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对话“白求恩奖章”获得者(29)| 游志鹏:成为一名“极致的追光者”

2025-05-27 15:23 阅读量:3.6万+

华人号:健康中国

游志鹏,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主任医师。

■记者:多年从医路,有哪些瞬间令您觉得选择这份职业意义非凡?能否分享一下这些瞬间背后的故事?

游志鹏:2022年6月,我接诊了一名59岁的男性患者。这名患者左眼突然眼前出现大片黑影,经检查后,确诊为难治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且黄斑区已出现大范围视网膜下出血。更令人揪心的是,患者的右眼在7年前因相同病症已永久失明。他紧攥检查报告,声音哽咽着对我说:“游医生,这是我最后的希望了!”我能清晰感受到,患者对永久失去光明的那份极度恐惧。这个病以往只能依靠玻璃体腔注射药物控制病情,治疗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且由于患者黄斑区视网膜下积血较多,如果依靠自行吸收,血液中的含铁血黄素对视网膜有毒性作用,视力很难恢复,还有可能出现出血扩大,造成永久失明。一边是患者的眼健康,一边是手术可能带来的风险。顶着压力,我决定为患者尝试使用超微针进行视网膜下注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溶血的创新治疗方案。当时,该方案在国内仅有个别施行先例。手术充满了挑战,既要精准穿透头发丝般纤细的视网膜层次,又要避免损伤脆弱的感光细胞层。术前,我和团队查阅了大量文献,反复推演手术路径,制定周详的手术方案。最终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术后半年来复诊时,视力恢复并稳定在0.8。他脸上洋溢着重获光明的喜悦,向我们深鞠了一躬。这次手术的成功,不仅见证了现代超微创显微外科的奇迹,更让我深切体会到,医者的勇气背后是用专业筑起希望灯塔的智慧与担当。我想,作为一名眼科医生,每当看着患者被搀扶着进来,经过我们精心的治疗,自信地走出去,我就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

■记者:在医院里,您耐心细致地对待每名患者;在医院外,您常常带领团队深入基层,进行义诊、手术和科普教育。您还承担着医院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重任。您是如何做好这些工作的呢?

游志鹏:周二、周四上午出门诊,周一、三、五主刀手术,日常还有行政、科研、教学工作……我的一周,的确每天都忙碌且充实。只要对患者有益,一切就都值得。今年是我从事眼科临床与科研工作的第30年,我始终铭记着初入行时老师的教诲:“医生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患者身上。”对我来说,患者找我们就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不能辜负这份信任。不管再忙,我们都要抱着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态度,努力满足每一名患者对光明的渴望。也是秉持着这份初心,10余年来,不论刮风下雨,我坚持每天早上6点半到医院查房。看到患者能顺利出院、早点回家,我心中就有一种很强的成就感。让患者就医更方便、更省心,来到我们医院能感受到温暖,一直是我的初衷。作为医院管理者,我的工作围绕两个核心展开——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优化服务流程,以技术创新为引擎提升诊疗水平。所以,我们构建了“全周期诊疗服务体系”:在门诊环节推出诊间预约、跨科联约、复诊直约的“三约联动”机制,让患者就诊效率大幅提升;在住院环节打造集手续办理、术前检查、健康指导、手术预约于一体的一站式入院模式。从业多年,我深知对眼部疾病来说,早期筛查、诊断和干预非常重要。为此,我定期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基层,远赴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开展白内障手术和防盲治盲工作。我们也在江西省率先开展了基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建档工作,各类眼病筛查工作有序进行。此外,我们积极组织援非工作,在援建中乍眼科中心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常驻、“援乍光明行”、财物捐赠、技术指导、带教培训、国际交流等“医疗援外组合拳”模式,帮助当地建立规范化诊疗体系,变“输血”为“造血”,实现从“手术援助”到“体系构建”的跨越。对我来说,工作不会停歇。未来,我将继续与同行们携手,用专业与温度点亮更多患者的希望之光。

■记者:“白求恩奖章”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游志鹏:应该说,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属于每一名为光明事业默默奉献的同道中人,是对我和我们团队的最大肯定。眼科学的发展永无止境,我也一直在不断学习新技术、研究新方法,致力于前沿技术的引进与应用。2020年,我们在江西省内率先开展27G微切口玻璃体切割术;2022年,我们使用41G/48G超精微针进行黄斑区视网膜下注射t-PA与平衡盐溶液(BSS)技术,治疗难治性黄斑下出血、黄斑水肿与黄斑裂孔等难治性眼底疾病;2023年,我们用48G超精微针向视网膜动脉及视网膜静脉内注射t-PA,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及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等危重病症,填补了省内眼科超微技术的空白……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医院的诊疗水平,也让更多眼底病患者在省内就能看得好病。业内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眼底病是眼科学研究领域的一座“珠峰”,每走一步都需要付出比平时多数倍的努力。我既然选择了这个研究方向,就要全力以赴。人才是学科发展的基础。这些年,我培养了50余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很多学生已成为眼科领域的专家或单位的技术骨干。作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我始终坚持对基层中青年眼科医师的培养,多次牵头举办国家级及省级眼科继续教育学习班及各类眼底病沙龙。只有这样,眼科特别是眼底病学科的人才梯队才能更好地建设起来,才能造福更多患者。“针尖舞者,匠心护眼”是我的座右铭,成为一名“极致的追光者”是我毕生的追求,我时刻准备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去守护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来源:健康报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对话“白求恩奖章”获得者(29)| 游志鹏:成为一名“极致的追光者”》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温哥华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健康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