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0 06:30 阅读量:1.2万+
华人号:妙文赏读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乏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比如公元前 208年的巨鹿之战,项羽率领5万楚军击败40万秦军,致使秦军主力尽丧,加速了秦朝的覆亡。
再比如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孙权、刘备以5万大军力破曹操20万军队,奠定了曹魏、蜀汉、东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但是,在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兵力相差悬殊的经典战役,要属公元388年的淝水之战,东晋以8万军队力败前秦80万大军。
而此战役的东晋统帅谢玄也因此留名青史,他所组建的北府兵更是被誉为中国军事史上的四大特种部队之一。
然而,这样一个军事天才,在立下赫赫战功之际,却主动脱下战袍,交出兵权,卸甲归田,这背后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原因?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名将谢玄的传奇一生。
出身名门,幼年聪慧
谢玄,字幼度,出生于公元343年,东晋时期陈阳夏县人。
他家世显赫,出身名门望族陈郡谢氏,父亲谢奕是豫州刺史,姐姐是咏絮才女谢道韫,叔父是当朝太傅谢安。
据《世说新语》记载,谢玄很小的时候,父亲谢奕就逝世了,从此姐弟俩由叔父谢安抚养。
所幸,叔父一直对姐弟俩疼爱有加,悉心教导。
由于幼年丧父,谢玄的性格较为敏感细腻,还喜爱佩戴香囊。
谢安担心这会使其失去男子的阳刚之气,于是,以香囊作赌注与谢玄打赌,赢了便当着谢玄的面烧掉香囊。
聪慧的谢玄马上明白谢安的用意,从此,再也不佩戴此类饰品。
由此可见,谢安非常重视和关心侄子谢玄的成长。
而谢玄也没有辜负谢安的栽培,年纪轻轻便展现出过人的才华。
有一次,谢安问家族的子弟:
“你们并不参与朝政,但为什么我还要培养你们呢?”
众子弟皆不知如何应对,只有谢玄回答说:
“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意思说:这就好比芝兰玉树这样珍贵的草木,当然想让它们长在自家的院子中啊。
成语“芝兰玉树”“谢家宝树”便是出于此。
唐朝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的“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也是用了这个典故。
小谢玄能有如此才思,令谢安大为惊异,之后愈加疼爱他。
年少时的谢玄非常喜欢《诗经·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而这首诗写的便是一个返乡士兵一方面心存浓郁的思乡情怀,另一方面又胸怀强烈的战士意志。
可见,谢玄虽身为一名衣食无忧的贵族子弟,但已有了投身军旅、保家卫国之心。
谢安也从中窥见了侄子的志向,感慨道:
“你和我是一类人啊。”
淝水一战,威震天下
从东晋南迁,在江南建立政权,到谢安任太傅前夕,东晋前后8次北伐,试图收复中原失地,却均以失败告终。
谢安上任后,北方的前秦政权日益强大,不仅灭了前燕、前凉,还占据了原属东晋管辖的梁州和益州,对东晋政权更是虎视眈眈。
东晋朝廷急于征召良将抵御来犯。
就在这紧急关头,谢安举荐了时年34岁的谢玄。
此举引起了轩然大波,通常推荐人才都会避开亲属党朋,而谢安偏偏举贤不避亲。
一时间,朝廷争论不断。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平时与谢玄不睦的中书侍郎郗(xī)超却一反常态,大力支持谢安的提议。
不仅如此,郗超还多次上书,直言谢玄才能出众,可以胜任此要职。
原来,郗超和谢玄曾共同在桓温将军幕府做事,郗超亲眼见到谢玄知人善任,各种大小事务都能安排妥当,对他的能力是由衷的佩服。
最后,东晋朝廷同意了谢安的举荐,任命谢玄抗衡前秦。
事实证明,谢安与郗超没有看错。
