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英拉又一案落锤!归乡路又近了?

泰国头条新闻社讯 牵动泰国政坛已十几年的案件,终于于2025年5月22日一棒钉锤。泰国最高行政法院作出重要裁定,撤销此前财政部要求前总理英拉就大米质押项目整体损失357亿泰铢全额赔偿的命令,但判决英拉仍需为其中“政府对政府”(G2G)销售环节的损失承担50%赔偿责任,金额高达100.2886亿泰铢。

大米质押项目曾是英拉政府2011年上台后推出的标志性民生政策,旨在通过高于市场价的方式收购农民稻谷,保障农民收入、刺激农村经济。初衷虽好,但由于缺乏有效监管、政策设计漏洞频出,加上贪腐问题暗流涌动,最终酿成国家财政巨额亏损。

而正是这项政策,最终也成为英拉政治生涯的“催命符”。军方、反对派长期以来将大米案作为清算英拉政府的政治工具,2014年政变爆发,英拉被罢黜,随即面临司法追责与政治围剿,不得不于2017年出逃海外,流亡迪拜。

“大米质押”项目争议焦点之一,即是涉及“政府对政府”(G2G)大米出口销售环节。国家反贪委员会(NACC)与审计署早在项目执行期间便多次发出警告,指出该环节疑似存在虚假合同、利益输送与官商勾结问题,但英拉政府未及时采取措施制止。

最终调查发现,仅G2G销售环节就给国家造成200.5772亿泰铢的直接损失。法院判决指出,英拉作为时任总理,负有监督政府行政行为的职责,却未依法履职,纵容渎职,构成严重失职,必须依法承担50%赔偿责任。

英拉“大米质押”项目时间线回顾

2011年8月23日

英拉在国会宣布“大米典押计划”为政府16项紧急政策之一

2011年10月7日

政府启动“不限数量、全量收购”的大米典押计划,收购价远高于市场价。同日,国家反腐败委员会致函政府,提醒政府注意腐败问题,并建议将该政策改为大米价格保障计划

2012年4月30日

国家反腐败委员会再次致函警告政府

2012年10月

新政党领袖及反腐败组织负责人瓦隆三次向国家反腐败委员会提交请愿书要求调查大米典押计划

2012年25-27日

反对派领袖阿披实带领译员针对“大米典押计划”提出不信任辩论动议

2012年12月4日

国家反腐败委员会成立调查小组对相关事实进行调查

2013年6月5日

瓦隆向国家反腐败委员会举报2011-2012年度大米库存处理问题

2013年6月10日

内阁通过“大米典押计划”并划拨预算总额不超过5000亿泰铢,但实际支出却超出1800亿泰铢

2014年1月28日

国家反腐败委员会成立专案小组调查时任总理的英拉,仅用时21天就完成对其的指控

2014年5月7日

宪法法院裁定英拉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长一职职位调动中涉嫌滥用职权,依法解除其总理职务

