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3 09:02
华人号:海峡两岸编者按
01
缘起与融合
“
两岸民众在由戏剧建立起来的共同‘王国’里达到更深融合
”
大家都知道京剧是源自于北京,离开北京传播到各地都是另外开枝散叶的开始,在台湾也是一样。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台湾就已经开始有京剧团产生。我也是在那时参加了剧校,那时候陆海空三个军种都有,我属于海军的小海光剧校。但一直到毕业,我对大陆的表演形式都不是那么熟悉。
我小时候什么流派都唱,只要是戏好、能卖钱,我们就唱。一直到1982年,我在香港见到了梅葆玖老师,他是梅派第二代的大师级艺术家。梅老师的表演让我深为震撼,觉得好像京剧表演一下子在我概念里面建立起来了。所以从那时候开始,我就下定决心,此生一定要好好学习京剧,去学习梅派艺术,就萌生了“拜师”的念头。1991年我终于有机会到大陆学习,我立刻决定要将拜师的想法付诸实践。似乎也是那时候起,两岸文化交流开始有实质进展,而不仅是“老兵返乡”这种形式。
到了1993年,我们老师也是北京京剧院第一个到台湾去表演的,那时候好几个团都到台湾去演出。上海昆剧院说过一句话,“最好的观众在台湾”,就是说当时台湾的观众对于大陆来的剧团非常热情,对各个剧种也都非常喜爱。
我觉得两岸交流自从有了文化交流之后,氛围完全不一样了,似乎有了交流的实质和所谓的“重量感”。两岸同胞有着共同的思想、共同的文化,两岸民众似乎在这个由戏剧建立起来的共同的“王国”里面,达到了一种更深的融合。
02
现代与传统
“
京剧在任何一个只要有华人在的地方都会很有生命力
”
现在我们在台湾演出,来看戏的观众其实80%以上都是年轻人。我们如果要推出一个戏,差不多都是客满的,其他剧团的观众也都非常多。台湾的观众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可以同时去欣赏电影、戏剧、音乐、舞蹈,我们的粉丝群也是非常多元的。京剧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传承发展一直到现在,我觉得观众其实也在传承。原本满剧场的“银发族”,现在也几乎都不在了,来看戏的大多都是年轻人。在台湾我们也很早就开始做京剧引导和推广,到大学、社区等地方去演讲,推广传统文化和京剧艺术。
我觉得年轻人喜欢戏剧可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现在的高科技让他们的生活很多元化,但是他们一旦有机会来看京剧,就会觉得京剧表演比网络营造出来的世界似乎更有临场感、更精彩。我觉得京剧在任何一个只要有华人在的地方,都会很有生命力。
03
政治与艺术
“
人们需要艺术来让自己净化
”
现在民进党当局在岛内推行“去中国化”,但我认为,人为设限无法阻挡热爱文化和艺术的朋友们。因为看戏的当下,他所受到的感动其实比接受政治影响要更舒服、更自然。艺术的各个门类对于一个社会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不论是戏剧、音乐、舞蹈还是电影,都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在生活中人们需要这些艺术来让自己净化。
从1991年拜师到今天,我一直致力于推动海峡两岸交流。我希望让自己做一个京剧的“推销员”,把自己所知道的戏剧中所有美好的东西,借由自己推广给台湾年轻人,让更多台湾年轻人对自己的文化更有自信,为自己身为中国人、有这么长的历史而骄傲。我觉得这是我在当前这个形势下,要尽量去传达、传递给年轻人的一种信心。
04
拜师与传承
“
学戏还是要口传心授,不仅在艺术上服人,还要在艺德上服人
”
当年来大陆拜师我完全是靠勇气过来的,那时候我谁都不认识,就委托一个人帮我来操办这件事,但办得非常成功。当时有近百位京剧界的大师都来参加了,可能他们也很好奇,到底从台湾来了一个什么样的人会来拜师?因为“拜师”这件事在当时已经不流行了,没有人会做“拜师”这件事了。后来也是因为我来拜师之后,又重新开始有了这个观念。大家发现原来学戏还是要口传心授,有些知识虽然很基础,但也很重要,是一定要有老师来告诉你的。
从1991年拜师梅葆玖先生后,梅派戏就是我最重要的一个功课了。现在已经过去30多年,对于梅派的表演艺术我也是颇有心得了。所以我决定从今年开始收徒。我们计划在海峡两岸办一个拜师活动,因为在我看来梅派表演艺术,不仅要在艺术上服人,还要在艺德上服人。一个表演者的人品是非常重要的,在舞台上表现出的那个角色,跟你的艺德是相关联的。所以我想,只有通过拜师才能够跟学生有比较紧密的接触,才能够把我心目中对于梅派的认识、理解,把所有受益于梅派的这种很高境界的艺术观、人生观、价值观继续传承下去。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