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9 18:36 阅读量:4.5万+
华人号:蕉城在线故乡草鞋路,老辈人称之官道,说是举子晋京或为官省亲后经历的前途。这路也绕过故乡的山梁,远望像个偌大的问号,近走却也步步登高。路间有圆滑的卵石,也有棱角分明的石阶。西通南平,东奔县城,几多朝代更迭,赤脚、草鞋、布鞋、皮鞋、马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早将它跺磨得光溜溜的,青包可鉴,抚之无触了。
如是官道仕途,又何谓草鞋路?
那时,我还是一个未出山的十一二岁小孩,家姐于此道西去三十里读中学,女孩家肩上搁不得斤两,米和菜都由家里送去。一日,父亲忽然把我叫到跟前,郑重吩咐道;“你也该出出山,给姐送米去。”我既喜又忧,喜的是自觉突然长大了,也算一条汉子了。忧的是不识官道的是非曲直,父亲指示说:“路出在嘴里,嘴挡路也挡。”自此,我明白了凡事多问的道理。可又担心:三岔路口,前无熟人,后无生者,又将若何?父亲又给揭示一个官道的秘密:山里人送山货下江口,又挑盐巴海货回山,扁担头离不得三两双草鞋,穿到哪里破了,就在哪里换一双,破草鞋呢,随手朝路旁一扔。过来扔一双,过去扔一双,你也扔,他也扔。这些“担外头”的角色又不乏有人做,于是,十步之内,必有一只两只破草鞋。记取这个秘诀,我果见目的无误。回家路上,也就在官道边平添了一双小小的破草鞋,留下两个小小的疑问:既称官道,一路上何故碰不上一个官样影子的人,又缘何不见一只穿破的皮靴之类的官鞋?到家经父亲点拨,我才顿悟:旧时做官坐轿子,抬轿子的也还是穿草鞋。那么,所谓官道,也不外是一条草鞋路罢了。
待我考上初中,也就是家姐就学的学校,几个同乡同学和我一样,周复一周,光着脚丫,走的还是这条草鞋路。
行至半途,饮几口清泉,歇一口气,望那挑夫的铁头跺杖落在石条溅起的火星,带水的草鞋起步留下的湿印,我几曾疑心:这是一条没有前程的去处,一个没有终点的人生,纵然曾经过了几多举人进士,土豪洋贾,知事和不知事,而今天上飞的有飞机,地上跑的有火车,进山也有了大车小车,官道早已改弦更张,草野古道别无他味,再称官道显然大谬也。
今岁回乡,我习惯地踏上一别十载的草鞋路。不意,老辈人见笑了:“眼下,村前已是的士、巴士穿梭不息,挥手便停,连我们庄稼人都懒得多走一步路了,你个还要自讨苦受么?”
一登故道。果然是芳草萋萋,前不见故人,后不见来者,路旁,也不见了破草鞋,路上,却时有鸟兽出没,但我还是执意要走完这三十里古道,似乎要在此做一番庄严的巡礼,最后的告别,只是,越近路尾,步子越觉沉重,内心越发依依。官道也罢,草鞋路也罢,脚下毕竟走过我的童年,我的少年,我的青年。那如梯的陡阶,给过我向上的毅力,那消逝的草鞋,给过我寻觅和启迪。给过我草鞋般朴素,草鞋般踏实,因此,又往往带来了诸多烦恼和失意,以及不安。其间得得失失,恩恩怨怨,一时自然也辨别不清轻重和深浅,都在那回头一望间——
别了,故乡草鞋路。
陆宜根
陆宜根,男,古田人。1951年7月出生。原宁德市公安局副调研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宁德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在报刊上发表了数百篇散文,著有散文集《麦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