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31 01:49 阅读量:3k+
华人号:旅埃华人人类历史上的战争大部分的目的都是对资源的争夺,特别是对土地,粮食和水资源的争夺的次数最多,毕竟人类离开了这三种资源,都无法正常的生存。而土地和粮食这两种资源是“静态”的,对方不来抢,自然也拿不走。但是水资源是“动态”的,遵循着“水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而河流就是水资源动态流动的一个实体。如果上游国家和地区不及时利用水,剩余的水资源自然会流入到下游国家的控制范围内。但是每到干旱的季节,上游国家为了保证自己的生产生活用水,可能把所有的水资源都用修建水库,修建大坝等方法留在自己的境内,而下游国家却一滴水都得不到。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下游国家为了自身的生存,用武力迫使上游国家放水,这显然不利于国家间的稳定。当然各国之间水资源的纠纷一般都发生在国际河流沿岸(就是一条河流流经了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
特别是进入现代社会,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国际河流沿岸国家和地区为了和平解决水资源的问题,纷纷聚在一起商量河水该怎么分配?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著名的两大河流分水协议:印度河水协议和尼罗河水协议。
印度河水协议
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穿过喜马拉雅山脉后进入巴基斯坦,最后注入印度洋(印度河的主河道是没有流经印度),印度河有许许多多的支流,这些支流大部分都发源于喀喇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之上,水源都非常的充足。在1947年8月之前印度河沿岸的居民可以和平地利用水源在土地上种植农作物,而不受外界因素的制约,印度河沿岸也是南亚次大陆上最为著名的“粮仓”。但自从英属印度解体,人为地被分成了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国际上被称为“印巴分治”。
当时两国的分界线的划定者未能考虑到印度河流域原有的灌溉系统,简单粗暴地把印度河灌溉系统给割裂开了:印度河的主要水源地旁遮普邦和喜马偕尔邦归印度管理,而下游的大量灌溉系统却属于巴基斯坦。而旁遮普邦是重要的粮食基地,对水源的需求也特别的大,掌握着水源印度自然要先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下游的巴基斯坦开始担心“无水可用”。从这时候开始,印度和巴基斯坦对印度河河水的使用开始产生了矛盾和冲突。
在分治后,虽然印度许诺巴基斯坦不会对其采取断流的行动,巴方也答应尽快寻找新的水源地,可是喜马拉雅山脉水流的走向是改变不了的,水源在印度一侧的事实依旧改变不了,双方还是争议不断。
时间到了1954年,世界银行建议印度河东部的苏特莱杰河,拉维河以及比亚斯河这三条河流的水资源由印度调配使用,印度河西部的杰卢姆河和奇纳布河(包括印度河)的河水归巴基斯坦使用。在经过长达6年的谈判,《印度河水域条约》在1960年9月19日正式签署生效,从此印度获得全部水量的20%,剩下的80%归巴基斯坦使用。在协议签署后的60多年间,印巴之间从未发生过因为分配不均而引发的“战争”,因此该协议条约又被称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水资源共享条约。
尼罗河水协议
尼罗河是著名的国际河流,它流经了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乌干达,肯尼亚等国家。我们都知道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埃及9000多万的人口,有4000多万都分布在尼罗河三角洲上,所以埃及严重依赖着尼罗河的水资源。在上世纪50年代末期,埃及为了更加充分地利用尼罗河的水源,打算在尼罗河在本国的上游修建一座阿斯旺高坝,但是这时候上游的国家苏丹不同意了。
苏丹是尼罗河沿线国家中流域面积最大的国家,尼罗河在苏丹的流域面积达到了190万平方公里,苏丹在尼罗河沿岸也开垦了大量的土地,是尼罗河河水除埃及外的最大使用者。经过埃及和苏丹的谈判,这两个国家在1959年签订了《尼罗河水域协定》,对全流域的尼罗河河水进行完全控制。协议里提出:允许苏丹和埃及分担尼罗河年平均的流量,具体划分到埃及有555亿立方米,苏丹的为188.5亿立方米;同时协议规定了阿斯旺高坝建成后的库容约840亿立方米(比尼罗河一年的流量还多),这也使得阿斯旺高坝得以顺利修建。
但是尼罗河是流经了多个国家的,1959年签订了《尼罗河水域协定》完全忽略了其它国家的合法利益,特别是埃塞俄比亚,其境内贡献了尼罗河80%的水源,所以在埃塞俄比亚的带领下,其余其他国家在2010年发起了《尼罗河流域合作框架协议》,确保了尼罗河河水的公平使用。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