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火(上下卷)

*美国南方出版社让中文出版走向世界舞台*

内容简介:长篇小说《火》全景式地展现上世纪"特殊时期"中后期徽州农村的风貌,紧扣当时的社会背景,在歌颂劳动与劳动人民,赞美传统美德与民间文化,努力还原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生活方式和生产场面,肯定当时年轻人的自觉锻炼与不懈奋斗的基础上,运用徽州方言,讲述徽州故事、描绘徽州风景、叙写徽州风俗,塑造徽州人物,力求使之成为一部具有鲜明特色的徽州地域文学作品。初稿90万字,后修改成55万字。 

总共两百多个有名有姓的各类人物;四五十几个常常出现的人物,包括各式各样的县、公社、大队、生产队的干部、党团员、贫困户、残疾人、砖木工、窑匠、屠户、医生、民兵等等;二十几个重点人物,有解放前参加革命的县委副书记、公社党委书记(立场坚定,群众意识强),也有靠造反、背诵最高指示起家的公社干部(形左实右,遇事强调斗争),有办事比较公道的大队、生产队领导,也有为人奸诈霸道、专为自己儿子打算的基层干部,有一心为集体的老贫农,也有贪小便宜的社员,还有一些性格、表现不一的团员、民兵和社员群众。 

以回老家插队的汪嘉伟和中年农妇吴月季为男女主人公,有明暗两条主线。明线是写汪嘉伟虚心接受再教育,刻苦进行劳动锻炼,开展各类青年活动,努力争取入党再被推荐上大学,实现自己的理想;暗线写他由于劳累、迷茫、寂寞乃至苦闷和青春期的萌动,渐渐地迷恋上端庄秀丽的中年妇女吴月季,吴月季从无比震惊到宽容对待,又从被动接受到暧昧不清,后来主动帮助他创造条件,使他被推荐上大学。最后,为了汪嘉伟能顺利离开农村,实现进大学的理想,也为了自己的名声,吴月季面对歹徒的威胁,她含恨忍辱被强暴,接着逼迫无奈杀死歹徒,因触犯法律而被抓走,反映了她宽容仁爱,一切从善,为了他人不惜毁灭自己的优良品德。 

另外,还有多条虚实不一的支线、细线,如,写汪嘉伟与团员青年合力开展活动及其矛盾,与社员们的友好相处和援手帮助,参与处理社员间的不同纠纷,以及其他回乡知青与他的明争暗斗,等等,用一系列的故事,叙说"特殊时期"中后期农村里多种人物在社会活动,劳动生产,爱情婚姻各方面的盼望、追求、奋斗和挣扎,揭示人性的善与恶、形象的美与丑、行为的真与假,在人们身上的矛盾体现和不同变化。各种矛盾掺杂融合,力求上进与异样爱情,知青的成长与劳累困苦,个人理想的追求与其时生活的距离,白天的精神饱满与夜晚的心灵空虚,农村的美丽与落后,文明科学与迷信愚昧,集体的优越性与一些社员生活的贫困,生产队劳动的宏大场面与出工人多的"大呼隆",农民的传统美德与小生产者的私心杂念,基层干部的艰苦奋斗与腐化堕落,理论的学习掌握与现实的困惑不解,劳动的创造与劳动的快乐,劳动的锻炼与劳动的成果,丰收的喜悦与粮食的欠缺,文化生活的稀少与文体活动的开展,等等,均有不同的描写和表现。 

突出两大特色:一是运用徽州方言(本书现在海外出版,只能改动了一些),讲述徽州故事、描绘徽州风景、叙写徽州风俗,力求使之成为一部具有鲜明徽州地域文学的作品。二是根据当时知青的特点,穿插男主人公的日记,多角度反映其的言论与行动、内心与表象、全面与片面、真实与虚幻,力求使故事更真实,情节更生动。

第一章(内容节选)

