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世界高血压日|测量血压的“坑”,你踩过几个?

2025-05-17 13:58 阅读量:2万+

华人号:健康之路

今日健康提示

今天是“世界高血压日”。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规范化测量诊室血压,3次收缩压均≥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均≥90毫米汞柱,即可诊断为高血压。成年人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高危人群应经常测量血压。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

高血压管理是一场“持久战”,精准测量是第一步。您是否也曾疑惑:明明在家测血压正常,一到医院就飙高?左臂和右臂的数值为啥不一样?电子血压计真的准吗?针对大家关心的血压测量十个问题,我们进行逐一解读,共同助力血压的科学管理。

01

在家测血压为何会不准?

很多高血压患者在家自测血压时,总抱怨数据“忽高忽低”,甚至因此误判病情。这可能与几方面原因有关:测量时间不固定、测量部位不固定、测量姿势不同、测量时心不静、血压计老旧等。

除尽量选择上臂式电子血压计之外,家庭血压测量需遵循“三固定原则”——固定时间(晨起1小时内、晚饭后或睡前),固定体位(坐靠背椅,袖带与心脏同高,双脚平放),固定手臂(首次测量双臂,数值较高的一侧为监测臂)。

注 意

测量前30分钟避免运动,不要喝咖啡和吸烟,排空膀胱后静坐5分钟。

02

什么时间测血压更准?

有些高血压患者发现,早晚测出的血压值差异明显。有的人听说“清晨血压高最危险”,有的人怀疑血压计“坏了”……

清晨起床后30~60分钟,人体从睡眠中苏醒,交感神经兴奋,激素分泌增加,血压自然升高,形成“晨峰现象”。夜间血压通常下降,但部分患者(如反杓型高血压患者)不降反升,容易增加靶器官损害风险。所以,高血压患者需重点监测清晨血压(6~10时)和夜间血压(睡前或凌晨3~5时),全面评估血压波动,指导个体化用药,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

注 意

清晨高血压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密切相关,而夜间血压升高常提示隐性高血压或用药不足。

03

一进医院为何就血压飙升?

临床上确实有不少这样的患者,在家测血压都正常,一到医院就血压飙升,甚至被误诊为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很常见,这是看到医生或进入医院环境时,人们产生的条件反射性紧张,继而激活交感神经,导致心跳加速、血管收缩,血液中儿茶酚胺等物质激增,使血压短暂升高。

血压正常值应<135/85毫米汞柱,若家中测量正常,仅在医院升高,则可能是假性高血压;若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全天平均血压<130/80毫米汞柱,可确诊为“白大衣高血压”。

注 意

首次确诊高血压者,应同时进行家庭监测和24小时动态血压检查。

04

电子血压计跟水银血压计

一样准吗?

很多老年患者坚信“水银血压计才准”,认为电子设备误差大。其实,这一观念早已过时。电子血压计的准确性完全可媲美水银血压计,关键是会用、用对。

水银血压计操作门槛高,误差可达10毫米汞柱。现代电子血压计采用“示波法”,通过传感器捕捉血管壁振动波形,可避免人为听诊误差,更适合家庭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经国际认证,误差通常<5毫米汞柱,但腕式、手指式血压计因受血管位置影响大,不推荐常规使用。

注 意

我国已明令2026年前全面停产水银血压计,电子设备需每年校准一次。

05

左右臂血压差大

是血管在“报警”吗?

有些人在体检时发现左右臂血压值不同,甚至担心“差值超10毫米汞柱是血管堵塞信号”。这种担忧有一定的道理,但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右臂血压通常比左臂高5~10毫米汞柱,这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是因为人体左右上臂血管解剖结构存在差异。但若双臂血压差>20毫米汞柱,可能提示一侧血管存在大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或先天性血管畸形。所以,新发高血压或血压波动大时,应同时测双臂,之后以较高一侧为监测臂。

注 意

每半年复查一次,若差值持续扩大或伴随头晕、肢体无力等症状,需要立即就医。

06

血压正常就能停药吗?

在临床上,血压达标后擅自停药的患者并不少见,一些患者甚至在数月后诱发心梗、突发脑出血。高血压之所以被称为“无声杀手”,自然有其可怕之处。在高血压治疗原则中,至关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规范用药。

长期服用降压药后突然停药,会使血管因失去药物保护而急剧收缩,导致血压“报复性反弹”。这种骤升骤降的波动比持续高血压更危险,会加速动脉硬化,增加血管破裂风险;加重心脏负担,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脑出血;因药物敏感性下降,使后续治疗难度加大。

注 意

停药需要基础病控制良好,且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量,同时密切监测血压。

07

血压越低越好吗?

血压并非降得越低越好,过度降压可能触发“J型曲线”风险,反而危害健康。

血压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呈“J型曲线”关系。血压过低时可能导致脑供血不足,引发头晕、跌倒,甚至增加心肌缺血、肾功能损伤风险,尤其是老年患者要注意,糖尿病、冠心病患者风险更高。

注 意

血压控制要适度,控制在120~139/70~89毫米汞柱的安全区间。

08

每次测血压都要记录吗?

每天认真测血压却从不记录数据,就诊时只能说出“大概正常”或“有点高”,这样的患者有很多。说实话,没有记录的血压监测,等于白测!

识别“晨峰高血压”或“夜间高血压”、对比服药前后的数据变化、对持续升高或骤降的紧急干预……这些都需要通过血压数值记录找到关键信息。

注 意

建立“血压日记”,认真记录每一次测量时间、数值、用药情况及症状。

09

运动后血压高

是不是很危险?

有些患者发现运动后血压“爆表”,第一反应是“完了,血管要爆了”,担心心脏超负荷。其实,运动时因为肌肉急需更多能量,人体会启动“应急”模式——心跳加快、血管收缩、激素分泌增加,进而引发血压升高。健康人运动时收缩压可升到200毫米汞柱以上,这是正常生理反应。

注 意

高血压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可选择快走、慢跑、游泳等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10

血压计袖带是不是

勒得越紧越好?

测血压时,袖带通过压迫动脉来阻断血流,再根据充气放气过程中的振动波来测量血压。袖带勒得过紧,可能导致测量不准确。正确操作时,袖带下缘应距肘窝2~3厘米,松紧以能塞入1~2指为宜。

注 意

肥胖者需使用加长袖带,儿童要使用专用袖带。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世界高血压日|测量血压的“坑”,你踩过几个?》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南非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健康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