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0 11:52 阅读量:2.4万+
华人号:文化在线作者:陈文军
五月皖江,如一幅灵动的水墨画卷徐徐展开。晨雾轻笼垂柳,碧波映照佳人倩影,《对花》笛声穿雾而来,新安古渡边,严凤英长子王小亚踏浪而至,衣袂飘飘,徽腔余韵绕梁。
晨曦中的追忆
安庆菱湖畔,严凤英汉白玉雕像亭亭玉立,水袖轻垂,恰似《天仙配》中七仙女下凡的一抹惊鸿。湖畔鸟鸣与晨练者的脚步声交织,仿佛奏响了一曲跨越时空的交响乐。
王小亚轻轻抚摸着母亲遗下的工尺谱手稿,泛黄纸页上的斑驳墨迹,无不彰显出当年唱腔斟酌之功。“这些手稿藏着黄梅戏的灵魂。”他指尖停驻在反复修改的唱词上,“母亲常说,唱戏如做人,每个音符都要对得起观众,对得起良心。”
记忆回溯至那个风雨如晦的夜晚,年轻的严凤英在乡村草台演出。即便台下仅有零星观众,她仍全情投入,让风雨中的舞台绽放璀璨光芒。这一幕深深刻在王小亚心中,成为他艺术追求的永恒动力。
童年的桂花树下,严凤英常抱着年幼的王小亚,在如水月光中哼唱黄梅调。那些静谧的夜晚,母亲的歌声如同种子,在孩子心田埋下了对黄梅戏的深情与敬畏。
破茧成蝶:泥土里绽放的白玉兰
1945年,15岁的严鸿六(严凤英原名)在祠堂演唱《二龙山》,一句“唱的是人间真情,犯了哪门子王法?”如惊雷划破封建阴霾。她被紧紧绑在老槐树下,暴雨如注,却未曾熄灭心中的火焰,放声高歌,用歌声为黄梅戏开辟出一条新生之路。这场抗争,让田间的“讨饭调”迈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下乡演出时,严凤英为一位怀揣戏曲梦却未能实现的老农妇即兴表演《打猪草》。当那熟悉而又悠扬的旋律在空气中回荡,老妇人布满岁月痕迹的脸上渐渐绽放出一朵温暖而灿烂的笑容。那一刻,严凤英深知戏曲是无数人心灵的慰藉。
1958年,毛泽东观看《打金枝》《春香闹学》后紧握严凤英的手:“严凤英的戏,唱出了人民的心声。”在接见的重要时刻,她身着一袭母亲亲手缝制的蓝布衫,简朴的衣着下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坚韧与力量。王小亚记得母亲眼中的光芒:“这是黄梅戏的荣耀,更是所有戏曲人的荣耀。”
严凤英留给子女的,不仅是《天仙配》《女驸马》等艺术瑰宝,还有“守本分、护尊严”的家风。那封写着“戏比天大,但做人要顶天立地”的家书,成为王小亚传承路上的座右铭。
薪火相传:古韵新声谱华章
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安庆师范大学课堂上,王小亚示范《天仙配》水袖动作,姿态神似母亲,却又融入独特韵味:“严派艺术的核心,是将做人的规矩融入唱腔的方圆之道。你们要唱出自己,但骨子里必须流淌黄梅戏的热血。”
夏日午后,王小亚带领学生在菱湖公园严凤英雕像前授课。他深情讲述着母亲鲜为人知的故事,以此激励学生将对艺术的热爱薪火相传。暴雨夜,他冒雨为忘词的学生补课:“母亲在草台唱戏,即便台下只有几人,也会全情投入。”学生小李感慨:“那一刻,我真正懂得了‘戏比天大’。”
如今,王小亚的学生遍布全国,不少已成为黄梅戏舞台上的中流砥柱。“如果母亲在天有灵,定会欣慰。”他眼中泛起泪光。
创新实践: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面对数字时代,王小亚展现非凡创造力。他带领广场舞大妈跳《夫妻观灯》,在抖音直播《打猪草》,策划元宇宙黄梅戏体验项目,让《牛郎织女》星河在数字穹顶绽放。
在茶园古村举办的“绿水青山带笑颜”演唱会,舞台搭建在千年古树下。观众品茗观戏,云雾缭绕中《天仙配》仿若仙境再现。直播吸引数百万观众,弹幕满是“太美了”“感动哭了”。
戴上VR眼镜,观众穿越《天仙配》天庭与七仙女共舞;全息投影的《女驸马》让观众与虚拟演员互动。“母亲若看到,定会说黄梅戏又获新生。”王小亚欣慰笑道。
心灯永续: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
严凤英故居陈列室里,泛黄排练笔记与赈灾捐款记录无声诉说着“戏比天大,义字当先”的情怀。1960年,她将演出所得全部捐给受灾群众,自己却穿着补丁戏服登台。
这份精神滋养着王小亚。他创编的“黄梅戏校园课间操”在50余所中小学推广,孩子们随着《对花》那悠扬的旋律翩翩起舞,稚嫩的歌声如同清澈的溪流,潺潺流淌,满载着对黄梅戏传承的无限希望。00后票友在抖音唱响《打猪草》,两代艺术家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在偏远山区小学里,孩子们对黄梅戏的热爱如同干涸土地对雨露的渴望。这份深情触动了王小亚,于是他毅然设立了黄梅戏兴趣班,并定期前往授课。纯真的笑脸与对艺术的渴望,让他坚信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无穷无尽。
“母亲说,黄梅戏是活在人间的艺术。”王小亚指着戏服,“现在,它活在课间、广场舞里,活在元宇宙星空之下。”
尾声:永不谢幕的乡音
暮色中的振风塔俯瞰长江,江轮汽笛与丝竹声交织。严凤英故居内,全息投影的《天仙配》与草台班的记忆在数字基因中重生。王小亚轻抚母亲栽种的丹桂,《游鹊桥》旋律在心底低吟:“好戏,何曾有真正的终场?”
严凤英虽已羽化登仙,她的天籁之声依然浸润着宜城早点铺的晨雾,缠绕学堂银杏的枝叶,应和长江潮汐的节拍。这株生于阡陌的紫云英,正以当代韵律续写千年传奇。王小亚,这位宗派嫡传,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经纬间翩然起舞,让黄梅清芬永驻人间——罗岭青石板雕镂采茶调的平仄,皖河碧波浸润花腔的涟漪,黄梅天籁已熔铸成皖山皖水不息的脉动。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