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苏轼的朋友圈》:知己相交,肝胆相照

2025-05-02 06:30 阅读量:2万+

华人号:妙文赏读

在本节中我们来看看,除了恩师之外,苏轼在政坛上还遇到了哪些志同道合的知己。

1

仗义执言的李常

在北宋政坛,苏轼有许多政治理想相似、彼此信赖的知己,李常就是其中之一。

李常原本是王安石的朋友,但他拒绝加入变法阵营,因此和王安石绝交。

苏轼、苏辙为父亲守孝三年后回到京城,与李常同朝为官,很快相识,又由于观点相近而成为朋友。

李常担任谏官时,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激烈反对新法,因此受到排挤和打压,被贬到地方做官。

熙宁七年(1074年)九月,苏轼从浙江调往山东密州任职,刚好路过李常所在的湖州,他们就相约见面。

当时在湖州相会的,还有出公差的杭州太守杨绘,隐居在杭州的诗人陈舜俞,在杭州游历的词人张先,以及闲居苏州的刘述。

参与这次聚会的人,大多经历了人生坎坷,阅历丰富。

其中最为年长的张先,当时已经八十四岁了。

他们一行人在松江上游玩,喝酒赏月,作诗唱曲,快意非凡。

湖州之会加深了苏轼和李常的友情,之后他们的书信往来更加频繁。

几年后,苏轼受到李常邀请,共游山东名胜大明湖,席间李常取出外甥黄庭坚的诗文,请苏轼点评。

苏轼此前已经听说过黄庭坚,李常的举动让他对黄庭坚的印象更加深刻,为后来两人成为师徒打下了基础。

后来苏轼到江苏徐州任职,李常路过徐州,前去拜访,却发现苏轼忙于处理水患,根本不在家。

李常写了一首诗,将苏轼喊回家,两人见了一面。

此后,李常在苏轼家中住下。

苏轼忙于公务,不能作陪,他就自己到处游乐,不觉得受到怠慢。

这个时候,两人已经情同手足,相处起来无拘无束,十分自在。

“乌台诗案”之后,苏轼被贬黄州,陷入人生低谷,基本不主动与外界联系。

许多旧交为了避嫌,也尽量减少与苏轼的往来。

然而,李常却没有避祸自保,他时常给苏轼写信,劝慰他放下烦忧、保重身体。

苏轼也愿意向他吐露心声,由于有些信不合事宜,叮嘱他看过之后一定要烧掉,可见信任之深。

在黄州三年后,苏轼终于被赦免。

在回京路上,他特意去游览了庐山。

李常的家乡在庐山附近,他小时候和弟弟在庐山五老峰下的白石僧舍读书,学习刻苦,曾抄书九千卷。

他出去做官之后,把这九千卷书留在了僧舍,供后人阅读,这座僧舍也因此被称作“李氏山房”。

苏轼在密州任职时,曾应李常的邀请,写了《李氏山房藏书记》。

他在文中说,希望有机会能到李氏山房看一看。这次游览庐山,也是了却了一桩心愿。

后来苏轼再次路过湖州,湖州太守设宴款待苏轼,还特意邀请名士相伴,席上也是六人。

这让苏轼想起当年的湖州之会,可惜,除他之外,其余五人都已经离开了人世。

他不由得感慨物是人非,聚散无常。

2

潇洒公子王巩

苏轼还有个一见如故的好朋友,名叫王巩。

王巩长相俊秀,家族世代为高官,其祖父、外祖父都曾官至宰相,父亲是和欧阳修齐名的谏官,岳父则是苏轼的恩师张方平。

公元1059年,王巩的父亲王素在成都当知府。

二十多岁的苏轼在眉山为母亲守孝,前去拜会王素。

当时王巩才十多岁,一些学者认为,王素可能让王巩跟随苏轼学习过。

十年之后,已经成年的王巩拿着外祖父留下的砚台,去请苏轼题字。

这是他们有文字记载的首次交往。

在那之后,王巩和苏轼、苏辙往来频繁。

作为富家公子,王巩热衷于设宴请客,苏轼和苏辙常常是座上贵宾。

王巩的父亲王素过世后,苏辙还为他写了挽联。

作为世家子弟,王巩本该有光明的前途,但现实总是事与愿违。

王巩靠家族恩荫入仕,不受王安石喜欢,加入了旧党的阵营,官职一直不高。

王安石辞官后,王巩受到新任宰相的器重,仕途稍微有些起色,却又被一桩谋反案波及,失去了官职。

受到这些打击,王巩心灰意冷,无心追求仕途,就把精力放在了建造园林、吟诗作赋上。

苏轼担心王巩伤心失意,就此消沉,在次年的重阳节,邀请他到自己的任所徐州相见。

王巩应邀前去,还带了不少美酒。

然而,就在下一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逮捕,二十多人受到牵连,其中有年轻一代的王巩、苏辙等人,还有司马光、张方平这些老臣。

