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心中的明灯 ——怀念恩师郭启熹

2024-04-12 08:00 阅读量:4万+

华人号:龙岩文化研究会·岩声

心中的明灯

——怀念恩师郭启熹

 

◎文/林茂才

2020914445分,郭启熹老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85岁。

我是闽西职业大学1993级文秘班学生,那一年秋天,我一踏入闽大,就与郭老师结下一辈子的缘分。

当时的闽大,没有围墙,一条水泥道路从校园中间横穿而过,半边路面晒着谷子,一大片开阔地上芦苇荡漾,几只牛儿悠然自得,颇有一番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水塔、学生宿舍、图书馆、教学楼、食堂散落在东南西北。开学典礼在露天篮球场上举行,几张课桌拼成主席台,近200名新生列队站立。就是在开学典礼上,我第一次认识了郭启熹老师,他就是闽大的校长。他穿着中山装,在主席台上声如洪钟,向我们介绍校情校史和办学成就,希望我们珍惜大学三年时光,做一名好学生。他当时的讲话,声声入耳、句句入心,让我信心满怀,开始了人生新的旅程。

在大二、大三期间,郭启熹教授担任我们班的《中国文化概论》《古代汉语》《政策研究》等课程教学。每每上课时,他总是抱着一大摞资料,提早来到教室,利用课前课间的时间与学生交流谈心。他总是站着上课的,时不时会移步到学生面前提问、释疑。他说,当老师就要上讲台,当校长更要亲自授课,只有走进课堂、深入学生,才能全面了解教学情况和学生状况,才能更好地为学校的发展谋策略、找路子。记得去马坑开展社会调查时,他和我们一起乘坐学校的大客车,在乡村小路、铸锅厂内、房前屋后,总是与学生寸步不离,一边提示注意事项、调查方法,一边耐心解答、详细记录。几天后,对每一份调查报告都认真批改并逐一讲评。正因为这次社会调查,不少同学写毕业论文时请他当指导老师,作为公务繁忙的一校之长,他欣然接受。我的毕业论文也是他指导的,当年的手抄稿还保留着,上面有不少郭老师的批语。每每翻开我的毕业论文,当时情景历历在目,仿佛恩师就站立身侧,谆谆教诲、言犹在耳。

1996年夏天,我毕业后留在学校工作,以办公室秘书的身份被安排在校长室,与郭老师面对面同桌办公。刚开始,我忐忑不安、心惊胆战,面对学校最高领导,担心这个不会那个不会,生怕会把事情搞砸、做错。郭老师不摆架子,让我放心大胆地去做,并及时提醒和指导。他说,一回生两回熟悉,失败乃成功之母,百炼方成钢。半年过去了,我的编制没有拿到,学费借款又得抓紧还清,我萌生了辞职的念头。郭老师发现了我的变化,几次找我谈心,得知我家庭情况和心中顾忌后,与我促膝长谈,分享他的生活经历。他说,编制问题迟早会解决,与办学治校相比,这点困难算什么?他借我1000元,叫我父母在老家养头母猪,帮助我家摆脱贫困。

郭老师接任闽大党委书记、校长时,学校正处于草创阶段,发展举步维艰,经费困难。他殚精竭虑、不辞辛劳,奔走于海内外,争取到大批侨胞的倾力支持。在闽大十年间,他募集资金近600万元,解决了学校建设难题,为闽大后续发展打下基础。为了回报华侨,他挤出时间为他们著书立传。承蒙厚爱,我参与整理了《从游铭阶到游尚群》这本书,与他合作撰写《情系故土,造福桑梓——记旅马企事业家李良潮》在《龙岩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上发表。郭老师退休后,继续担任《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主编,经常向我询问学校的办学情况,一直关心着学校的事业发展。20181118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40周年校庆晚会,在现任书记、校长的搀扶下,郭老师走上舞台中央,满脸喜悦、慷慨陈词,师生爆出雷霆般掌声。这个场面,将永远留在闽大师生的记忆深处。

1999年秋天,我准备与爱人结婚。按照龙岩的风俗习惯,需要到丈母娘家提亲。郭老师欣然答应陪我前往,还精心为我夫妻俩撰写了新婚嵌名联。他关心我的家庭、关心我的工作,经常提醒我要孝敬父母、培养孩子,要踏实工作、勤勉进取。如今,我的孩子都上大学了,20年来,他每年都会给我孩子一个压岁红包。他住院期间,因为疫情,我的孩子没有去学校,几次和我一起去探望。他总是在激励我们,甚至在失语之后,还吃力地在小画板上留言,把我和孩子的手牵在一起。

“愿把残躯换碧枝,但求珠宝续残时。青丛当可护花放,遍唱岩声动地诗。”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郭启熹教授立志开展方言的调查和研究。为掌握第一手资料,郭老师的足迹踏遍福建的山山水水,对龙岩地区二十三种方言进行全面了解,抓住一切机会向在龙岩工作的外地人交流沟通。作为同事,又是客家人,郭老师经常会拿出一段文字、诗词或者谚语让我用客家话朗读。他的手稿上,总是密密麻麻地用不同颜色的笔填写着我看不懂的音标。他撰写的《漳平闽南语区中的山羊隔畲语》入选第二十六届汉藏语研讨会,他的著作《龙岩方言研究》已经成为研究龙岩语言文化的一个标杆。郭老师还陆续出版《闽西族群发展史》《闽西教育史概论》《论语注析》等著作,总计上百万字,享誉海内外。2015年,郭老师不顾自己年迈体弱,毅然接任龙岩文化研究会会长,将《龙》杂志改名为《岩声》,注重对年轻人的培养和教育,指导编辑《龙川史话》《龙岩宗祠大观》等专刊,为宣传、挖掘龙岩文化培养了一大批接班人。

郭老师是一个生活的强者。生命最后7个月在病床上度过,从古稀到耄耋之年几度中风,与病魔顽强抗争,笔耕不止、发光发热。一辈子承受着命运的无常和人间的悲欢离合,却笑对人生,执着前行,勇攀高峰。正如他所说:“磨难促人成长,实干涵育才智,没有过去的苦难,哪来今日甜美。”

郭老师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磨难的一生;他的一生,也是无我的一生、拼搏的一生。他是一名老师,亦师亦友坚守三尺讲台;他是一名领导,殚精竭虑为闽大发展壮大;他是一名学者,躬耕山野传播龙岩文化。

一直以来,他用克己利人的博大胸怀、献身教育的高尚情操和孜孜以求的钻研精神,对我们言传身教,他的崇高品质我们将永远铭记。他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振奋精神、一路向前。

愿郭启熹老师安息,我心中的明灯永在。

 

节选自《岩声》2020年第四期。

《岩声》,国内统一刊号:CN-35 ( Q )0135,是研究龙岩文化,联系海内外龙岩华人华侨情谊,宣传龙岩历史,讲好龙岩故事,保护、弘扬、传播侨乡优秀传统文化的期刊。立足龙岩,联谊全球。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心中的明灯 ——怀念恩师郭启熹》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中国(特殊)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龙岩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