平克尼家族已经不那么风云了。小说《斯佳丽》写到查尔斯顿在战败后十年,恢复跑马赛,全城参与,感念旧时盛况重现时,提了一句:平克尼老先生也来了。

 

这样一家大种植园主、大奴隶主,留在查尔斯顿记忆中绝对不是恶霸形象。相反却获得敬重和纪念。现在查尔斯顿很多地名,如老市场边的一条街道,另外还有小学、城堡都冠名平克尼。

 

与老市场隔两个街区,有一座旧奴隶市场博物馆(Old Slave Mart Museum, 6 Chalmers St.)。旧损的老建筑面向弹硌路,拱门铁栅栏烘托着苦大仇深的氛围。当地旅游介绍上比较少推荐它,深入了解历史的人知道,它是有点蹭流量的。或者说,象征意义大于遗址意义。

旧奴隶市场博物馆大门。(照片来自互联网)

 

查尔斯顿于1856年宣布不得在公共场所交易奴隶。于是,一些交易就转入私宅内。这里是其中一处私宅。在此之前的50年,全美停止了奴隶跨国交易。所以,当时美国市场上只有奴三四代,而且分散在南方各州的种植园,若有交易会选择就近,不会再运到查尔斯顿。而且当时距南北战争开打只有3年,距林肯废奴宣言5年。所以,这座查尔斯顿私宅内的交易量应该极其有限,并且是零星的。

 

我曾花几美元门票进去参观过。庭院设置有奴隶展台、厨房、停尸间,有文字说明,有黑人奴隶的录音控诉。参观者稀少,我这张也是少数族裔的黄面孔,被守门的黑大姐盯得有些不自在。

 

 

黑人也有奴隶主

 

老市场周边街道,许多特色餐馆。查尔斯顿靠海,以海鲜为特色。很多餐位摆在露天,啤酒,音乐,小风吹吹,十分惬意。

 

当地海鲜的做法简单粗暴,鱼、虾、贝,裹粉油炸,直接把健康食材做成垃圾食品。话说炸牡蛎(Fried Oyster)是我的最爱,进餐馆必点,外壳酥脆,内里鲜嫩多汁。

 

她蟹汤(She Crab Soup)是查尔斯顿特色菜。我好奇,蟹已脱壳取肉切碎,加奶酪和香料,熬成浓稠羹汤,还能分出他和她?后来知道,查尔斯顿这一得意的神厨秘诀,就是把蟹黄拌入汤内,形成独特的她蟹风味。这厨艺,与苏式面条的秃黄油,对食材美味的保持和发挥,还是低几个楼层的。

查尔斯顿特色餐点----她蟹汤。(照片来自互联网)

 

有街边小吃的地方,生活气味特别浓郁。市场不像查尔斯顿的外滩----炮台区(The Battery)那么高冷。飘时代,老市场周边混居着各式人等。平克尼街14和17号,曾是黑人小业主的住宅。

 

南北战争前,南卡罗莱纳州有1万名黑人自由民,其中的三分之一住在查尔斯顿,做些小生意。

 

有意思的是,黑人自由民中的70%也是奴隶主。他们一般通过借款把自己赎身,用做生意挣的钱还款。有些生意需要帮手,而白人不可能成为他们的雇工。所以,他们只有再去买些奴隶。有的买回来后既当老婆又当劳工,本质上还是奴隶,花钱买来的,就是主人的财产,没有平等自由自主可言。

 

他们是当时南方社会黑人的最高等级,有的是白主人与黑奴仆的私生子,肤色略浅,有棕色贵族之称。战后,在南方各州以黑人身份当选议员的,基本上来自于这个群体。

 

种植园内的黑奴也分等级。小黑孩子长到十来岁时开始分流。活络乖巧的,当贴身奴仆。能学得进东西的,去厨房、缝纫、工具、马车房。智力愚钝和块头大的,去大田。

 

鄙视链依次为:屋里的,院里的,大田的。如果让屋里的去大田干活,那相当于局长犯错误,降为科职使用。

 

资深的贴身奴仆,如《飘》中的黑妈妈,不要说对其他黑人,就是白人,比她家主人穷的,她也看不起。

 

电影《乱世佳人》中的黑妈妈。

 

