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美版“公知文”让国外人纷纷破防?外国博主涌入惊叹:原来中国这么好

2024-07-17 09:34 阅读量:23.3万+

华人号:华人头条

前段时间,我们的幼儿园意外在外网成了热门词,许多美国网民都在刷一个视频。

视频里是国内的一个军事兴趣班,小朋友正在熟练地攀爬云梯、徒手爬绳、组装模型手枪。

看到这些小朋友娴熟的动作,美国人纷纷破防了,在Tik Tok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本以为在学校玩枪是我们美国人的专利,可是你看看这些中国孩子,他们吊打我们几条街。”

“30多岁了能入学吗?我明天就可以开始!”

“假如这帮中国小孩打过来,我们这里的小男孩(我的意思是小女孩)他们将只会柔弱地挥舞法国国旗投降”

微信截图_20240712151655

而这些老外并不知道的是,这段视频只是一个儿童兴趣班的视频,孩子们玩的只是模型玩具,并不是真枪。

但是许多美国人却信以为真,甚至还有网友做了组对比视频,一边是中国学生在玩手枪,另一边是在街头采访美国小孩,结果美国小孩连自己的性别都搞不清楚,他很失望地说这届美国孩子是废掉的一代……

微信截图_20240716093348

这已经不是外国人第一次,用脑洞清奇的方式解读中国了。在西方的短视频平台上,中国都快被神化了,而且他们吹嘘中国的方式也让人大开眼界。

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公知文”

中国幼儿园,在国外都快成流量密码了。TikTok上4月份有个4000多万播放,300多万点赞的短视频说这是一个中国幼儿园里的日常。视频里的自己做饭、吃饭洗碗,有条不紊,看呆一众连大米饭都不会煮的老外。

IMG_256

这些视频最主要的魔力在于,当我们看着“有些作秀”的幼儿园生活内容,在国外却能让家长们狠狠地共鸣。近2万条评论,都在深刻反思欧美教育的不足之处。

IMG_256

还有一位意大利和德国混血博主Von Roon Yasmin,在杭州一所高校里面读国际关系专业的研究生,经常在短视频里面分享她在中国的生活和学习,但因为文化不同,还是会出现你说城门楼子我说胯骨轴子的情况。

IMG_256

比如在一个标题为《中国改变了我什么》视频里,她说从中国回去以后,她的家人和朋友们都说在中国的一年,她改变了许多,她变得不再刻薄,更有耐心,也不再轻易生气了。

76c60d2a439f7e6e8099504903701f4

她说:“是的因为中国人就是这样,他们耐心、放松、不焦虑、不愤怒、不担忧。如果在欧洲我确实会生气,但在中国即使过了很糟糕的一天,想发火,等你一出门,却看到没有人发火,大家都很平和,于是你也会跟着平和。这就是中国不可思议的地方。”

在评论区有人一本正经地解释说“这就是结构化社会与个人主义社会的差别。”

此前还有一位名叫Tristan Harris的美国“公知”,在一档节目中大谈论中美差距。他称中国的小孩不沉迷手机,因为中国版Tik Tok也就是抖音,只会给小孩推送科学实验室、博物馆、爱国主义以及教育类的视频,而且他们每天只有40分钟的观看时间。

反观美国青少年使用的Tik Tok就是精神鸦片,里面充斥着娱乐、擦边、拜金等诱惑视频让孩子一玩就是几个小时,从而摧毁“美国的花朵”

微信截图_20240716085442

不仅如此他还表示,在一项调查结果中美国孩子最想从事的职业是网红,而中国孩子最想从事的职业是宇航员。为此他表示深深地担忧,说按照这样下去,去几代人之后的美国将走向一条不归路。

看到这些言论,总是给人一种格外离谱但又似曾相识的感觉,仿佛看到了十几年前《读者》《意林》。

在那个信息相对封闭、网络尚未普及的时代,新闻媒体和杂志报纸是公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它们传递着世界各地的新闻动态,成为人们了解外界的重要窗口。

IMG_256

因此,大量的公共知识分子,亦即我们口中的“公知”,在这些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美化西方、将西方神话化的文章,这些文章因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分析,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

“日本马桶水清冽甘甜”“澳洲苍蝇酿蜂蜜”“英伦地铁中,众人埋头书海”“哈佛凌晨四点半”,这些传闻广泛流传,不乏有人深信不疑。不禁感叹童年的回旋镖现在终于飞回我手里。

IMG_256

实际上,这些“公知”言论,看似言之凿凿,却通常都存在经不起推敲的逻辑谬误。而各国“公知”的共同特点,都是通过贬低否定自己的国家、吓唬自己的同胞,来博眼球谋取利益。

抹黑中国却让老外羡慕到变形

其实国外“公知”用奇葩言论评价中国,已经不是一天两天。就拿他们之前常常提及的“信用分制度”来说吧。

在他们的口中,中国没有所谓的自由,中国人的一言一行都被天眼所控制。做了好事政府就会给你加分,做了坏事就会给你扣分,分低了有惩罚,分高了有奖励。有人发文章称,信用分超过550分,就能够给电动车充电,并且还配上了图,以表真实性。