2014年5月8日

国家反腐败委员会一致通过决议,认定英拉在“大米典押计划”中涉嫌渎职,并提交至参议院审议弹劾

2014年5月22日

国家维稳委员会发动政变接管政权

2014年7月17日

国家反腐败委员会再次一致通过决议,认定英拉未及时阻止“大米典押计划”中所造成的损失,涉嫌渎职

2015年1月23日

最高检察院决定对英拉提起诉讼。同日,国家立法议会以190票赞成、18票反对的投票表决结果决议弹劾英拉,并禁止其在五年内从政

2015年2月12日

国家反腐败委员会致函财政部,要求向英拉追讨“大米典押计划”中所造成的损失

2015年2月19日

最高检察院向最高法院政治职位案件法庭提起公诉,认为英拉涉嫌违反《刑法》第157条和《反腐败法》第123条第1款相关规定,渎职罪名成立,最高可判处10年有期徒刑

2015年3月19日

最高法院受理案件

2015年5月19日

最高法院首次开庭审理案件,英拉全程出庭受审,共计21次庭审,后扩展至26次。之后,英拉缴纳3000万泰铢获得保释。

2015年9月29日

英拉控告最高检察院滥用职权,刑事法院驳回上诉

2016年1月15日

首次对证人进行问询

2016年5月13日

英拉起诉大米典押计划民事赔偿调查委员会主席吉拉柴

2016年10月13日

时任财政部长下令要求英拉在30日内赔偿“大米典押计划”所造成的损失357.17亿泰铢

2016年11月23日

英拉以非法设立赔偿责任调查委员会为由起诉时任总理巴育,要求其赔偿1亿泰铢

2017年1月26日

中央行政法院受理英拉请求撤销357.17亿赔偿命令,但驳回暂缓执行的请求

2017年6月29日

英拉请求最高法院前往红统府稻米厂勘查现场,法院驳回

2017年7月7日

英拉请求宪法法院审查新法院程序法是否违宪,法院驳回

2017年7月19日

英拉第二次请求暂缓执行

2017年7月21日

对相关证人进行最后一轮问询

2017年7月26日

英拉12个银行账户遭冻结

2017年8月1日

英拉向最高法院口头陈述案情,发言稿共19页,涉及6大要点

2017年8月25日

英拉称病缺席终审。法院签发逮捕令,随后传出其已出境

2017年9月27日

法院以缺席判决以及渎职等罪名判处英拉5年徒刑,不得缓刑

2021年4月2日

中央行政法院暂时撤销财政部要求赔偿的命令,理由为缺乏明确证据,暂停强制执行。财政部随后提出上诉。

2024年5月6日

时任商务部长普坦现场试吃尘封10年的典押稻米,以证明其品质,回应外界质疑

2025年5月22日

最高行政法院就英拉是否需赔偿“大米典押计划”损失357.17亿泰铢进行裁决,最终判决英拉需要偿还100亿泰铢的赔偿。

英拉涉四起案件悉数结案

时至今日,“大米质押”项目案件尘埃落定,英拉所涉多起法律案件亦已全部结案。2024年3月,泰国最高法院裁定英拉在2013年批准的“泰国2020路演”项目中未违反相关规定,撤销对其的所有指控,并解除逮捕令。

此前在2023年12月,泰国最高法院也裁定英拉在2011年调动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长一案中,其行为属于正常行政决定,未构成滥用职权,相关指控被撤销。

此外,针对英拉在2013年政府基础设施补偿项目中的管理责任,法院于2024年3月判定其未违反规定,撤销了相关指控。

案件告结,是否意味着英拉就此可以回国?

表面上,英拉所面临的法律案件如今已悉数结案,横亘于她与故土之间的“司法高墙”似乎已然倒塌,返泰之路仿佛近在咫尺。然而,泰国政坛素以复杂著称,几纸判决难解权力纠葛,现实博弈从不止于法律文本。

其一,尽管案件宣判已成定局,英拉因2017年缺席判决所获5年刑期仍在法律效力期内。即便当前政治氛围有所松动,若无王室或政府赦免,这道“刑责门槛”依旧不可逾越。

其二,虽为泰党现执政,表面或有条件为英拉归国铺路,但她始终是保守派、军方及反对势力心头难以拔除的“敏感刺”。尤其是在他信回国后,政坛暗涌再起,反对派警惕心骤增。英拉若贸然返泰,势必再度搅动权力格局,打破脆弱平衡,政局风险陡增。

如泰国政界一位资深分析人士所言:“若英拉希望高调归国,几无可能;若选择低调、以普通身份返乡,或尚存空间。”

案件尘埃落定,固然为英拉解开了政治命运中的部分枷锁,却远未扫清所有障碍。未来,英拉能否、何时、以何种方式回国,将继续成为牵动泰国政坛的一根敏感神经。而她能否真正走下流亡舞台,重新出现在泰国公众视野,恐怕仍需时局推演、政治算计与舆论氛围的共同催化。此刻的英拉,或许正静静伺机,等待那个真正属于她的“回归时刻”。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英拉又一案落锤!归乡路又近了?》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泰国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泰国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最新资讯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