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0 14:17 阅读量:1.6万+
华人号:中华儿女4月30日上午
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颁奖仪式
在京举行
在获奖者中
有一批青年技能人才
他们以匠心铸就时代辉煌
以汗水描绘青春荣光
做“钢铁上的精巧雕刻师”
2024年4月
在国家集训队中经历11轮考核后
龙伟杰终于以第一名的成绩
拿到数控铣项目正选选手资格
在进行集训冲刺的时候
龙伟杰遇到了零件工艺变形的问题
反反复复实验了多次
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那时候龙伟杰一度怀疑自己的能力
而教练一直在身边帮助他
不断尝试
寻找解决方法
从早上8点一直加工到第二天凌晨4点
再从早上8点继续加工到下一天凌晨
经过一步一步试错
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
在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
项目难度明显增加
龙伟杰克服身体不适和心理压力
迎难而上
最终将精度控制在了±0.002毫米
远超比赛要求
斩获数控铣项目的金牌
在2025年1月16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
“技能成才 技能报国”中外记者见面会上
龙伟杰说
“这枚金牌的荣誉不只属于我个人
在我身后
还有成百上千和我技能水平不相上下的
师兄师弟们
他们遍布于各个机械加工领域
在全国
还有千千万万青年技能人才
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这是我们技能成才
技能报国的最好时代!”
贡献着不可或缺的力量
“一架飞机的蒙皮
现在
已经成长为铆装钳工
首席操作技师的冯攀龙
不仅传承了老一辈的工匠精神
还在技术创新上闯出一片天地
他潜心钻研
攻克了歼-20机型某区域闭角区域引孔
某机型“台阶孔”终孔加工等多项技术难题
独创了特殊区域管路套筒安装法
缘条高锁取出法等多项绝技绝活
大幅提高部件安装效率与合格率
一次安装合格率达到100%
在各型号飞机研制中
他牵头完成技术攻关
和设计实验课题10项
多次带队完成重要设计更改执行任务
冯攀龙是一个普通的飞机铆装钳工
2005年夏
江西某焊接车间里
18岁的刘青正跪在60℃的钢板上
苦练仰焊
焊枪喷出的蓝焰灼烤面颊
汗水浸透工装
工段长在第三次路过时
终于忍不住开口劝她
——焊接岗位辛苦
要不要考虑换到空置的机管员岗位?
“您看这焊
像不像奶奶缝的百褶裙?”
刘青这样回答
她摘下面罩
被汗浸湿的刘海下
眼睛亮得像淬过火的钢
她经手的钢板接缝处
鱼鳞纹均匀密布
在阳光下泛着银光
这是她连续三个月加练的成果
——下班后
她用废钢板反复练习不同角度焊接
自己膝盖处的布料早已磨破
焊缝总长可绕北京五环三圈
探伤合格率达99.5%
凭借近乎偏执的严谨
她首创“定制化焊接”技术
将电流、电压等参数精确至个位数
如同为钢铁“量体裁衣”
这种在极限中抠细节的作风
在雅万高铁建设中更显锋芒
她带领团队攻克印尼地震带难题
最终现场焊接质量远高于设计标准
刘青也毫无保留地
将自己过硬的技术
负责的态度
以及参与数以百计重大工程的实操经验
传授给班组同志
在刘青的悉心教导下
多名青年成长为青年岗位能手
她带领团队创下多项工程焊接
零缺陷的行业奇迹
跨越“一粒芝麻”的距离
江苏金陵机械制造总厂专业
技术员张雯集用了三年
这名“90后”青年
历经磨炼已成为单位的首席技师
主要负责飞机“大脑”航电系统的
精细调试和性能修复
“就像给飞机做脑外科手术”
来工厂报到时
操作台上的元器件便吸引了张雯集
老师傅熟练地焊接
让故障装备迅速“复活”
令他敬佩不已
也激起了一个年轻人内心的渴望
于是
他边学理论边练焊接
笔记记了厚厚一本
焊接技巧的熟练度与日俱增
“绝活儿”的练就
来自“日拱一卒”的自我锤炼
某型装备的微波模块故障
由于电路板集成度高
故障元器件体积接近芝麻粒大小
焊接更换需要在不到0.35mm的焊盘上
完成“夹取、定位、熔锡、放置”等操作
且必须在4秒内完成
稍有不慎
就会导致电路板报废
面对这一行业性难题
张雯集找了两个培养皿练习
在几个月的时间里
他每天练习上千次夹取
手指经常磨破
甚至有时短暂失去触觉
最终形成肌肉记忆
把夹取变成本能操作
熟练掌握了定位、熔锡、放置的要领
一举解决了该型微波模块的修理难题
张雯集在提升个人修理技术时
也构筑起多型雷达TR组件
及微波模块修理保障能力
历经近10年攻克10余种“卡脖子”难题
他和同事们建成系统内
首条TR组件批量修理线
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保障了雷达状态
守护着领空安全
提升了作战贡献率
近日
张雯集获得2025年度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他表示
作为“不穿军装的军人
不扛钢枪的战士”
自己将以实际行动
诠释航修人的责任与担当
努力为新质战斗力生成贡献更多力量
镌刻下新时代工匠的印记
他,手持焊枪
在飞溅的焊花中
淬炼出精湛技艺
他,以青春之名
在“大国建造”的征程中
镌刻下新时代工匠的印记
他就是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焊工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首席技师
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高磊
将时光的指针拨回到2014年
彼时年仅16岁的高磊
从家乡巴彦淖尔市
来到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校
就读焊接技术应用专业
正式拿起焊枪
迈入电焊领域
10年间
高磊每天的焊接操作
从清晨延续到夜晚11点甚至凌晨1—2点
工作服被汗水一遍又一遍地浸透
手上、胳膊上、脖颈
遍布着被上千度焊渣烫出的水泡
有的伤口因高温及汗水浸泡
造成了感染、溃烂
留下了特殊“功勋章”
兰州柴家峡黄河大桥
——这座国内半径最小
跨度最大的“S”形曲线斜拉桥
全桥15000吨钢结构箱梁跨中合拢
是极具挑战性的地标性建筑
在焊接过程中
检测发现桥梁箱体内部
顶板仰焊位置有焊缝缺陷
必须返修
高磊主动请缨
大胆采用碳弧气刨工艺清理焊缝根部
匹配精准的焊接工艺完成任务
12小时以上的连续作业
高磊咬着牙坚持下来
极限挑战换来的
是返修焊缝均为一级全熔透焊缝
一次合格率为99.5%
该项目被评为“全国优秀焊接工程奖”
入选2022年“大国建造”
凭借“技能改变命运”的信念
高磊一路披荆斩棘
在“大国建造”的舞台上
高磊同样挺膺担当
挑最重的担子
啃最难啃的骨头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这是高磊的青春宣言
更是他扎根焊接一线的初心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