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3000亿海光信息“鲸吞”900亿中科曙光!双方距离4分钟车程,均有中科院计算所背景

2025-05-26 15:29 阅读量:5.3万+

华人号:华声中国

5月26日电 (陈俊明)国产“芯片+算力”巨头来了!

25日晚间,芯片大咖海光信息公告称,与中科曙光正在筹划由公司通过向中科曙光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

来源:中科曙光公告

同日,算力巨头中科曙光公告,与海光信息正在筹划由海光信息通过向公司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

据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披露,5月25日,公司与中科曙光签署《吸收合并意向协议》,就本次重组作出若干原则性约定。

来源:百度地图

资料显示,中科曙光注册地址为天津市华苑产业区(环外)海泰华科大街15号1-3层,海光信息注册地址为天津华苑产业区海泰西路18号北2-204工业孵化-3-8。中新经纬通过网络地图查阅发现,此次合并的两大主角,距离仅4分钟车程。

二级市场上,海光信息(市值超3000亿)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市值超900亿)引爆A股。5月26日,海光信息、中科曙光停牌,截至收盘,中院系概念股齐刷刷大涨,中国科传涨停,中科信息20%涨停,中科美菱涨超16%,中科星图、中科三环、中科软、中科金财等个股均有明显涨势。芯片股也集体走强,至纯科技涨超5%,华虹公司、中国长城涨超3%,北方华创、中芯国际涨超1%。

千亿级合并

海光信息(吸并方)主营业务是研发、设计和销售应用于服务器、工作站等计算、存储设备中的高端处理器。公司的产品包括海光通用处理器(CPU)和海光协处理器(DCU)。海光CPU系列产品兼容x86指令集以及国际上主流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应用于电信、金融、互联网、教育、交通等重要行业或领域。海光DCU系列产品以GPGPU架构为基础,应用于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商业计算等应用领域。

海光信息表示,海光CPU和海光DCU的芯片设计工作均由公司独立完成,公司主要负责制定芯片的规格参数与方案、进行芯片设计和验证、交付芯片设计版图等,芯片的晶圆加工、封装测试通过委外方式完成。

海光信息认为,信息产业的国产化是国家建设数字中国的先行条件,国产高端处理器在各个行业逐步延伸,对信息安全、供应链安全要求相对较高的领域,亦是国产CPU的优势市场。

从业绩表现看,2024年,海光信息实现营收91.62亿元,同比增52.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31亿元,同比增52.87%。该公司称,进一步拓展了产品的应用领域,加之国产化市场占比进一步提升,促进业绩增长。

2025年第一季度,海光信息业绩保持高速增长,公司季内营收24亿元,同比增50.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6亿元,同比增75.33%。

中科曙光(被吸并方)主要从事高端计算机、存储、安全、数据中心产品的研发及制造,同时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智能计算等业务。产品覆盖通用、高端计算机、液冷机房硬件设备、分布式存储产品、网络安全产品、大数据平台、云计算平台。

近年来,中科曙光积极向计算生态业务延伸布局,除推出存储、网络安全、大数据、云计算等产品和解决方案,完成“芯—端—云—算”的全产业链布局,同时投资了海光信息、中科星图、中科三清、中科天玑、曙光数创等多项资产,与参控股子公司全方位覆盖了从上游芯片、服务器硬件、IO存储到中游云计算平台、大数据平台、算力服务平台以及下游云服务提供商。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中科曙光是海光信息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7.96%。中科曙光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院系概念股在5月26日集体出现异动或与之相关。

2024年,中科曙光实现营收131.48亿元,同比降8.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11亿元,同比增4.10%。分行业看,中科曙光有71.56亿元营收来自公共事业,59.45亿元营收来自企业,其中公共事业毛利率更高,为33.86%。

2024年,中科曙光IT设备生产量270970台,同比降14.89%;销售量265438台,同比降21.25%;库存量46173台,同比降13.61%。

2025年一季度,中科曙光实现营收25.86亿元,同比增4.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30.79%。公司提到,联营企业利润的增加对投资收益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的千亿大合并还牵动一家北交所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变动。

来源:曙光数创公告

5月26日早间,曙光数创发布公告称,5月25日,公司控股股东北京曙光信息的母公司中科曙光与海光信息签署《吸收合并意向协议》,可能涉及到公司控制权变动。为保证公平信息披露,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价异常波动,根据《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申请公司股票停牌。

并购重组潮

5月16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修改内容包括:提高对财务状况变化、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监管的包容度;新设重组简易审核程序,明确适用简易审核程序的重组交易无需证券交易所并购重组委审议,证监会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予以注册或者不予注册的决定等。

证监会表示,《重组办法》修改发布后,《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简称“并购六条”)的各项措施全面落地,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并购重组市场规模和活跃度大幅提升,上市公司累计披露资产重组超1400单,其中重大资产重组超160单。

此次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的重大资产重组被解读为重组新规修改发布后首单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交易。

对于此次资产重组,海光信息提到,“为抢抓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新机遇,做大做强主业。”中科曙光也提到,“为抢抓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新机遇,促进产业链整合和高质量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重组并购成为A股市场此起彼伏的热点题材。

2024年9月,中国船舶公告称,为进一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兴装强军主责主业、加快船舶总装业务高质量发展、规范同业竞争、提升上市公司经营质量,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正在筹划由中国船舶通过向中国重工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彼时,两家千亿级的上市公司合并点燃了市场行情。中国船舶复牌后,股价大象起舞,从34.9元一路飙升至45.95元;中国重工股价也从不足5元一度突破至6元以上。

2024年9月,国泰君安(现已更名为“国泰海通”)公告称,公司与海通证券正在筹划由公司通过向海通证券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向海通证券全体H股换股股东发行H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

来源:Wind

央行等部门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叠加两大券商头部企业合并让券商股集体狂欢。券商指数在9月末从约7600点飙升至11月高位超13000点,区间涨幅超70%,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国银河等股价在此期间均斩获巨额涨幅。

对于近期并购重组,券商观点普遍乐观。

开源证券研报认为,《重组办法》以激发并购重组市场活力、提高并购重组审核效率、优化并购重组监管机制为核心,从建立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提高对财务状况变化、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监管的包容度、新设重组简易审核程序、明确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的锁定期要求、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五大方面作出了全面规定,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跃度。

中金公司研报称,分期支付机制有助于减轻收购方的资金压力,同时也降低了一次性估值带来的风险,尤其有助于成长性强但业绩不确定性较高的科创企业参与并购重组交易。相关改动一方面更加适应新兴行业特点,包容进行大量研发投入但尚未形成稳定盈利的早期科创企业,有助于推动科创企业参与并购重组;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企业实施同行业、上下游的并购重组,从而达到扩大规模效应、提升产业链优势、实现产业转型等目的。

东兴证券研报认为,《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改从并购重组主体、投资方、交易对价、审核程序、锁定期等业务核心层面适度降低并购重组门槛,提升交易效率和便利性,减少资金占用,有助于并购重组业务的顺利高效开展。并购重组对市场流动性冲击相对较小,且受到政策的持续倾斜,有望成为券商投行业务的关键增量,对上市公司做大做强的支持亦将持续提升国内资本市场整体投资价值。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3000亿海光信息“鲸吞”900亿中科曙光!双方距离4分钟车程,均有中科院计算所背景》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全球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财经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