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偶”戏新生,以“福”连接世界

2025-03-03 17:16 阅读量:12.3万+

华人号:清新福建

🏮

2月15日下午

福建文旅讲坛第13期在福建省图书馆举办

以“匠心与传承:探索泉州提线木偶戏的艺术魅力”为题

吸引了近百名市民读者前来听讲

前段时间,晋江梧林登上央视新闻联播

CCTV-1《新闻联播》栏目

播出《2025年全国“四季村晚”

春季主场活动在泉州举办》

其展演节目由村民自编自导、自发参与

颇具闽南地方特色的“村晚+”配套活动

充分体现了“群众文艺+百业”的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

带有闽南特色的木偶戏走上舞台

带领观众一起与“群偶闹春”

提线木偶戏《小沙弥下山》

演出单位:泉州市艺术馆

古往今来,“福”是最受追捧的主旋律、正能量,而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今天更是如此。在此文化背景下,福建的提线木偶艺术逐渐融入了福元素,无论是在木偶的造型设计、剧本创作,还是在道具和舞台布景中,都常见“福”的符号与象征。

例如,“福星”木偶人物通常面带笑容,身着喜庆色彩的服饰,衣饰上绣有吉祥图案和“福”字,通过生动的动作和表情,传递对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

以上2图源: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木偶戏的两大核心形式:1、提线木偶戏,以悬丝操控为特色,木偶关节多达30余条丝线,表演细腻传神。2、掌中木偶戏(布袋木偶),以手掌直接操控,动作灵活幽默,更具民间趣味性。

武松打虎

图源: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

上一期,我们一起走进布袋木偶戏,感受福建的“掌上乾坤”。今天,我们再来一起看看福建的提线木偶戏。

木偶戏在中国古代又称“傀儡戏”,即用木偶表演故事的戏剧。晋唐时期,木偶戏随中原士族南迁入闽,泉州当地俗称“嘉礼戏”。据史料记载,木偶戏至迟从唐末五代即已在泉州及周边地区流行,历经千年,传承从未间断。五代时泉州籍道士谭峭在其所著《化书》中有“观傀儡之假而不自疑”之句,足见五代时泉州木偶戏表演水平之高超。

图源:闽南戏曲艺术中心

木偶戏历经千年,传承从未间断。2006年,泉州提线木偶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以泉州提线木偶戏为主体的“福建木偶戏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优秀实践名册”,成为我国迄今唯一入选该名册的项目。

图源:泉州市木偶剧团

目前,泉州木偶戏保存700余出传统剧目、由300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特剧种音乐“傀儡调”,以及“压脚鼓”“钲锣”等古乐器和相应的演奏技法。泉州提线木偶戏从唐宋元明清发展到近现代,经千年而不衰,其最核心的原因,在于艺人们对技艺的传承、保护和创新。

明·戴进 《太平乐事》观戏图

图源:说咱闽南话

陈应鸿,是泉州木偶剧团资深演员、国家级非遗项目木偶戏(泉州提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已和提线木偶戏打了几十年交道。

陈应鸿老师表演提线木偶节目《小沙弥下山》

图源:泉州职业技术大学

以黄奕缺为代表的老一辈木偶戏艺人,开启了一场泉州传统木偶戏向现代木偶戏转变的系统性变革。比如在木偶的设计上,现代木偶是根据人体骨架做结构,使木偶动作的仿真程度更高,动作也更完美;现代木偶戏的人物不能像古装戏人物那样,用宽袍长裙包裹身体四肢,而是要让观众看清楚木偶的身体骨骼,连手、脚、指、掌的细微活动也要展现出来。因此木偶的设计可谓费尽心思,使木偶能根据剧情和表演需要动起来,模拟真实场景。

2001年,黄奕缺应德国司徒加特市的邀请前去演出,与木偶大师罗瑟同台献艺并合影。

图源:泉州晚报

还有傅端凤,作为首位女性传承人,赋予每一个木偶独特的面容,眼睛、眉毛、嘴巴等细节尽显匠心。其化身成一位无声的“表演艺术家”,用它的眼神和动作向观众讲述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在一个个传承人、戏艺人的努力下,202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木偶联会”中国专场在泉州举办,通过AI实时翻译系统实现56国木偶艺人的线上协作展演。

图源:泉州市木偶剧团

近年来,泉州木偶戏凭借精湛的技艺、创新的表现形式和与时俱进的传播方式成功“出圈”,成为传统文化破圈的典型案例。

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频繁出访,足迹遍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100多次国际交流演出。这些演出不仅展示了木偶师精湛的技艺和木偶生动的表现力,更激发了外国观众对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兴趣。

其中,木偶戏《火焰山》以提线木偶演绎孙悟空借芭蕉扇的经典情节,木偶喷火、腾云驾雾等特效技惊四座。片段在抖音、B站等平台广泛传播,单条视频播放量超千万。

图源: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

《赵氏孤儿》将传统戏曲与现代舞台技术结合,木偶情感表达细腻,被誉为“木偶版史诗”。

图源:《福建日报网络版》

《古艺新姿活傀儡》为泉州提线木偶戏保留剧目,包括《狮子舞》《钟馗醉酒》《若兰行》《驯猴》《小沙弥下山》《闹元宵》等,表演大多欢快、热烈,充满中国传统节庆活动中所特有的融洽、祥和、欢乐气氛,该剧目曾获“文华新剧目奖”“文华表演奖”“文华舞台美术奖”等诸多奖项,深受观众喜爱。

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泉州提线木偶戏作为“中国符号”亮相,向世界展示非遗魅力。杭州亚运会期间,泉州木偶戏在文化活动区演出,吸引多国运动员体验互动。

以上2图源:中国文化报

青年演员蔡思雅等通过抖音展示木偶戏“变装”“弹吉他”等创意表演,单条视频点赞量破百万。

不仅如此,传承千年的木偶戏更是破圈与游戏《原神》《王者荣耀》联动,推出木偶戏风格的角色皮肤或剧情动画;与流行音乐结合,木偶戏版《青花瓷》《孤勇者》在B站成热门二创内容。

国潮兴起背景下,年轻观众对传统艺术形式兴趣提升,木偶戏的“反差萌”成为传播爆点。

图源:泉州文旅

2023年10月17日至11月3日,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在美国进行了为期20多天的交流演出,演出剧目包括《狮子舞》《小沙弥下山》《钟馗醉酒》等经典作品。《狮子舞》表演欢快、热烈,充满中国传统节庆活动所特有的融洽、祥和和欢乐气氛,是融健身武术于节庆欢娱之中的传统技艺节目。这些精彩的演出赢得了美国观众的热烈反响和积极参与。

泉州木偶戏的走红,既是传统技艺的复兴,也是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结合的典范。其成功印证了“古老非遗+创新表达”的强大生命力,为其他非遗项目提供了可借鉴的破圈路径。

以上2图源:泉州晚报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偶”戏新生,以“福”连接世界》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全球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