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从“空心村”到“聚宝盆”,廷坪这样蜕变→

2025-05-19 13:15 阅读量:5k+

华人号:闽侯 闽江最美的问候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

如何破解“空心村”困局

让乡村重焕生机?

  闽侯县廷坪乡以“党建引领”为主轴,巧织乡贤反哺、高校赋能、民生暖心、产业焕新四股丝线,将曾经闭塞的山乡编织成人才回归、资源汇聚、活力迸发的共富家园。


党建引领聚合力

乡贤高校共筑振兴梦

乡村振兴不是政府的“独角戏”

而是全民参与的“大合唱”

廷坪乡党委以“党建+乡情”为突破口

构建起政府、乡贤、高校

三方联动的振兴共同体

  廷坪乡经济发展促进会党支部以乡贤反哺暖流浸润乡梓,成为凝聚乡情的关键平台。促进会党支部牵头设立专项基金,连续15年开展奖教助学活动,累计发放奖助学金超300万元,惠及学子1500余人

▲(资料图片:廷坪乡经济发展促进会为优秀学子发放助学金)

  同时,党支部组织乡贤成立志愿服务队,定期走访慰问困难老人、留守儿童,累计发放慰问金50万元、物资10万元。“党建+乡贤”关怀模式,不仅让在外游子感受到家乡的温暖,也激发了乡贤、乡亲反哺乡村的热情。

▲(资料图片:廷坪乡经济发展促进会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此外,廷坪乡以高校赋能打造“智慧”乡村。依托“好年华,聚福州”、暑期“三下乡”等平台,廷坪乡与浙江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高校建立深度合作。青年学子们走进塘里村“溪塘里美”民宿集群、汶合村“绣山花谷”生态基地,学习了解“农文旅”协同发展新举措,探索挖掘乡村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为激活乡村发展活力贡献青年智慧与力量。

▲(资料图片:高校师生到廷坪乡塘里村开展调研
▲(资料图片:高校师生到廷坪乡石坑村开展调研


教育民生双提升

暖心服务润泽山乡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

民生是乡村振兴的温暖底色

廷坪乡党委

“党建+教育”“党建+路网”为抓手

织密民生服务保障网

让山区群众共享发展红利

  针对山区教育资源薄弱问题,廷坪乡党委联动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与廷坪中心小学开展建立中长期合作关系,以“结对子、种文化”工作机制深度共建,以博物馆移动展览、公益社教课堂等数字化技术搭建教育桥梁,让孩子们“穿越”五千年时光,沉浸式感受文物魅力。

▲(昙石山遗址博物馆•林明秋/摄

  同时,“春芽计划”常态化开展,整合司法、社工等力量,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服务,为山区的孩子带来温暖与爱。在“党建+教育”的模式引领下,廷坪乡以文化浸润点亮山区教育之光。

▲(资料图片:闽侯法院生态庭到廷坪中学上“开学第一课”

  X110县道拓宽工程是廷坪乡的“民心工程”。乡党委以路网升级打通乡村振兴经脉,成立党员突击队,攻坚克难推进项目,将原4.5米宽的盘山公路拓宽至6.5米,实现客车、运输车等大型车辆交会通行“再通畅”。

▲(资料图片:X110县道拓宽工程现场,工人有序施工•陈秋霞/摄

  这条“四好农村路”不仅串联起13个行政村、惠及2万村民,更将促进“廷坪山货”农产品的流通,带动塘里村“溪塘里美”、汶合村“绣山花谷”、下洋村温泉等地的乡村旅游,成为“山货出山、游客进山”的黄金通道。

▲(廷坪乡在塘里村打造“溪塘里美”文旅品牌•石美祥/摄)

▲(绣球花盛开的绣山花谷•林龙锦/摄)


新媒体赋能产业

云端助农开辟新路径

在数字经济时代

廷坪乡党委抢抓“直播经济”风口

“党建+新媒体+助农”模式

将手机变为“新农具”,让流量成为“新农资”

为乡村振兴插上“云翅膀”

  廷坪乡打造“HI廷坪”文旅公众号,围绕“一村一品”特色,精心策划拍摄系列短视频,并开展10场直播推介活动。乡党委以党建引领搭建人才赋能平台,广泛凝聚网红主播、传统手艺人、创业乡贤等多元人才力量,鼓励青年网红、台青、返乡创业青年争当“HI廷坪”主角,通过镜头展现乡村特色风貌与优质农产品。

▲(资料图片:“Hi廷坪”团队探讨视频内容•陈秋霞/摄
▲(资料图片:“Hi廷坪”团队和“芳姐”团队讨论合作事宜)

  如今,“HI廷坪”文旅公众号的镜头里,不仅有绣山花谷漫山繁花似锦,有古厝民宿的烟火气息,更有果农现摘现发的芙蓉李。

《福州腔调讲廷坪:这山这水“丫霸”嘞!》

▲视频来源:HI廷坪

  通过云端发力,廷坪乡成功助力山货变“网红”。目前,“HI廷坪”公众号已发布超百条优质短视频,总浏览量突破百万,单条最高浏览量达18万人次,流量效应持续释放。

▲(资料图片:“HI廷坪”团队开展助农直播

  其中,汶合村果农借助新媒体推广东风,芙蓉李销售额飙升至160万元,成功实现增收致富。这一举措不仅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更激活了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将“暖心党建”成果切实转化为助农增收的实际成效。

▲(资料图片:“HI廷坪”团队在桃林中直播带货•林双伟/摄

  乡村蝶变非一日之功,振兴征程需久久为功。从“空心村”到“聚宝盆”,从“留守地”到“梦工厂”,如今的廷坪乡,党建红与生态绿交相辉映,乡贤情与高校智同频共振,云端路与致富梦双向奔赴。

未来

廷坪乡将持续深化“党建+”模式

让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让“暖心党建”的温度

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力度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从“空心村”到“聚宝盆”,廷坪这样蜕变→》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津巴布韦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