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1 18:59 阅读量:1万+
华人号:军事天地◁ 点击海报听他的故事 ▷
“看到泡桐树,想起焦裕禄……”一首民谣广为传唱。在兰考成片的泡桐中,有一株是焦裕禄亲手栽种的,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焦桐”。
焦裕禄初到兰考时,发现妻子徐俊雅从县委食堂提回一壶开水。他立即严肃批评:“你是县委书记的老婆,不能带头破坏了办公的秩序。”随后,提议所有干部家属搬离县委大院。他在日记中写道,“革命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
1964年2月,国家给兰考下拨一批救济棉花。县救灾办公室的同志看焦裕禄的棉袄补丁摞补丁,便送来3斤棉花票。他当即退还:“我生活还过得去,不能搞特殊化!”当得知县委办公室单独给领导准备猪肉时,他坚持将肉分给未买肉的同志,规定干部与群众同标准。一次,他的儿子焦国庆看了一场“白戏”。焦裕禄知道后,第一时间带儿子补了票,并借此亲自起草了“干部十不准”。这份文件被刻在一块石碑上,成为全县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规范。
焦国庆后来回忆道:“父亲说,特权思想就像泡桐树上的蛀虫,不除掉兰考永远翻不了身。”焦裕禄的6个子女无一靠特权谋职,子女们总结了六条“焦门家规”,其中一条便是“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
为了拉近和群众的距离,焦裕禄提出了“三同”工作法——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这种对“不搞特殊化”的坚持,让兰考党员干部至今保留着亲民爱民、清正廉洁的传统。
焦裕禄肝病恶化后,为缓解疼痛,用硬物顶着肝部坚持工作,日子久了,他坐的藤椅被顶出一个窟窿。县委要换新椅子时,他连忙拒绝:“坐在破椅子上不能革命吗?”
豫剧《焦裕禄》中有这样两句唱词:“心中想着老百姓,就不会只为脸面争虚名;心中想着老百姓,就不会贪图私利把百姓坑。”
时代在变、生活条件在变,但共产党人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品格不能变,“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要求不能变。党员干部只有以焦裕禄精神为镜,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反复照一照自己,查一查有没有滋生“四风”问题、是不是存在特权思想,时时进行大检修、大扫除,才能使焦裕禄精神像舒展的桐叶,生机勃勃、染绿原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