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触摸千年水脉,共赴一场时光与文明的交响——宁夏水利博物馆探秘

2025-05-21 17:20 阅读量:1.6万+

华人号:国际宁夏

在宁夏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黄河不仅是一条滋养万物的母亲河,更是一部镌刻在黄土高原上的厚重史书。而宁夏水利博物馆,恰如这部史书中最精彩的篇章,以秦汉风格的高台建筑矗立在青铜峡黄河,向世人诉说着人类与自然从抗争到和谐共处的壮丽史诗。这座承载着两千年治水智慧的活态博物馆,不仅是水文化的守护者,更是一堂流动的思政课,通过研学游与亲子游的生动形式,让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5月20日,小编有幸与一帮志趣相投的文友到青铜峡黄河大峡谷采风,大家一同走进这座独特的博物馆,感受塞上江南的水利传奇。


秦风汉韵的建筑诉说:凝固的水利史诗

宁夏水利博物馆的建筑本身就是一部凝固的水利史诗。这座2011年建成开放的博物馆,采用秦汉时期的高台式建筑风格,馆顶设计为青铜扭面顶,周围环绕着精心设计的景观水系和微缩黄河地面景观,与九渠广场、青铜古镇遥相呼应,形象地揭示了宁夏水利的秦风汉韵。

走进这座总建筑面积4085平方米、布展面积3000平方米的博物馆,参观者立刻被其宏大的叙事所震撼。博物馆分上下两层,共设序厅、千秋流韵、盛世伟业、水利未来、水利文化、水利人物六大部分23个单元。每一处展陈都经过精心设计,将两千多年的水利历史浓缩在这方寸之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的展陈并非简单的文物堆砌,而是通过场景复原、互动体验、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方式,让历史起来,让参观者尤其是青少年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宁夏水利的沧桑巨变。

美国著名人文学者盖洛曾评价道:宁夏的古引黄渠道灌溉工程是继四川都江堰工程之后,中国古渠系灌溉工程的典范。这一评价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宁夏水利在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史上的重要地位。

千年古渠的活态见证:从生存抗争到和谐共生的智慧

在宁夏水利博物馆内,537件珍贵文物无声地诉说着人类与黄河从抗争到和谐共处的漫长历程。汉代五角形陶质水管、宋代灰陶水管、民国渠绅碑、汉渠碑首、钮公德政生祠碑等文物,每一件都是治水智慧的结晶。特别是那些看似普通的陶质水管,它们穿越时空而来,向我们展示着古人如何利用最简单的材料解决最复杂的水利问题,这种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智慧至今仍令人叹服。

博物馆内还展示着蒙恬、刁雍、李元昊、郭守敬等六位治水人物的雕像,以及昊王开渠、塞北江南等多处场景沙盘。这些展品生动再现了历代治水先贤如何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将荒芜的塞北改造成富庶的江南。正如清代诗人所描绘的:长渠活活泻苍波,塞北风光果若何。……漫道汉唐遗迹远,由来膏泽圣朝多,这些古渠不仅是农业灌溉的命脉,更是黄河文明传承的载体。

宁夏引黄灌区的开发史堪称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典范。从汉代的激河浚渠、北魏的灌溉制度、西夏的卷埽技术,到元代的木闸和滚水坝控水、明代的石闸布设和刻字水则,再到清代的飞马报汛、埋设准底石等技术,历代宁夏人民积累了丰富的治水、用水、管水经验。这些技术在当时的条件下堪称领先,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体现了人类从最初与自然的对抗,逐渐走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转变。

踏入宁夏水利博物馆,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走进了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从秦渠、汉渠到唐徕渠,一条条古老的灌渠如同大地的血脉,见证着人类与自然从最初的抗争,逐渐走向和谐共处。随着时间的推移,先辈们懂得了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在黄河水的滋养下,宁夏平原逐渐成为了“塞上江南”。在这里,每一块砖瓦、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诉说着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故事,让我们深刻领悟到,唯有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流动的思政课堂:研学游中的文化传承与精神庚续

宁夏水利博物馆不仅是一座展示水利历史的场馆,更是一堂生动的流动思政课。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热的兴起,这里已成为研学旅行的首选之地,吸引了宁夏各中小学以及全国各地的学生团队前来打卡。博物馆通过延时开放、免费讲解等方式,尽最大努力为来自全国各地的研学团队提供优质服务,暑假期间每天接待的研学人数可达左右。

对于研学游的学生们来说,宁夏水利博物馆是一座知识的宝库。在这里,历史课本上的文字变得鲜活起来,学生们可以通过实地参观、互动体验,深入了解宁夏水利发展的历史,学习水利工程的原理和知识。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学生们可以观摩古老的水车模型,感受古人取水灌溉的智慧身临其境地体验黄河治水的艰难场景,培养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同时,博物馆还设置了丰富的实践课程,如“小小工程师”“小小讲解员”“水质检测”“感恩母亲河·生态环保家等,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提升综合素养。

值得一提的是,宁夏水利博物馆的研学活动与青铜峡黄河大峡谷的青铜峡水利枢纽、黄河铁桥、大禹文化园等其他景点相结合,形成完整的文化体验线路。打造历史+自然”“研学+体验的复合型文旅场景。这种跨学科的研学模式,让孩子们在了解水利历史的同时,也能感受宁夏丰富的自然生态和多元文化,实现全方位的素质教育。

黄河文化的时代新篇:从历史走向未来

宁夏水利博物馆承载的不仅是过去的水利成就,更是面向未来的水文化传承。2017年10月10日,宁夏引黄古灌区被正式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是对宁夏两千多年水利文明的国际认可。这一荣誉的获得,使塞上江南拥有了文化之魂,也为宁夏水利博物馆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

一部流淌千年的水文化史,在宁夏水利博物馆中缓缓铺陈;一部流动的思政课,在这里持续开课。无论是研学游的求知之旅,还是亲子游的温馨时光,都能在这里与历史对话,与文化相拥,感受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魅力,传承和弘扬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

快来宁夏水利博物馆,开启这场意义非凡的文化之旅吧!红杉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触摸千年水脉,共赴一场时光与文明的交响——宁夏水利博物馆探秘》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塔斯马尼亚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