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事关孩子入学!福建最新通知→

2025-05-13 23:43 阅读量:8k+

华人号:闽姐姐

最新!

福建省教育厅网站发布通知

将在全省持续开展

义务教育

阳光招生专项行动(2025)

(以下简称专项行动)

并附市级举报投诉受理渠道

一起来看——

各市、县(区)教育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省属中小学:

为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要求,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招生工作,促进教育公平,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2025)的通知》(教基厅函〔2025〕5号),经研究,决定在全省持续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2025)(以下简称专项行动)。现将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巩固专项行动成果,进一步整治“暗箱操作”和“掐尖招生”行为,严格管控特定类型招生项目,严肃查处招生入学环节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持续提高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水平,不断健全公平入学长效机制,维护良好教育生态,切实减轻学生及家长教育焦虑,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服务教育强省建设。

二、重点任务

(一)加强学位资源供需调配。各地要按照常住人口规模配置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资源,建立与常住人口变化相协调的义务教育学位供给机制,加强学位动态调整和余缺调配,切实做好学位供给保障工作。健全常住学龄人口变化监测预警制度,开展各学段入学人数和现有学位摸底,提前做好预判应对。人口集中流入地区要增加公办学校招生计划、加大公办学位供给力度,推进优质公办学校挖潜扩容,妥善解决教育资源供需矛盾。

(二)严格落实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落实免试入学要求,不得通过文化课考试、测试等方式选拔学生,不得收取学生个人简历或音视频等个人展示材料,不得以学科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培训证明等作为录取依据,杜绝小升初隐蔽“掐尖招生”等行为。各地要按照就近入学要求,科学合理划定学校招生片区,片区划定后应保持相对稳定,有条件的地方稳妥推进多校划片招生改革,要明确新建学校招生范围,健全新建小区对口学校划分工作机制。片区内登记报名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或学校实际办学承载能力的,按照已公示明确的规则录取,未录取的学生需在相邻片区就近协调安排入学。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实行均衡编班,均衡资源配置,不得以任何名义和形式组织分班考试,不得设立或变相设立重点班、快慢班。严禁以“校园开放日”等名义进行违规招生宣传或考察学生、家长。

(三)严格管控特定类型招生。各类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实验项目以及外语、体育、艺术等特定类型招生全面实行市级审查、省级审核制度,开展招生项目评估,建立招生项目台账,从严控制学校数量、招生规模、招生范围。5月12日前,各设区市教育局(含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下同)要将特殊类型招生项目审查报告和汇总表(见附件1)及具体招生方案函报我厅。经审核同意的特定类型招生项目要及时将报名条件、招生流程、考察方式、培养方案等向社会公布,录取工作完成后要按照有关要求在规定范围内公示录取结果。全面清理未经审核同意的特定类型招生项目,市、县(区)不得自行批准学校开展特定类型招生。外语、体育、艺术类项目可以在小升初招生中开展语言、体育、艺术方面的兴趣潜质素养考察,不能开展其他文化科目测试,小学入学不得开设此类招生项目。青少年足球、篮球、排球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地区和学校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招生。数学、科技类等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实验项目要坚持不掐尖、重培养,原则上不得与小学、初中招生入学挂钩,严禁随意突破招生范围。

(四)严格规范民办学校招生。各地要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公民同招”全覆盖,民办学校在审批区域内招生,纳入审批机关所在地统一管理,优先满足学校所在县(市、区)学生入学需求,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在有关部门监督下,实行电脑随机录取。不得劝退或变相劝退电脑派位录取的学生。对上年出现超计划招生、超范围招生、与公办学校混合招生、以借读挂靠等名义变相违规招生等问题的民办学校,要依法依规核减招生计划。要以县(市、区)为单位对民办学校开展全面排查,对有停办风险的,属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提前预警并做好学生安置预案,确保社会稳定。

(五)加强特殊群体入学保障。各地要健全本地留守儿童、随迁子女、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孤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群体的入学工作台账,加强关爱帮扶和教育资助,确保应入尽入,常态化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全面落实“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义务教育资源充足的非人口集中流入地区要实现随迁子女仅凭居住证入学,取消附加或限制条件。依法保障能够接受普通教育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就便随班就读。对烈士子女、现役军人子女及其他各类优抚优待对象,各地要立足实际、依法依规落实好教育优待政策。各市、县(区)要坚持自愿申请、公平公开、就近就便原则,完善本地区多孩子女义务教育长幼随学政策,但不得含有在市、县范围自由择校的内容。

(六)落实教育入学“一件事”。各地要完善本地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指引,进一步优化入学流程、精简证明材料。在教育入学“一件事”县级全覆盖的基础上,对现有平台进行优化升级,推进区域内户籍、居住证、房产、社保等入学相关信息互通共享,做到报名、材料审核、录取“线上一网通办”,持续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体验。提升线下办理服务水平,安排专门人员受理群众子女线下报名入学,提前通过多种渠道告知线下办理所需材料内容和具体要求,优化线下帮办代办机制,通过综合受理、帮办代办、现场引导等方式实现线下业务高效办理,做到一个清单告知、一套表格填写、一个场所提交,实现“只进一门”“只跑一次”。各地要逐步扩大教育入学“一件事”服务覆盖范围,深度挖掘入学数据,做好学情分析,服务学校教育治理,不断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各地要在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的同时,做好中考中招工作,多措并举扩大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完善优质普通高中指标到校招生办法,2025年各地分配比例要不低于70%,严格执行属地招生和“公民同招”政策。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将专项行动作为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重要事项加以推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项行动各项要求落实到今年的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和工作中,细化工作安排,明确工作步骤和责任分工,形成严抓严管的工作态势。各设区市教育局要于2025年10月10日前将专项行动总结和违规招生行为查处登记表(见附件3)报送我厅基教处。

(二)积极宣传引导。各地要加强招生入学政策热点问题的宣传解读,让社会和家长广泛知晓,引导家长形成合理就学预期。对不实招生信息要主动发声、及时辟谣、释疑解惑。加强舆情监测,建立健全部门联动应急协调机制,强化招生入学风险研判,及时发现并稳妥处置招生入学舆情及突发事件,有效回应社会关切。

(三)强化监督问责。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畅通举报投诉受理渠道,设立专门的招生入学热线并主动公开,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逐一认真核查处置,建立台账并形成专项行动违规查处登记表。各地要严肃招生纪律,会同纪检监察等部门加强招生过程监管,加大违规行为查处力度。加强对群众关注、舆情较多的地方和热点学校的指导,对发现的问题要责成地方和学校立行立改。对招生问题频发、情节严重、社会反映强烈的地方和学校,严肃追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负责人责任,并根据领导干部问责相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实行问责。

附件:1.特殊类型招生项目汇总表

2.市级举报投诉受理渠道一览表

3.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违规行为查处登记表

福建省教育厅

2025年5月6日


来源/福建省教育厅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事关孩子入学!福建最新通知→》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阿尔及利亚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