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文博日历丨装啥都够味 2000年前的大蒜“周边”来了

2025-05-24 17:05 阅读量:2.3万+

华人号:陕西侨联

“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

2000年前西汉人

对大蒜有多爱

看看这款“蒜味”十足的铜壶就知道了

一颗大蒜顶头上

这个壶造型很别致

蒜头铜壶

从下往上看

圆鼓鼓的肚子

颈部细长

造型虽然优雅

但实在过于大众化

直到看到壶口部分才眼前一亮

口沿处隆起的部分

平均分成六瓣

像极了一头大蒜

6个“蒜瓣”均匀分布

壶口最上方的设计更加逼真

像极了一头大蒜头朝下放置时

露出的底部

这一新奇设计堪称画龙点睛

使平平无奇的铜壶

瞬间拥有独特记忆点

同时不禁好奇

工匠对蒜到底有多爱

才会想到把壶口做成这一造型

蒜头壶比大蒜出现更早

咋回事?

蒜头壶这一器形

流行于战国晚期至西汉中期

最早出现在战国晚期的秦墓葬中

被视为是秦文化的代表

▲战国 铜蒜头壶 西峡县博物馆藏

蒜头壶最初仅见于关中一带

随着秦统一六国

这一器形逐渐传到各地

先是陕西周边的湖北、四川、河南等

之后山东、广东等地也有发现

而一个有趣的事实是

目前普遍认为

大蒜是西汉时

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

也就是说蒜头壶造型比大蒜“本蒜”

在中国出现的时间更早

蒜头壶的设计灵感

可能是大蒜传入前的本土小蒜

抑或是这一器形参考物另有其他

目前尚无定论

人人都爱蒜

蒜头壶火了几千年

中式经典蒜香谁能不爱

蒜头造型也一直大受欢迎

一颗颗各种颜色、材质的“大蒜”

都将壶、瓶本身的枯燥打破

充满趣味性

这只明代蒜头壶

以蒜做壶身

更像一头逼真的大蒜

▲明 蒜头壶 故宫博物院藏

到明清时期

还出现许多

不同釉色的蒜头壶或蒜头瓶

▲明 漳州窑蒜头瓷壶  常州博物馆藏

这件瓷壶釉色呈象牙白

与大蒜的相似度99.99999%

如果不是颈部装饰的螭龙纹

足以“以假乱真”

▲清 黄釉蒜头瓶 故宫博物院藏

黄釉的蒜头瓶

一眼看去是不是有糖蒜那味了

中式器物之美

藏在每一个生活与艺术交融的巧思里

朴实之中透露着设计的灵动

本文来源 | 央视新闻客户端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文博日历丨装啥都够味 2000年前的大蒜“周边”来了》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希腊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侨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