清新芬芳扑鼻,吴月季艳丽脱俗属那香女

鲜红丰韵迷人,汪嘉伟激情难耐好这美唇

去东乡剐稻来,挑担十几里路,嘉伟迂一身酸痛,饭后就想困一觉。

嘉伟迂大名汪嘉伟,属于汪家的“嘉”字辈。哦,在安徽徽州地区歙县南乡,比如故事中的深渡区徽源公社,特别是小徽山大队这里,老早取名字很讲究。男的,大名一定按辈分来,如吴姓的“士绍永承清,正元光彩奕”,方姓的“仕良廷子尚,世李文光明”,程姓的“应文弘大兆,顺永正立元”,汪姓的“士期应时兴,大廷惟嘉庆”,胡姓的“惟光尚圣佑,元辅德庭文”,潘姓的“文继祖宗本积德,富贵荣华永万年”,等等。而取名,与辈分相连的,都是一些寓意美好的字,这在本书后头可以看出。名字是个符号,可它是人生的开端,承载了上辈人的爱心和感情,寄托着对后辈的希冀与厚望。

不过,新中国成立之后,慢慢地有了变化,大多数人家,已不按辈分来给儿孙取名,或者按辈分取的名字,只是记载于家谱中,而对外的,则是符合革命形势,响当当的名字。

当然,之上所讲的是男性大名,老早那时候,主要是族谱上写,开祠堂叫,新中国成立之后,是户口登记用,工分簿上写,还有购粮证、结婚证、屠宰税发票、会议录,等等,要用到大名。而平常日子,不少人有外号。有的人家,心疼小小孩,宝贝一样,就叫名字中的一个字,或重叠叫着一个字,成了小名,那语义亲切,感情深沉,如叫“方李徽”为“徽”,叫汪嘉伟为“伟伟”;有的人家,怕小小孩多灾多病,长不大、长不好,更怕阎王派小鬼,来抓走灵魂,就寄名禅门,藉佛保佑,不但有叫“和尚”的,甚至叫男的为“尼姑”,像大队革委会副主任兼民兵营长方李光,从小到大,就被人叫着“尼姑”;有的干脆取贱名, 叫阿猫、阿狗、小牛、小马等,像这些动物一样,好养吧。以上几种情况,都是被家里长辈叫出来的。有的外号,是生活中形成的,如,对老年“老某公”、“老某某”等;对外貌、性格、爱好、身体残缺,甚至某一件事、某一回讲笑嬉,有特点的,也能被叫出外号。

特别要提到的是,多少年来,皖南歙县南乡有个习惯,把教书的,看病的,和搞账一类的文化人,以及一些有威望的乡绅、村官都称为“先生”,如有名气的,则简称为“某某先”。像这时候的潘荣生是大队书记,就叫他“荣生先”;而名气大又年事高的,更尊称为“老某先”,像这合作商店负责人吴清德,本村人,小时候就在这店里学生意,大了给人家管账,新中国成立之后,当会计,公私合营时当上负责人,人们叫他“清德先”,前几年他过了五十岁,不晓得哪一个顶早开口,叫他“老德先”,也就传开了。

这样,男人的外号有褒有贬,也有中性的。

至于女的,大多带有“英”“红”“花”“香”“娟”“兰”“仙”“娣”“珠”等字。做姑娘的少有外号,难听,不仅她自家不给人家叫,家里老子姆也反对。姑娘大了要嫁人,给人家叫外号,哪一个都不肯的。在老早,女人出嫁以后,年轻一点的,名字尚有人知道,之后年纪渐大渐老,被人称呼的,便是跟着老公的名字,连缀上嫂、婶、姆、孃等字了,到了顶后,场面上,就是称之“某某氏”了。“孃”字特别讲一下,土话叫“ràng”,跟“娘”的读音不一样,比“姆”、“娘”,还要长一辈的。新中国成立之后,情况改变,嫂娘被叫名字的多了,叫出外号的也有。

