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7 09:48 阅读量:5.5万+
华人号:经典好文(一)翻山越岭赏花萼
送走她后,决定在日历翻页至新一年之前,出行一趟,为2023年留下骋怀游目的一瞬,墨彩飞扬的一笔。
静心把要去的地方在高德上串成路线图,标明顺序用作导航。行驶2小时18分钟,加上服务区逗留40分钟,13:20到达大埔县政府门前。静心尖声叫起来:“哎呀!没设置好定位,导到县里来了!”
走221省道接151乡道,驶上弯曲陡峭的山路,时而河岸,时而山谷,时而崖坡,百折千回。路越来越狭窄,几乎不能错车,但也不见来车。山林幽幽,静心不免忐忑,忍不住问道:“走没走对路,几时能到啊?”
我永远是乐天派,笑着安慰:“咱一起见识过西藏惊险催心的山路,这里虽然有点绕且险峻,但不是一个等级的。古人都说了,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最终结果一定是到达,还有开心!”
行似悠长,达则一瞬。到了联丰村大丘田自然村,一座透显苍凉古朴气息的圆形土围楼映入眼帘,远远望去,仿如一个巨大飞碟降落山村里。在木梁灰瓦圈叠成的环顶覆盖下,油然而生幽远神秘的感触。
静心朝右侧售票处走去,左侧有人举裹薄塑印着二维码的卡片招手喊道:“在这买票”。上前扫码支付,门票每张10元,暖心的票价让人由衷感受根植大山深处的淳朴和友善。
碑刻标明,花萼楼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即1608年。占地面积2286平方米,建筑面积3525平方米。
花萼之名源于《诗经·小雅·棠棣》“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鄂通萼,意为“花托”,寓指兄弟情谊如花朵与花萼相扶持同辉映。楼的名称寄托林氏先祖殷殷期盼:兄弟友爱和睦共处,邻舍团结守望相助。
蓦然想起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和电影《妖猫传》中的“花萼相辉楼”,系玄宗感念兄弟情义而建造,唐代诗人张说以“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描绘上元节盛况。该楼曾享“天下第一名楼”美誉,惜毁于后唐战火。
相传林姓第五代上祖援宇公早年清贫,常年在闽、赣和饶平等地往来奔走,靠担盐、挑石灰谋生,为避风雨寄宿大东富溪的狮头山石洞里。他为人豪侠尚义、乐善好施,时常接济比他更贫困之人,其德行义举感动观音菩萨,乃托梦赐银。某夜,他梦见三匹白马从天而降,清晨醒来时,白马已消失不见,洞中却添了三个大缸,装着满满白银。于是,用这些银两设计建造宏大的土围圆楼,把贫苦乡邻都接来一起居住。
伫立廊栏边,俯瞰内环屋顶,一脊两坡稀疏挺立一株株迷你“松”,高低错落,娉婷绰约,俗称瓦松。若长得高大茂盛,说明房梁腐烂提供养分多,客观反映屋子损坏程度。但人都说是福气草,千万不要挖掉。
旅行爱看热闹,更喜欢看门道。从性能功用看,花萼楼建筑显现五个特点。
一是充分的经济性。建筑材料土、石、砖、砂、木皆就地取材,取之不尽。
二是良好的坚固性。用糯米、红糖增加粘性,串以竹片、木条做骨,逐层夯实成墙体,依靠梁、桁、角相互牵引,厚实坚固。
四是奇妙的物理性。土楼墙体厚,热季防止酷暑进入,冷天隔绝洌风侵袭,楼内形成了冬暖夏凉小气候。闽、粤交界地区骤晴骤雨,室外干湿度变化太大,厚土干时释放水份,湿时吸收水份,循环境变化自然调节
旅行访今必先溯古,才能在欣赏凝固的艺术时,使时光不再凝滞于一刻,而能够穿越千年,探寻人文古迹背后的故事,感触沉淀的文化韵味。
西晋至唐宋时期,中原汉人因战乱饥荒被迫南迁,历经五次大迁徙。因平坦地带已有人居住,只好迁于山区或丘陵地带。当地为这些移民登记时立为客籍,此为客家人称谓由来。梅州是历史上客家民系的最终形成地、聚居地和繁衍地。
中央和地方电视台、中影和珠江制片厂先后到这座土楼拍制反映客家文化的专题片和电视剧《嫂娘》、电影《等郎妹》。2000年10月,客家土楼千人茶会盛况在此展现。
古楼坐西北向东南,依山傍水,南面耸立海拔520米形如神笔写天书的尖山,北侧一湾碧水映天青的梅潭河静静流淌而过,形制唯美的围楼融合于心游万仞的景境中,秀美的山水被收纳于户牖内,恰应“罗层崖于户里,列镜澜于窗前”,既蕴含匠心独具的设计,亦流露诗意栖居的魅力。
梅潭河别称大埔水,源自平和县葛竹山和九龙磜,自东向西蜿蜒而来。“弯弯的小河,青青的山冈,依偎着小村庄”,望着悠悠河水隐隐青山,耳畔回响起儿时广为传唱的邓丽君歌曲《小村之恋》,酷似眼前景象。
从地图看出,刚才穿山越岭而来,乡道其实一路循着河流流向。早期水运发达,梅潭河可通木篷船,是粤东通福建漳、泉必经水路,因此,大山里的土围楼看似偏远,其实处在水道咽喉之处,与外界交通实为便利。
