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没必要拿AI去和文科对立丨光明网评论员

2025-05-16 19:38 阅读量:9k+

华人号:光明网

光明网评论员:日前有媒体报道,当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写出像模像样的公文、辞藻华丽的诗歌,甚至展现出“自我反思的能力”时,全球范围内高校文科专业频频被裁撤的消息不断传出。于是又有人担忧起文科消失,尤其是近两年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家长焦虑情绪日盛:文科还有学的必要吗?
至少从考生选择来说,真没必要这么担心。苦恼选文科还是理科,这么说好像每个学生都是“学习圣体”:从来没有任何学习上的偏向,文科理科俱是擅长,选什么专业都是手到擒来——现实是,明明有的学生做计算就“抓耳挠腮”,有的写作文就“心力交瘁”,学生各有天赋,尊重自己的内心(以及分数)就好了,真没必要为此无事生愁。
只不过屡屡将AI和文科对立,这个思维倒是很有意思。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二元结构”,凡事都在一个此消彼长的对立之中:蓝领、白领,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具象思维、抽象思维,以及这里的AI和文科。
这种思维不能说有什么错,但某种程度上也可能误会了AI。AI取代文科,本身就很经不起推敲。AI能写作,AI不也能算数?不也能写代码?不也能做设计?按这么个简单逻辑去推演,别说取代文科,取代所有的教育都是可以的。
仔细想想,倒也有一种可能出现:未来无论学什么专业,在AI面前你都是一个“文科生”。不需要自己计算,不需要动手写代码,不需要细致甄别数字,要做的一切就是给出指令、描述状态、提供想象,和今天所有的文科生没有区别,“表达”将成为最主要的工作模式。
这个画面是个想象的,但AI的革命性意义或许就在于此,它不是某个专业、某些知识的替代物(这么说太小看AI),它是一个从底层开始,在生存模式意义上刷新认知的创造。人之为人的能力纷纷被AI所取代,把人倒逼到一个重新寻找自我的位置。
在这个意义上,文科、理科在AI面前根本无关痛痒。一位律师,很可能在AI的帮助下,案件整理工作大幅度减轻;一位码农,也可能用了AI让代码写作极大轻松。而人为了保住工作、维系劳动收入,必须证明自己另外的价值,这或许才是比较具象的课题。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题眼里的“文科”。文科确实是一个公共话题,时不时就会被提出来进行一番审视。之所以说审视,是因为很多讨论难说对文科有多少善意,什么“文科无用论”“文科生太多”“文科都是服务业”等等。只不过这一次,又被拿来和AI比较并被“品评”了一番。
在狂飙突进的技术浪潮下,文科多少显得孱弱。代码、算法、产值构建的数字语境,文科的存在似乎有点尴尬。数字的世界越来越强大,人文、思维、管理这些难以量化的分野,自然越来越“心虚”。
但是从大历史来看,也无所谓问题。狩猎的时代,为什么出现了壁画?耕种的时代,为什么出现了诗歌?工厂轰鸣的时代,为什么又出现了电影?那么AI进步的时代,文科就要消失了?
这大概率不会,也不必多担心——当你使用AI,开始想象自己创造什么东西的时候,你就已经在接触文科了。文科不只是学了什么知识,而是当你每一次定义价值、寻找意义时,人文意识就会被唤醒,文科就已经在场了,无论你用什么工具。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没必要拿AI去和文科对立丨光明网评论员》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丹佛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中国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