谢玄临危受命后,首先想到,必须要有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方能驰骋疆场。
于是,独具慧眼的他,就从当时从北方逃难过来的流民中选拔骁勇强悍的士卒,建立了一支军队,并严格训练他们。
这些流民曾长期与北方胡人作战,再加上敌人侵占的是他们的家乡,所以他们个个有着强烈的复仇心态,异常勇敢且不怕死,战斗力非常强劲。
这支军队号称“北府兵”,后来被誉为中国军事史上四大特种部队之一。
公元378年,北府兵迎来了一次崭露头角的机会——淮南之战。
前秦将领苻坚率大军全面进攻东晋,前秦出兵14万,而谢玄仅以5万北府兵应对,可结局却以北府兵胜利告终。
战后,前秦势力退回淮北,与东晋进入相持局面。
谢玄组建北府兵才一年半的时间,便赢得了淮南之战的胜利。
谢玄也因此赫赫战功被封为冠军将军。
这场战争无疑显示了谢玄的才华,同时也让他声名鹊起。
公元383年,不可一世的苻坚再次亲率80万大军,分水陆两路南侵东晋,挑起了著名的“淝水之战”。
苻坚此战的目的,是要将东晋一举击溃,实现他统一天下的宏愿。
面临如此大敌,东晋孝武帝立即命令谢玄为先锋,统帅8万军队迎击敌军。
谢玄临危受命,先是派人闪击洛涧,切断前秦军队的后路,使得秦军在淝水一带的补给受到严重影响,为正面战场赢得时间和空间。
然后谢玄派人给苻坚送战书,说:
“淝水边上不好排兵布阵,不能速战速决,希望秦军稍微后退一点,让我们渡过河去,与你们一决胜负。
这样不是很好吗?”
谢玄的语气丝毫没有被秦军浩浩荡荡80万大军所吓住,战书里反而还透露着几分讥讽。
这让身经百战的苻坚一时颇感诧异,加上洛涧被快速攻占,心中不免有一丝发怵(chù)。
但很快,苻坚心里就打起了小算盘,他决定让秦军后退,等东晋的军队渡河到中间,就用骑兵一举将其消灭。
谁知,后退的命令发布后,秦军刚开始后退,谢玄便立即率领八千精兵渡河,向秦军发起突击。
不仅如此,谢玄还安排人在秦军阵后大喊:“前线的秦军败了!”
秦军一下子阵脚大乱。
东晋主力军队趁机全力出击,大部分秦军士兵立刻溃败奔逃,投水而死的不计其数,淝水都因秦军士兵尸体堵塞而不流通了。
最终,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淝水之战中,谢玄仅以8万军队取胜前秦80万大军,前秦的政权也因此走向瓦解。
但谢玄并未就此邀功和止步,而是一路带兵北伐,一直打到了黄河岸边,收复了北方中原绝大部分的失地。
壮志未酬,卸甲归田
据说谢玄在外带兵打仗的时候,闲暇之余不是给家里写信,而是去河边钓鱼,因为他的妻子爱吃鱼。
他会亲手把钓上来的鱼烹煮好,放到一个精美的锦匣中,让手下快马送给自己的妻子、家人。
可见,谢玄不仅是一个军事天才,还是一个非常顾家的人。
可惜,当时的东晋朝廷奸佞(nìnɡ)当道,小人嫉妒谢氏叔侄,开始造谣诽谤他们。
而孝武帝听信谗言,为了防止谢氏家族功高盖主,开始削减他们的势力。
谢氏一族为国家鞠躬尽瘁,却反遭猜忌,这让谢安既感到悲凉,又不禁担心起家族的安危,结果忧思成疾,郁郁而终。
谢玄幼年丧父,完全是由谢安一手带大,因此对谢安的感情极深。
谢安的去世对于他而言,无疑是沉重的一击。
本来可以收复大好河山的他,一为打消朝廷的疑虑,二为保全家族,于是主动交出自己一手组建的北府兵,像《采薇》里的那个老兵一样,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到深爱的亲人身边。
公元388年春天,在淝水之战后的第五年,这个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亲手挽救了东晋王朝的谢玄,带着深深的遗憾与不舍,病逝于老家会稽,年仅四十六岁。
回望谢玄的一生,不禁让人感慨万分,他是一个极度深情的军事天才,胸中有保家卫国的担当和责任,更有对亲人的缱绻真情。
他为家族遮风挡雨,也一度撑起了东晋王朝的一片天。
可惜,生不逢时,他是千里马,却没有遇到属于他的伯乐。
但是,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他的功绩千百年来不断被后人称颂。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
真正的英雄,不在于他是否拥有权力和地位,而在于他是否拥有一颗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的心。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