嘉伟迂这外号的由来,与其家教和性格有关。多少代来,汪家秉承八字家训,就是“与人为善,与世无争”。汪嘉伟开始懂事时,他的爷,多回跟他讲家训,要他这样去做。那内涵,虽不太理解,可他认为,“做善事”跟“学雷锋,做好事”差不多,“无争”是要做一个有礼貌的人,不要跟人家相争吵架,就是有了矛盾,发生冲突,也让让人家算了。进小学后,他老子,对他进行“三老”教育,要他“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他自然听话,遵照执行。汪嘉伟学习认真,不但语文课文几乎全背下来,连算术的不少段落,也背得滚瓜烂熟,那成绩自然优秀。日日朝朝练毛笔字,他在黄表纸上写,端端正正,一笔都不马虎,小学四年级时,那毛笔字相当不错了。少先队中队长、副大队长,他当了多年。为人老实,工作负责,别的同学们,到他那里背书,错一个字都不行;扫地擦桌,有一点不干净,要人家重来。人家讲他,甚至骂他,他从不回嘴,有时笑笑了事。这样一来,有同学就送他一个外号,“嘉伟迂”,叫遍全学堂、全村。“迂”,本有迂腐之意,指人拘泥守旧,不合新时尚。而嘉伟迂的“迂”,或太老实,认真负责,不会通融;或一门心思,钻进去,退不出来;或逆来顺受,不跟人家争吵。他之所以这样,恐怕与“与世无争”的家训有关,家族的传承,对他的性格,应该是有影响的。他外出几年念中学,前年回乡插队以后,就是当了大队团支书,还有不少人这样叫他,他一般不答应,可也不曾反对过。更因出身是中农,成分高点,常有自卑感,想的是,听人家叫吧,不能跟人家争吵,不能得罪任何一个人。

从昨天下午到今天上午,嘉伟迂都跟吴月季在一起,真的很兴奋。想起这一些,他又困不着了。

歙县的土话很有特色,既有古代山民的口语,又有中原地区带来的古汉语,还有邻近的吴越方言的影响,或夹杂在一起,或有了变化。像人称,就富有古义,第一人称叫“卬”(áng),有的变音成“ā”或“ǎn”;第二人称叫“尔”,变音为“ng”;第三人称叫“伊”,变音为“gèi”或“dì”。为免除读者阅读的拗口与不便,本书把人称大众化处理,即“俺”,“你”,“他”。另外,有些常用的词语,或与古汉语一脉相承,至今普遍使用,或生动有趣,含义特殊,下文如有出现,而意思不太明显的,就随时解析,麻烦读者诸君,稍加注意。

前天,队长汪惟茂(人称茂师)对嘉伟迂讲,你们一组,要去东乡剐稻了,六个人,你派工,管理好。本组组长是汪廷贵,打砖做瓦是一把好手,常被外地请去做事,人称老砖坯,两个月前,他又去了绩溪县的一个窑场。之后,分到各组做的事,茂师就叫上嘉伟迂,由他临时临负责一下。

去东乡做事,老倌汪廷喜是必叫的。那东乡一带,新中国成立以前,流行血吸虫病,所以人口减少,曾经荒了不少田地。山这边,徽源几个村的人家,就去那里买便宜的田地,像汪廷喜,擅长烧煤灰,就是用石煤烧石灰,积了点钞票,赶快去买了两亩水田四斗旱地,可莫种几年,解放了,那东乡的田地,反成了他家高评成分的依据,划为了中农。公社化时,一大二公,吃大食堂,许多人认为,就要共产主义了,少种些田地,也有得吃,就不要东乡的田地了,给当地的大队、生产队吧。村里几个队,都这样做了,唯有汪廷喜死活不同意,讲,田地是务农的根本,不能丢,就要种。当他再赶去东乡时,对方生产队,已把收回的田地种上了。他千讲万讲,才要回了三坵水田,共一亩二分。真古怪,他原先四十多岁,这时候快六十岁了,每年春上,要提前一日,他牵只牛,到东乡搞田,犁、耙、耖一个人来,第二天,人家挑秧去,他一起种了再回头。种的早中稻,管水是托了那本地人,零碎(家具、农具等)也存放其家中,一年给几块洋。耘田、下肥,他一个人去,而剐稻,必定有他一个,不叫他不行的。他总是记着东乡的田地,不晓得什么时候,“东乡老倌”的外号就叫开了,之后,大家嫌四个字长了,就干脆叫“老倌”。久而久之,他也默认,也应答的。