所幸老臣受到的惩处不重,只是罚了一笔俸禄。

苏辙作为苏轼的亲弟弟,被贬到江西的筠州,王巩则被贬到了广西的宾州。

广西地处岭南,古代历来被称作“高官坟场”,只有犯了重罪的人才会被送去那里,许多人都是有去无回。

换句话说,王巩受到的处罚比苏辙更重,甚至超过了当事人苏轼。

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王巩去徐州时带去了岳父张方平的诗稿,苏轼在卷末题诗,官府认为其内容亵渎了朝廷。

其次,皇帝决定逮捕苏轼时,王巩提前将消息告诉了苏辙,让他转告苏轼,这是泄漏朝廷机密。

另外,王巩本来就是戴罪之身,牵连到苏轼的案子中,就是罪上加罪,难免遭到重罚。

恩师和友人都被牵连,让苏轼愧疚不已。

他尤其觉得愧对王巩,甚至担心他无法在条件艰苦的岭南活下来。

但是,王巩性情洒脱,不惧前途艰险,刚被官差押解着出了京城,就给身在黄州的苏轼写信问候,言语间毫无埋怨之意。

苏轼和王巩相距甚远,却互相牵挂,时常写信交流读书所得和养生之道,顺利熬过了人生的困顿期。

旧党重新得势后,王巩被起用,进入宗正寺任职,专门处理跟皇亲国戚相关的事务。

他心直口快,得罪了不少人,司马光在世时,还能做他的后盾。

司马光去世后不久,王巩就被弹劾,苏轼上书为他辩驳,却也无济于事。

王巩被下放到地方做官,没过几年,苏轼也被赶出了京城。

那些年里,苏轼和王巩辗转各地,见面机会很少。

苏轼五十多岁时,在重阳节期间,前去拜祭已经去世的张方平,得以再次见到王巩。

这时王巩已经四十六岁,不负年轻时的意气风发,一心沉迷修道。

他们回忆起十五年前重阳节在黄楼相会的盛况,感到恍如隔世。

此后,苏轼和王巩在仕途上起起伏伏,再未相见。

他们的感情,用王巩的诗来说,是“交亲逾四纪,忧患共平生”,算得上真正的患难之交。

3

爱恨分明的陈氏父子

苏轼通过科举考试后,去了凤翔府当签判,受州府长官领导。

他的顶头上司名叫陈希亮,是眉山青神县人,两家原本就相识,按辈分算,陈希亮比苏轼父亲苏洵还高一辈。

有这层关系在,苏轼以为陈希亮应该很好相处。

但是,苏轼上任之后才发现,陈希亮性格严肃,不苟言笑,对他极为严厉,不留情面。

苏轼对陈希亮不满,平时能躲就躲,陈希亮举行的宴会他也不参加。

陈希亮认为苏轼无礼,向朝廷告状,还罚了他的俸禄。

不过,苏轼也不是逆来顺受的人。

陈希亮在公馆后院建造了一座凌虚台,请苏轼为之撰文。

建凌虚台本来是为求吉利,苏轼却故意唱反调,在文中写了许多嘲讽的话。

苏轼本来以为,陈希亮会因此刁难自己,结果,他却一字未改,把文章刻在了凌虚台上。

这反而让苏轼感到不好意思了。

陈希亮知道苏轼对自己不满,把他叫到跟前,开诚布公地说:

“我对苏洵像对待自己儿子一样,你算是孙子辈了。

平时不给你好脸色,是因为你年少成名,怕你自满承受不起。

我不想看到你日后仕途受挫折。”

苏轼这才意识到,陈希亮是真正为自己好,隔阂也就自然消除了。

陈希亮过世后,苏轼应他的儿子陈慥的请求为他做传时,还专门写到这件事。

陈慥是陈希亮的小儿子,对做官毫无兴趣,在父亲去世后,他选择隐居山林,不问世事。

苏轼前往黄州时,在黄州北部的岐亭与陈慥重逢。

原来,陈慥听说了苏轼的遭遇,特意在这里等他,邀请他到家中做客。

陈慥和他的家人居住在简朴的房子里,过着清贫宁静的生活,每个人都平和而自在。

其实,陈慥非常富裕,洛阳有豪宅,河北有良田,三个哥哥也在朝廷做官。

但他能够放下一切,超越世俗,苏轼深感震撼,称他为“异人”。

苏轼也意识到,自己还是沉溺于俗务,常常为名声、官职所困扰,因此难以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在黄州那几年,苏轼和陈慥经常见面,亲如兄弟。

苏轼还为遗世独立的陈慥写了传记,这是他唯一给活人写的传记。

苏轼过世后,朝廷党争越演越烈,他的作品也一度被禁。

而陈慥“顶风作案”,在最严峻的时候主持刻印苏轼的诗集,以表达对朋友的坚定支持。

那除了官场中这些志同道合的知己以外,作为一代文豪,苏轼在文艺领域也结识了许多惺惺相惜的才子。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苏轼的朋友圈》:知己相交,肝胆相照》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全球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文化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最新资讯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