南北战争中,种植园内的少爷参加部队去前线打仗,都带着贴身男仆,负责勤杂。《飘》中十二橡树庄园的白马王子卫希礼,就带着他的黑人奴仆摩西去参加葛底斯堡战役的。

 

战事需要人力支援时,如挖战壕修工事,种植园主会派去自家的大田奴隶。奴隶解放后跑掉的,基本是大田奴隶。有体力,能另找饭碗,运气好的分到一些田地,自给自足。

 

屋里院里的黑奴,粘性较强。一方面是战后混乱的情况,很难找到更好的食宿条件。另一方面,与种植园主家庭的联系家更紧密些。

 

现在的漫步查城旅游项目,很多把出发点定在市场街。引人注目的有马车游,十来人乘一辆马车,赶车的兼导游,沿途走走停停,介绍城区的老屋和背后的故事。也有导游带着步行,可以进入一些老剧院和老屋博物馆,看得更细一些。

 

都是不错的选择,条件是雅思7分以上,因为全程英语讲解。若英语水平略欠一点,收齐我的系列,读熟,可以加2分。

 

老市场边,旅游马车正在上客。 

 

 

白瑞德的商业场

 

老市场是飘时代的CBD(中心商业区),除了菜市场、路边摊,当时的碾米厂、棉花仓库、银行都在这一片区。

 

安森街28号(28 Anson St.),铁门上写着金字28的石头建筑,是当时百万富翁威廉姆斯的棉花仓库。查尔斯顿港就在边上,启运方便。

 

教堂街181号(181 Church St.)是威廉姆斯家的银行,现在是餐馆、旅店混合体。

 

百老街85号,现在联邦法院的附属建筑,曾经是救世主般传奇人物特伦霍姆的物业。他在查尔斯顿的豪宅区、商业区都拥有物业。

 

百老街85号曾是查尔斯顿商人、白瑞德原型特伦霍姆的产业。

 

他是我在南北战争史料中最欣赏的人物,作家玛格丽特大概与我有同感,选他为原型塑造了《飘》的男主白瑞德(Rhett Butler,也译作瑞特巴特勒)。

 

特伦霍姆(George Alfred Trenholm)是第三代查尔斯顿人,少年丧父,17岁从学徒工做起,修炼30年成为合伙人,到南北战争爆发时,他53岁,已拥有数座种植园、船运公司、酒店、码头和仓储。

 

左为查尔斯顿传奇商人特伦霍姆,白瑞德原型。右为《乱世佳人》剧照。

 

在疯狂而严峻的战争年代,他既保持着难得的人间清醒,又忠诚于生他养他的土地。

 

战前南方狂热的喊战人群中,没有他的声音。战争开打后,查尔斯顿被围城炮攻。他立即出钱将孤儿院搬去后方的奥兰治堡(Orangeburg)。当查尔斯顿港被北军封锁,物资难以进出时,他的公司是最优秀的封锁线突破者。他把南方邦联的棉花运去英国,换回紧缺的药品、武器和生活用品。其对南方的贡献不比前线厮杀小。

 

他熟悉查尔斯顿港口复杂的水道和潮汐规律,船只的性能和船员的技术比北军封锁舰队都要好,他在纽约、利物浦设有分公司,人脉广泛。南方运不出去的人和货,他是终极解决者。

 

南方邦联经济陷入困境时,委任他为财政部长。据说他保存的南方邦联金库最后一笔钱,没有落入北军手里。战后,许多前富豪一贫如洗,而他仍然过着有钱的日子,并致力于慈善事业,帮助因战致贫的白人,也帮助流落街头的黑人。他还成为战后南方民主党人夺回州长和议员位置,重掌政治大权的背后金主。他每一出手都帮在点子上,低调而深不见底。

 

他在去世前,为每一个子女都做了妥善安排。而这位超级大富豪的墓碑却简陋到极致,低矮的石块上刻着他姓名的首字母和生卒年月。

《飘》男神特伦霍姆低调的墓碑。

 

活得精彩,死得干净。难怪成为一代《飘》男神。

 

 

邦联之女博物馆

 

老市场由四段大棚式平房组成,靠会议街这头加盖了二层,雕花铁扶梯上去,四根白色立柱撑起门廊,连接后部大厅。据说设计师当年翻版了希腊雅典娜女神庙,以向古典致敬。农贸市场的会议室如此艺术,可见查尔斯顿早期建设者的开阔眼界。