通知老倌时,方世炎经过,他听见了,非去不可,嘉伟迂不能不答应。这人鬼头鬼脑,为人促狭,别看人长得瘦削削,总想到外头打野食吃,外号“世炎鬼”。

再叫小法。他大名吴元法,生来瘦小,“小法”被叫出了名。他老子吴正东,在外头烧窑,肺结核严重,几年前大吐血,呛死了,留下他的奶清孝孃、姆妈正东嫂、两个弟元泳、元潮,老弱病残,家里很穷。他才十六岁,可肯吃苦,有工分的事,嘉伟迂就想到了他。

还叫了堂哥汪嘉旺。他从小胖呆呆,小名“大呆”,他的老婆江春花自然成了“大呆嫂”。他是木匠,正好要去帮人家做事,大呆嫂讲让她去吧。有个女的,索性再叫一个,就跟方凤瑛讲了;去两个女的,也有个伴吧。下午三点半动身时,凤瑛莫到,代替她的,是吴月季。

有了吴月季,嘉伟迂一路上讲讲笑笑,讲不出的兴奋。出村,朝东北走,进小坞,上前山,回转西南方,走山降,翻山坳,到紫金山,往西去东乡,往北是绩溪地界。下岭几里路,有人家的,转进一个山湾里,来到那三坵小田,天已昏暗。开始剐稻后,反而慢慢亮些,大半个月亮老高了。全部收拾好,十一点多钟,大家坐在人家墙脚下,靠着稻草休息。各人端出半夜餐,有菜馃、豆黄馃、番芋等,嘉伟迂是买了一斤饼干,互相交换着吃,接着都困着了。后来,是小法把嘉伟迂叫醒的,讲世炎鬼和大呆嫂已走了好一歇。天亮还早,可挑粮食要集体行动,顶起码得两人一组。老倌讲,俺和小法一老一小,在后头要慢些;伟伟你和月季一组,上前吧,看看能不能赶上他们两个;到岭头亭等,一起下山。

进村天微微亮,称了谷担,嘉伟迂也有一百一十三斤。剐稻工分不多,一亩田三十分工,一亩二分田,三十六分,每人六分。挑工一百斤十分工,总算起来,他有了十七点三分工;一个下午,加一夜,不少啦。

嘉伟迂生在小徽山,长在小徽山,原本是农业户口。老子汪惟昌,在县城工作,是徽州粮站的副站长。十年前,他的姆妈生病,不幸去世。按政策规定,丧妻的,可以带一个子女,把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这样,老子就把他,随迁在身边,并让他进了徽州中学,上了一年初三后,学校里试办高中,他被推荐上了,又进了两年。

高中阶段,他积极要求上进,带头学习雷锋,不断寻好事做。 “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毛主席的伟大号召一发出,就主动买来《共产党宣言》等六本书,啃起马列主义的原著,并写了几篇心得体会,得到政治老师的赞赏,轰动全校。恢复校团委后,他很快被发展为团员,多回被评为五好学生。

1972年春,高中毕业,他必须下乡插队,原来定在黄山脚下。老子考虑到他体质差,人消瘦,插队地点苦,生活习惯不一样,而老家有爷和姐,于是就寻关系,要照顾,让他回了小徽山插队。

