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8 11:20 阅读量:3.9万+
华人号:阿德生活走进任何一家超市,你很难不注意到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高蛋白”产品:从薯片到巧克力棒,从酸奶到瓶装水,蛋白质似乎已成为食品行业的新宠。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也引发了营养专家对“蛋白质强化”食品实际价值的讨论。
蛋白质:从健身房到日常餐桌
近年来,蛋白质因其与肌肉增长、体重管理和食欲控制之间的关联而备受推崇。澳大利亚营养师苏西·伯雷尔(Susie Burrell)指出:“蛋白质对维持代谢健康和肌肉质量至关重要,尤其是对30岁以上的女性而言。”随着围绝经期健康话题的升温,蛋白质摄入的优化更成为女性健康管理的关键一环。
然而,数据显示,尽管大多数澳大利亚人已通过日常饮食摄入足量蛋白质,食品厂商仍在不断推出“高蛋白”版本的传统产品,从饼干到冰沙,甚至快餐品牌也纷纷加入这场“蛋白质竞赛”。
快餐巨头的“蛋白质转型”
赛百味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营销总监罗迪卡·提泰卡(Rodica Titeica)表示,蛋白质已成为年轻消费者选择食物的核心因素之一。“我们的新款招牌鸡肉凯撒卷含34克蛋白质,一餐即可满足女性每日推荐摄入量的一半以上。”赛百味的市场研究显示,Z世代和千禧一代消费者将蛋白质与口味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天然 vs. 添加:营养师敲响警钟
尽管高蛋白食品风靡市场,伯雷尔提醒消费者警惕“超加工”蛋白质产品。“天然来源的蛋白质,如瘦肉、鸡蛋、豆类和乳制品,永远是首选。许多强化蛋白质的零食实则是高热量、低营养的‘伪健康’食品。”她特别指出,蛋白质摄入并非越多越好,过量摄入(超过每公斤体重2克)可能对肾脏造成负担。
科学建议:如何合理摄入蛋白质?
伯雷尔建议,成年女性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达到每公斤体重1.4-1.6克(约100-120克),但需通过均衡饮食实现,而非依赖加工食品。她强调:“一碗希腊酸奶比‘高蛋白’布丁更有价值,一块鸡胸肉也比蛋白质薯片更值得选择。”
结语:理性看待“蛋白质狂热”
蛋白质的崛起无疑是现代营养学的一大胜利,但消费者仍需擦亮双眼,区分营销噱头与真实需求。在超市货架前,不妨多看一眼成分表:真正的健康,或许藏在最简单的食材中。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