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1 01:53
华人号:旅埃华人据埃及门户网站麦斯拉维4月27日报道,埃及家禽业近期出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养殖端鸡蛋价格大幅下降,但消费者却未真切感受到价格实惠。开罗商会家禽部门负责人阿卜杜勒·阿齐兹·赛义德在接受采访时,深度解析了这场"消失的降价"背后的市场困局。
■ 产能释放遭遇流通梗阻
数据显示,自2022年埃及鸡蛋年产量从140亿枚锐减至90亿枚后,随着去年10月新生产周期的启动,当前产能已恢复至稳定区间。养殖场白鸡蛋、红鸡蛋的批发价已降至95埃镑/盘(30枚装),按成本核算终端零售价应在110埃镑区间。然而现实场景中,部分商家仍以140埃镑高价售卖,较合理价位溢价27%。
"从养殖场到餐桌的链条中,存在不合理的加价环节。"赛义德指出,中间商以"弥补2022年损失"为由的涨价说辞已失去正当性,"这些损失不仅完全收回,还获得了超额利润"。
■ 监管缺位催生价格断层
对比不同渠道售价可见明显差异:控股公司渠道售价120埃镑,优质商店降至115埃镑,但无序市场仍维持高位。对此,家禽部门算了一笔明细账:包含养殖成本(100-105埃镑/盘)、合理利润后的终端指导价应为120埃镑,当前市场实际售价却普遍超出该基准16%以上。
在家禽肉类市场同样存在价格传导失灵现象。养殖场白羽鸡77埃镑/公斤的出厂价,经流通环节后本应不超过88埃镑零售价,但多地市场存在超限加价行为。
■ 构建市场治理新机制
面对这种价格传导梗阻,赛义德强调建立动态监管体系的迫切性:
- 实施源头到终端的全链条价格监测
- 对异常加价行为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 通过数据透明化消除信息不对称
- 建立生产商直供社区试点项目
■ 出口战略的民生前提
关于年产能140亿枚带来的出口机遇,官方明确制定了"民生优先"原则:只有在确保国内市场充分供应,且消费者切实享受降价红利后,才会启动出口创汇计划。这种"先内后外"的战略排序,体现了政府对基础民生物资供应的审慎态度。
市场分析师认为,当前的价格传导困局实为埃及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契机。通过整顿中间流通环节、创新产销对接模式,有望将禽类产品的生产红利切实转化为民生福祉,为其他基础物资的价格调控提供改革样本。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