过了几年的县城生活,嘉伟迂虽然开了眼界,可原本就循规蹈矩的他,迂心不改,迂性照旧。到了农村,他的政治热情特别高涨,对一切政策指示、公开报道及内部传达,坚信不疑,积极紧跟。报刊上、广播里,经常宣传先进知青事迹,他以此为榜样,也想成为这样的人。待人处事,他温和谦虚,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百姓疾苦,经常帮人做事。他心中有数,家里成分是中农,自家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必须比贫农子弟多!所以,接受队里的派工,任何事都做,体质差也不叫苦,越是艰苦,越认为是对自家的考验。

刚来农村的几个月,嘉伟迂豪情满怀,热血沸腾。日里艰苦的劳动,他坚持下来了;夜里浑身酸痛,使他的心慢慢冷了下来;自从姐出嫁、爷去世后,漆黑的夜里,他更感寂寞难熬。开会,或去记工分,或在别人家嬉,他算是比较开朗的,而回到家里,黑暗和清冷,包围着一个寡人,钻进的被窠,也是冰冷冰冷,毫无生气。有时候,在床上翻来覆去的,他也产生一些奇怪的想法:表决心时,都讲在农村里,要好好改造自家,经过艰苦劳动的磨炼,做到脱胎换骨。可就算家庭成分高点,是中农,自家却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从小学到中学,接受的都是革命思想的教育,再要改造什么,真也讲不清。当然,心底的想法,不能跟外人讲,连日记上都不写半句。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刚到队里做事,他的工分定额为八成,下半年群众复议,都讲他不错,改为八成半。去年是九成,今年理所当然,像大男子汉一样,十成,比大部分妇女还高。

平日里,他发挥自家的特长,写广播稿,出黑板报,组织青年开展学习、宣传、文娱等活动,在生产队、大队以及一些公社干部中,影响都很好。前年夏天,生产队的老出纳因病去世,队长茂师叫他去,要他暂时接过出纳事务,不曾想着,这一代理,就莫再找其他人选,他就成了队里的出纳。又几个月后,上级决定,恢复各大队的团组织,他当上了大队团支部书记……

作者简介:吴宪鸿,安徽歙县人,1954年出生。高中毕业后回乡当过农民,1977年底参加特殊时期后的首届高考,第二年春天即进入高校学习。曾任中学语文教师,县委政研室干部,乡镇领导。爱好文学,创作文艺作品多年,曾发表大量小说、散文、故事、报告文学等作品,获得各级奖项数十次。近十几年来,热衷于徽州地域文学的创作,发表100多万字的"徽州故事"和"徽州风情"散文(在《世界日报》发表100余篇);出版富含徽州元素的《故园风》、《黑石崖》和《享受阳光》三部小说,都荣获黄山市文学艺术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黄山市徽州文化研究院研究员,歙县作家协会法定代表人、主持工作的副主席兼秘书长。个人辞条被中国小说学会收进其主编的《中国小说家大辞典》。

《火(上下卷)》在巴诺书店上发行

《火(上下卷)  》在Books-A-Million上发行

《火(上下卷)》也随着亚马逊在全球发行

购买此书请关注下面链接或亚马逊搜索书名:

http://www.dwpcbooks.com/product/html/?636.html

点击下面链接可阅读本书更多精彩内容:

http://www.dixiewpublishing.com/doc/preview6272.pdf#toolbar=0

美国南方出版社简介:

“圆作者一个梦想,助作者美国出书”是美国南方出版社Dixie W Publishing Corporation,http://www.dwpcbooks.com/)的出版宗旨。美国南方出版社2006年在美国Alabama州注册成立,多年来为诸多作者出版图书,销售不断攀升,是美国出版界的后起之秀,现正逐渐为各界熟悉。

美国南方出版社所出版的图书通过自己的网站,美国最大连锁书店巴诺书店(Barnes& Noble),以及亚马逊(Amazon)等网上和实体书店在全球范围内发行。美国国会及各大地方图书馆均有收藏,美国南方出版社成功地把很多作者推向了更大更纷繁的世界舞台。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火(上下卷)》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卡罗莱纳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C-社区生活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