 

楼下是老市场,楼上的希腊神庙式会议室,一百多年来用作邦联博物馆。现大门紧闭,预约才能进去。

 

1861年,南北战争第一枪在查尔斯顿打响,数千名南方子弟从偏远乡村涌到查尔斯顿报名参战,招募整队地点就在这栋楼里。战争结束几十年后,1899年,南方老兵重聚查尔斯顿,有人提议建一座博物馆抢救历史记忆,大家捐献了战争中使用过的各种物品,旗帜、剑、制服。时任查尔斯顿市长和议会都是曾经的南方邦联战士,投票同意将这处建筑作为南方邦联博物馆。许多年轻人从这里出发成为南方战士,现在这里收藏南方记忆。

 

我十多年前初到查尔斯顿,看到老市场楼上挂牌“南方邦联博物馆”,有些意外:战败方竟然还能堂而皇之拥有博物馆?如此包容?

 

近几日再访老市场,发现门楣上镌刻着的“邦联之女”(Daughters of Confederacy)已经悄悄改成了“在市场大厅的博物馆”(Museum at Market Hall)。查官网得知,这里面仍然是南方邦联博物馆,仍然可以买票进去参观,但是得发邮件预约。

 

左图,以前门上刻着“邦联之女”,现为右图的“在市场的博物馆”。

 

南方邦联是飘时代的南方政权,战败后解散。为此而战的南方民众陷入地狱般的困境。四年战争投入了全部壮劳力,田地出产锐减,库存一点一点地挤出来支援军队,最后沦陷时,又被占领军抢光吃光烧光。战前生龙活虎的小伙子死了近半,侥幸回来的颓废残缺。妈妈失去了儿子,妻子失去了丈夫,孩子失去了父亲,老人失去了依靠。

 

悲伤废墟中,女人们站了出来,抱团互助。南方各地先后成立了各种名称的关心孤儿寡母委员会,募集钱款物品,志愿服务,安排寡母的基本食宿和养老送终,开设免费学堂让孩子们有书念。《飘》中,老南方上层社会的所有女性都加入进来,并以此工作为骄傲。

 

三十多年后,温饱已不是主要问题。寡母大多去世,孤儿已经成年。更年轻一代接棒,整个老南方地区的组织走向联合,改名“邦联之女”,转向精神层面的抚慰和重建。

 

失落的男人需要赞赏,牺牲的生命需要意义,南方的先辈需要尊崇,未来的道路需要勇气。

 

她们设立了勋章,追奖战争中的“南方英雄”。(因为美国联邦的勋章只颁给北军,而不会给叛乱失败的南军。)她们筹款买下重要邦联建筑予以保护,建立博物馆,收藏展示战争遗物。

 

近几年美国纷纷扬拨的拆雕像运动,那些站成各大城市地标的100多尊前南方邦联人物雕像,是她们省吃俭用,扣钱建造的。

 

一个半世纪过去了, “邦联之女”居然还在。多少代人的传承,温软却韧性的坚持,或许,这就是老南方的情怀。

 

生长在不同的家庭、地区,不同的人种、国家,所站的立场肯定有差异,观点肯定有分歧,利益纠葛天然存在。

 

老市场的故事似乎在说:战争和对抗,从来不是解决矛盾的有效办法,只会扩大裂痕,冤冤相报,增添世仇。

 

和解、包容、妥协,才能最大程度降低破坏力。

 

 
新月与棕榈树
 
,赞12

 

 

 

飘之查尔斯顿 1 :外滩豪宅最后的贵族

 

飘之查尔斯顿 2 :激情燃烧会议街

 

 

“美国的南北差异与分歧,是从娘胎里带来的。北方人因为信仰不合而出走欧洲,被海上季风送到波士顿,带有圣徒情结。而南方,则是英王打赏王公贵族的封地,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来,在商言商。” 摘自《飘之查尔斯顿 2 :激情燃烧会议街》。作者惊鸿说,这一系列共有六篇,想去查尔斯顿的朋友,读完再去。- - 欣欣向荣

 

阅读更多文章,请长按下图关注“新月与棕榈树”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飘之查尔斯顿 3:老市场卖过黑人奴隶吗?》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中国大陆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