IMG_256

这个故事的本意,是想给外国网友制造一种在中国“没有人身自由”“被政府所控制”的负面形象,但之后这件事却朝着奇怪的方向发展……

先是有人发文称,中国信用分是真的,政府也承认了,社会信用分高的人可以用他们的分换东西,一包抽纸 35 点,一袋大米 45 点。

IMG_256

之后,有个外国大V制作了一张中国“信用分系统”的图片,详细解释这一系统的运作模式。

微信截图_20240711175607

他说所有人一开始初始信用分1000分,如果在网上说政府好话、做慈善、照顾老人、见义勇为就会加分。反之,偷东西、骂人、散布谣言等等不文明行为就会被扣分。

分数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乘车免费、去医院看病打折、更容易借贷款。

分数低的就惨了,你将会被限制出行,不能乘坐高铁、飞机,还会被列入失信名单。信用分负数后还会直接“人间蒸发”。

中国人一听就明白,这是把我们的微信信用分、芝麻信用分和政府的征信系统搅和在一块了。

其实这个谣言最早是2020年BBC造编制的,为此当时的中国网友还搞了一波行为艺术,正儿八经地制作了一波信用分的截图,还配文字称“好耶,月底信用点又加了!”

IMG_256

没有想到4年过去了,现在又有美国“公知”又把这事翻了出来。但令谁都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的居然起到了反效果。

一些国外人在看到中国网友晒出的图后,对此深信不疑,表示中国太可怕了,没有人权。但有一部分人竟觉得“信用分”制度实在是太棒了。

这一部分网友认为,这一制度可以有效地约束那些违法的人,也同时在鼓励大家积极地做好事,社会将因此变得十分和谐,怎么看都是好事。

反观美国,对反犹太人言论进行控制。若是发现有学生发表反犹太的言论,还会强迫学校开除学生,让他们找不到工作等等。反观中国的打分系统都是在惩罚那些危害国家、破坏社会秩序的坏人,这么一对比下来,许多美国网友惊呼中国的这套信用评分系统比美国的好100倍。

IMG_256

还有美国网友表示,他们没有社会信用,但是有FICO,数据会检测每个人的消费水平进行分级,控制大家租房亦或者买房权利。

因此,他们反过来要求美国引进中国的社会信用分系统。估计这下美国“公知”也懵了,不仅没有起到抹黑作用,反而给中国宣传了一波。

认知中国,还需眼见为实

今年6月以来,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容,在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利好下,外籍人员来华热潮持续高涨。不仅带火了中国旅游,更对外展示了一个真实生动的中国。

来中国前视死如归,来中国后乐不思蜀。

因为西方媒体的宣传,最开始,有不少博主都是抱着“探险”“遭罪”的想法来到中国。当他们看见中国的科技发展与现代化程度后,他们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IMG_256

一尘不染的中国地铁,科技感拉满,直接硬控法国人。跟破破旧旧的巴黎地铁不同,中国地铁没有流浪汉,没有垃圾,没有老鼠,就连在潮湿的广东地铁,蟑螂都不见一只。

IMG_256

视频中的中国治安环境让老外们感觉有些破防,夜间也能安全散步的大街、敞着大门呼呼大睡的便利店主,隔着屏幕就能从评论区里感觉出满满的羡慕。

IMG_256

现在外网上的中国旅游专题,只要一打“China Travel”标签,视频播放量立马暴涨。

数据显示,与中国旅游有关的主题点燃了全球社交媒体,相关视频播放量已超过10亿。越来越多的外国网友了解了中国,纷纷在评论区称中国是“梦想国度”。

IMG_256

百闻不如一见,谣言听得太多,往往会起到反效果。

此前,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在6月27日,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还呼吁美国民众“中国在衰退,中国很危险,中国很邪恶。”结果网友们定睛一看,伯恩斯在自己的推特上发了张照片,说自己正在前往去武汉的路上,还看了基辛格的《论中国》。翻了他最近一个月的行程,上海、广州、内蒙古他是一个地方没少玩。

微信截图_20240715172907

有一个外国博主在上海做了一个实验,他将他的笔记本和现金放在咖啡馆然后离开,以此测试手机会不会被偷。一个小时后,他自己放弃了,因为压根没有人走近他的笔记本。

IMG_256

不少老外惊呼,中国最不安全的,恐怕就是夜市太多,一不小心就把钱花光光,再带着肚子上的肥肉回家。

640

当年扔出去的每一发回旋镖,总能恰到好处地飞回来,狠狠砸在时代的转角处。在全世界信息互通、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谁都无法炮制谎言、掩盖真相,认知中国,还是应该眼见为实。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美版“公知文”让国外人纷纷破防?外国博主涌入惊叹:原来中国这么好》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越南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侨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