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1 11:41 阅读量:3k+
华人号:最美江西4月27日,贵州道真县一招商考察团队女子赤脚进入奥陶纪晶花池拍照,引发生态保护争议。据了解,事发晶花池位于大磏镇一处因水利工程意外发现的奥陶纪白云岩洞穴内。洞穴位于4.8亿年的奥陶纪地层,水质纯净,被专家称为“洞穴沉积物基因库”。
视频截图
女子自称是政府招商做开发前采的,“开发前采”是一个专业术语,指在进行大规模开发之前,通过小规模的试采来收集数据,以评估矿区的开采潜力和矿石品质。此洞穴不具备矿石开采价值,可具备极高的旅游开发潜力,“开发前采”自然是要从科学的角度全面评估其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和价值。可是从视频看,该女子的“开发前采”很不科学,倒像是“开发前游”,不仅光脚在洞穴内穿梭,还多次从晶体、缝隙擦身而过,在拍照过程中,该女子曾有多次攀援岩石的动作,如此小的夹缝,晶锥、晶花簇拥在一起,女子又是哪来的自信确保晶体不会遭受损伤?
我们不能小视了自然环境的脆弱以及人类活动的破坏力。正像专家指出的那样,人体油脂与指甲油将打破沉积物万年化学平衡,一旦化学平衡打破的话那它就不会再生长进化了。
有人认为踩几脚没什么大不了的,专家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说这样的话的人应该好好了解一下,类似洞穴的形成环境有多苛刻、又有多么脆弱。专家的言论不是不可以质疑,但一定得拿出令人信服的数据。大多数人并不明白该洞穴的真正价值,仅仅凭借自己有限的知识和感觉就妄下结论,这显然是很不专业的。
事后,我们当然可以严厉追责,对相关人员进行惩处,可是有些破坏一旦造成就无法挽回,有些责任也不是想负就负得了的,比如这独一无二的沉积物生长环境,不具备可复制性,大自然根本不会给你一个删除重启的机会。
有人拿“不懂”为这些人的行为开脱,就更没道理了。不懂可以问嘛,自然界存在很多未知领域,别说政府工作人员不懂,专家来了也需要仔细研究才能得出结论。专业的做法是先咨询评估,再决策。养成这个习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非科学因素的干扰,最大限度地防止可能发生的破坏。显然,当地并没有做好这一功课。
事实上,对如何保护洞穴的问题,专家已经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并非无章可循。具体到贵州的这一洞穴,科考人员的调查研究早已开展多年,对其重要性也有清晰的阐述。该女子先后四次进入洞穴,却连“洞穴不踩水”的基本常识都不懂,其行为也没有得到及时制止,可以说,专家的意见一直都有,只是没有被好好听取,因为种种因素被“踩”在了脚下而已。
景区不是不能开发,但前提是在科学保护的基础上,合理适度地开发。敦煌莫高窟对每日参观人数有严格的限定,就是为了尽量减轻人类活动对壁画的干扰影响。像这种还在生长发育中的洞穴,对环境变化更灵敏,更要慎之又慎了。一根石笋,生长周期长达数千年上万年,我们自然不能干饮鸩止渴的事。而且不是什么自然景观都能够景区化,不是什么风景都能变现的。可不可以开发,该怎么开发,都要听听专业的意见,唯有秉持敬畏之心,方能守护这份来自4.8亿年前的馈赠。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