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7 13:53 阅读量:5.4万+
华人号:来福清 享清福前文提到在黄檗山龙潭的摩崖上有一块仅仅15个字的石刻,上面雕有“庄柔正、林雍、林遹,敬祷灵潭,辛巳仲夏”。辛巳为北宋建中靖国元年,时间是公元1101年。庄柔正是福清县令,一同前来的其他人呢?
查阅相关档案材料,没有找到关于林雍的记载。排名第三的林遹,字述中,福清石塘人。林遹从小勤奋好学,未满20岁就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国子监。北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考中甲科进士第四名,按科举的说法,第四名是传胪。但这个世界还是真的很美好,有的人的命运就是那么一帆风顺,27年后的建炎元年(1127年),因为张邦昌被诛杀,朝廷削掉了他的科名,原列第四的林遹顺理成章被提升为第三名,这样就成了位列三甲的“探花”。
林氏祠堂
林遹及第之后遭母丧,守墓三年。宣和年间(1119-1125年),林遹任南剑州知州。南剑州位于福建南平市和延平区一带,地理位置在福建北部,地处武夷山脉北段东南侧。因为传说“干将莫邪”在这里“双剑化龙”而得名剑州、剑津。后来为了和四川剑州区别,所以又叫南剑州。建炎二年(1128年),林遹自起居郎特进中书舍人。一年之后任福州知州,并兼任福建路安抚使。绍兴元年(1131年),晋宝文阁待制,任广州知州。终龙图阁直学士,赐爵“开国子”,赠少师、金紫光禄大夫。绍兴三年(1133年)去世。著有《妙峰集》40 卷。史家称林遹为“南渡功臣”。
林遹一家是福清的望族,他儿子叫林埏,字仲成,曾任福建漳浦知县、广东潮阳知县和湖南沅州知府)。林埏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林环、林瑑、林璟。三位兄弟于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荣登同一科进士,一时轰动八闽,被称作“兄弟三进士”。又因为林环官至“焕章阁”,林瑑官至“龙图阁”, 再加上林遹做到龙图阁学士。祖孙三人都入阁,被称为“一门三阁”。
林环(1154-1243年),字景温。淳熙十一年(1184年)甲辰科进士。据史书记载,林环先后任江山县主簿、仙游县丞、沅州教授、阳朔知县、萍乡知县、静江府通判、容州知州。端平元年(1234年)升为宝庆知府。不久辞归,除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淳祐元年(1241年),以88岁的高龄晋为天章阁,主持桃源祠万寿宫。去世时90岁,著有《通鉴记纂》一书。
林瑑(1159-1229年),字景长,淳熙十一年(1184年)甲辰科进士。乾隆《福清县志》记载:林瑑少入太学,淳熙十一年考中进士第二名,授鄂州教授。他“节约浮费,增置学舍”。嘉定初年,除国子正,迁武学博士,改国子监博士,出任兴化县令、泉州知州,擢广西提点刑狱,后改任袁州知府,因病辞归。宝庆初年(1225年)除宝章阁,主管亳州道宫,官至朝请大夫。绍定二年(1220年)卒,享年70岁,葬清远里福胜山。
林璟,字景宋,生卒不详。淳熙十一年(1184年)甲辰科进士。林璟曾任靖安县知县。生病时“比屋祷词”,去世时“行路相吊,同僚遣子护丧”。他“廉仁得民”,为人处世深得人心。
福建省黄檗禅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白撞雨
高山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