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4 11:30 阅读量:7k+
华人号:社会万象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作为大兴安岭林区海拔最高的地方,每年夏季极易发生因雷击火引发的森林火灾。如何加强科技防火能力建设,减少森林火灾损失,成为呼中林业局关注的头等大事。该局开展“追雷行动”,强化技防建设,努力实现“雷击火不过夜”的目标。近日,中国应急管理报记者前往呼中区,一探究竟。
国家项目为其插上科技翅膀
呼中林业局防火办副主任徐志伟介绍,早在2021年3月,国家林草局“揭榜挂帅”项目——“森林雷击火防控应急科技项目”就已在该局正式启动。当年8月,呼中林业局建成国内首个雷击火综合试验基地。该基地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牵头,联合中科院电工所等单位,安装了雷击火自动监测站、全波形三维闪电定位仪、大气电场仪等雷击火感知设备。
记者了解到,目前呼中林业局已安装4台雷击火气象监测站、1台全波三维闪电定位仪和5台大气电场仪,有力提升了雷电预警能力。
4台雷击火气象监测站分布在林区,对林区气温、降水、相对湿度、风速、风向、气压、照时数、太阳总辐射等进行实时监测,也可监测地表可燃物温度、10小时时滞可燃物含水率、腐殖质温湿度等要素,为雷击火预警模型的建立提供关键参数。
全波形三维闪电定位仪是一套通过甚低频/低频信号全波形采集、电磁脉冲信号人工智能识别、波形数据同源匹配等,对雷电辐射源进行精确识别、定位的设备。该设备可实时探测定位150公里范围内的闪电信息,基本覆盖呼中林业局的管辖范围。
大气电场仪是首次在我国林区用于雷击火探测预警的。现场专家介绍,当雷暴产生时,大气电场强度不断增大,电场强度随着雷暴云电荷的积累而逐渐增加,这个变化过程约需30分钟,通过大气电场仪感知周围地区20公里范围内雷暴强度的发展活动状况,可预测是否会发生强雷暴。
对于这些设备的建成和使用,徐志伟底气十足地说:“加上原有国家基本气象站瞭望塔和卫星数据组成的雷击火探测网,呼中区已构成完善的森林雷击火感知系统。该系统探测范围覆盖大兴安岭全境,探测有效精度优于300米,与传统雷电探测相比,探测效率提升3倍左右,真正实现了人防到技防的转变。”
广泛运用多功能无人机
随着无人机技术发展愈加成熟,呼中林业局在多场景推行无人机应用。在呼中林业局的演练场,记者看到了各种型号的无人机。
呼中林业局组织操作手开展无人机现场演练。记者了解到,无人机热红外成像技术赋予了无人机“透视”功能。在火灾发生时,火源区域的温度会显著升高,热红外成像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定位高温区域,即使在浓烟弥漫、光线昏暗的环境下,也能轻松找到火源位置。通过对热红外图像进行持续监测,可实时了解火势蔓延方向和速度,为一线指挥员制定灭火策略提供关键依据。目前,该局12个瞭望塔已配备无人机,形成立体化、多维化的林火监测网。
呼中林业局开展的无人机运载能力试验,成效显著。运载无人机具有不受地形限制、速度快等优点,特别是在高山陡角的火灾现场,运载无人机集大载重、长航程、强信号、高智能等性能于一身,能克服地形和天气限制,解决通达性差、运力不足、高成本和低时效等问题,迅速输送扑火物资、机具、给养、油料等,从而提高行进速度、灭火效率。
系留无人机则提高了保障空中照明的能力。经实地测试,系留无人机可长时间滞空悬停,通过地面电源持续供电,为夜间火场提供照明,还可搭载中继,为火场提供通信保障。系留无人机的夜视功能可呈现更清晰准确的画面信息,保障夜间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为火场指挥扑救提供科技保障。
多种综合应用手段效果显著
近年来,呼中林业局在扑救林火中,广泛运用便携式卫星通信设备。在火灾现场,无人机能够借助卫星便携站,实时回传拍摄的高清画面,使得前方指挥部和指挥中心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掌握火灾发展态势、地形情况等一系列关键信息。
据悉,火场前方指挥部通过“无人机+应急指挥通信车+卫星地面便携站”,可将火场视频图像实时回传至指挥部,初步实现火场前方指挥部、区防指、地区防指三级全过程、可视化指挥。
在采访中,记者获悉,近年来,呼中林业局积极探索直升机吊运水罐试验,并已将其应用于火场实战。火灾发生后,地面队伍快速开设水罐投放场地,直升机吊运水罐投放至场地,地面队伍架设水泵、铺设水带,精准实施以水灭火作业。
在视频资料中,记者看到,该局组建六架AT802飞机机群,从加格达奇嘎仙机场起飞,跟进飞行至呼中林业局演练场。机队通过地面沟通、火场侦察等方式,持续探索拓展防灭火的新方法,逐步实现由以往传统的、较为单一的扑火方式向多元化扑火方式转变。
记者获悉,从2024年以来,“追雷行动”已准确捕捉到了两场雷击火,切实做到了早发现、早行动、早扑救。以往需要漫山寻找的落雷区如今变得无处遁形,技防手段也使得灭火作战能力不断提升。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