花萼楼是深山里一块璞玉,古朴、精巧且灵动,一砖一瓦,一拱一檐,都完美体现“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岁月流转,历经浮世烟尘,依旧惊艳世人!虽然看过的土楼已难细数,它却在我心中占据重要一席。
(二)“客家水立方”泰安楼
县治迁移前,此地属湖寮镇龙岗村。五虎山余脉横穿村内,如蛟龙跃岗,故名龙岗。
门票40元。沿甬道往里走,侧望凛凛雄踞的古堡,一眼可见门前禾坪、照壁和月池等客家围屋的“标配”。
来到正门前,浩瀚蓝天衬托下,端详三层高泰安楼外立面,感受它恢宏气势。建筑体现的安全构思与土围楼如出一辙,从门、墙、窗和顶层后部隐通廊的设置,可窥一斑。
外墙一、二层用大鹅卵石砌筑,厚度近1米。除两侧作卧室房间开4个小窗外,皆不开窗。现今普遍开窗都是重修时添的,墙面可见明显泥痕。
顶部以青砖砌墙,厚近0.5米,第三层开窗全排15个。据对客家围屋建筑特色的了解,窗后应当设有便于隐蔽和防御的“隐通廊”。
靠近细瞧彩绘的门楼,才发现其实是镶嵌在墙里的牌坊。客家流传一句经典俗语“千斤门楼四两屋”,足见传统民居门楼多么重要。古时建造牌坊须有功名,而巧妙设计嵌入式牌楼,光耀门楣,着实令人叫绝。
第一代楼主蓝少垣经商发家,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4年)建成泰安楼,最多时聚居68户300多人。一座围屋,就是一个功能齐全的族群生活社区,一个血脉相连的客家宗族社会,记载一个客家家族的发家史、奋斗史和辉煌史。
昨晚在西湖公园附近街道健记肉丸店吃夜宵时,热心的店主小哥向我介绍,泰安楼是澳门赌王第二位夫人蓝琼缨的祖屋,还特意找出上个月蓝夫人女儿何超琼女士莅临泰安楼寻根访祖的视频。
入门向左,楼内右侧露天部分有一口水井,地面用三合土砌平,井沿缝隙长了滑溜的苔藓。据说第一次走进泰安楼的何超琼女士当时拎起一个水桶放入井中再拉起,打出一桶井水,亲口尝了尝,脸上浮现出清澈甘甜沁心脾的表情。
绕至堂屋后,这面围楼便是初见月牙状围墙的内侧。堂屋与围楼间地面用碎石、鹅卵石铺砌,应该就是被称为“花台”的地方。
从大门的设计,到顶层的开建,无不显露出楼主智慧巧思和生意头脑。当时薪酬日结,相传工程推进到第三层时,他把账房搬至二层,规定凡来领薪者都要提两块砖到三楼后方可领取,日积月累,节省了建第三层所用火砖的搬运费。
三层门厅摆放一台清选粮食的客家农具风扇车,斑驳的木痕雕刻着古老时光的记忆。
遵循“吉地不可无水”的堪舆理论,楼前挖塘蓄水,为了“荫地脉,养真气”,并具有防火、抗旱等作用。开挖水塘很有讲究:江河近绕处不能挖塘;水塘不能上小下大,如漏斗状;不能小塘连串如锁链状;宅前不能开方形塘。半月形池塘,与围屋后部拱出的半圆形,合成圆满;这个圆又呼应楼内横屋方形,契合客家人传统的“天圆地方”理念。
楼的两侧各有一座书斋,是供族人子弟求学读书的学堂,体现了客家崇文重教的家风。右侧书斋已布置成客家民俗文化展览馆。
为保护泰安楼,划定10848平方米保护范围、25326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建起占地580亩的西湖公园,古楼既融入其中,又独立成为泰安楼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园。2020年9月,电视连续剧《绝密使命》就到泰安楼取景拍摄。
小链接
“兄弟既翕,谓之花萼相辉;兄弟联芳,谓之棠棣竞秀”出自《幼学琼林·卷二·兄弟》。兄弟之间和睦友爱,称为“花萼相辉”;兄弟都才华横溢流芳于世,称作“棠棣竞秀”。
2023年11月3日,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信德集团董事长、美高梅(中国)董事长何超琼女士在参加第六届世界客商大会开幕式后,下午专程到母亲祖籍地梅州市大埔县参观访问。
客家围屋始于两晋唐宋,盛于明清,至20世纪60年代后基本歇建。客家围龙屋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广西“杆栏式”、云南“一颗印”,并称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
景区说明多不一致。花萼楼占地和建筑面积有两种数据、建筑造型有二环和三环两种说法、房屋210间似不可能;泰安楼的说明在景区内以木牌或石碑设有4处,说法不一,如占地面积有6684、7235两种,建筑面积有4193、5136两种,进深有49、53.2两种,蓝少垣是二祖还是二十祖?望考证为游客厘清湖涂账。
更多作者的精彩游记,欢迎扫码关注“忘我的诗和远方”微信公众号~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