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5 15:48 阅读量:4.7万+
华人号:侨园杂志社清晰的轮廓,坚毅的眼神,暗红的金属光泽散发出独有的沉稳大气……錾凿锤刻间紫铜板上的英雄人物形象便被刻画得形神兼备、惟妙惟肖。这位以金属为“纸”,用錾作画的匠人就是沈阳市陈氏金属浮雕代表性传承人、侨眷陈学明。从少年时起,陈学明便跟随自己的父亲开始金属錾刻工艺的创作,不断地钻研探索,精进錾刀下的技艺之路始终没有停息。从青丝到白发,岁月见证着一件又一件金属錾刻作品在历经千锤百凿后被赋予鲜活的生命。
2013年6月,沈阳市政府向陈学明颁发了“陈氏金属浮雕工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牌匾。2016年6月,陈学明被命名为“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氏金属浮雕代表性传承人”。他的作品被辽宁省文联收藏。
陈学明在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展示錾刻技艺
技艺源于家族传承
錾,是一门古老的手工艺术,是指匠人们运用手中的锤子、小凿、錾刀等工具,在金、银、铜等金属上錾刻出精美图案的传统技艺,介于平面绘画与立体雕塑之间,历史悠久,极富审美价值与收藏价值。方寸之间浓缩了传统绘画的精髓和雕塑技法的精细。匠人们在錾刻时,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绘画、雕刻等功底,还要做到心手力的融通配合。
陈氏金属浮雕錾刻技艺的传承人陈学明是辽宁满族人,1958年出生于沈阳。他从儿时起就与錾刻技艺结缘,至今已近60年。陈家祖上四代都是从事满族传统金属錾刻工艺的匠人,传承至陈学明已经是第五代。据介绍,中国的金属浮雕錾刻工艺起源于辽代盛于明,在历经近千年的锤揲镂刻后发展成为现代成熟的金属浮雕工艺。
陈氏金属浮雕錾刻技艺可追溯到1842年。“我的爷爷擅长做石像雕刻,20世纪70年代,沈阳很多伟人像章的模具都出自我父亲之手 。”中国有句古话叫“石匠、铁匠不分家”,这句话在陈氏家族被充分验证。正是由于陈氏家族几代人对錾刻技艺的坚守,才使得这门传统的民间工艺传承至今。
由于父辈传授、家庭熏陶,加之不断地钻研与积累,陈学明制作出的每件作品都生动逼真,形神兼具。因錾刻技艺出色,陈学明在沈阳的錾刻领域小有名气。
“我创作金属錾刻作品时采用的技法与别人不同。我是前面用錾刀直接在金属上錾刻走线,背面用沙袋抵住,防止镂刻时金属变形,确保创作一气呵成。”陈学明说。他创作时,錾子和锤子在金属板上游走,虽然创作过程没有绘画等形式文雅,但作品的精美程度却毫不逊色。“制作一件金属錾刻作品需要反反复复地锤揲錾刻,这个时候就需要匠人静下心来,一点点去做,处理细节时必须小心翼翼,稍有失误便会前功尽弃。”陈学明说。
在岁月的磨砺中,陈学明始终紧握手中的錾刀,用勤学苦练成就錾刻技法的纯熟,而在金属板上雕刻人物更是成了他的专长。 陈学明的人物錾刻极见功力,制作范围涉及领导人肖像、艺术家肖像、企业家肖像、抗战英雄肖像等题材。陈学明已经錾刻过包括肯尼迪、克林顿、奥巴马在内的40多位美国领导人浮雕。陈学明还在金属板上錾刻出许多欧洲的知名人物肖像,让更多西方人了解中国的传统雕刻工艺,认识中国的錾刻文化。
为了更好地传承推广金属錾刻工艺,陈学明曾带着一錾、一锤、一沙袋三样简单的工具到北京发展。他在北京潘家园现场制作表演,进行錾刻技艺的展示。之后,他还受邀赴阿联酋参与国际交流,传播中华文化。陈学明说,从事金属浮雕錾刻辛苦且收入微薄,但这是他喜爱的工作,他将无怨无悔把金属錾刻视为毕生的事业。
创作金属浮雕致敬英烈
早在2011年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之际,陈学明就以錾刀錾刻英雄肖像的方式来追述历史,纪念革命先驱。他历时4个月,潜心创作的孙中山、宋庆龄、黄兴、宋教仁等辛亥革命著名人物系列金属錾刻作品引起不小的反响。
当看过陈学明人物錾刻作品后,许多名家定制了孙中山、黄兴、朱德、周恩来、刘少奇、贺龙、许世友等个人肖像。在辽宁省文联成立60周年大会上,陈学明应邀制作了辽宁名人马加、杨仁恺肖像作品,由辽宁省文联永久收藏。
2020年9月21日,怀着对抗美援朝英烈的怀念及敬意,陈学明创作出以孙生禄、杨连弟等有代表性的23名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的铜浮雕肖像。为了完美创作出抗美援朝战斗英雄的形象,陈学明从2020年初就着手收集相关材料、构思设计。经过4个月的苦心创作,陈学明在一块块铜板上以传统錾刻工艺制作出一系列英雄人物,让人们通过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金属浮雕作品记住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并以此铭记历史、怀念英烈。
2021年9月18日,“纪念九一八事变90周年 弘扬先烈爱国之情 缅怀英烈铜像展”在沈阳中街步行街罕王宫牌坊前展出。展出的百幅抗日英雄金属錾刻雕像作品均出自陈学明之手。
一直以来,陈学明对九一八事变这段屈辱的历史刻骨铭心,早在2016年他就萌生了錾刻100名抗日英烈金属浮雕的想法。他希望通过制作并创办英雄雕像展的形式与国人共同追忆这段屈辱的历史,并牢记那些闪光的英雄人物。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陈学明立刻投入到创作的筹备工作中。为了展现出英雄鲜明的光辉形象,他购买了大量历史书籍,并查阅相关资料,收集英雄事迹,构思英雄人物形象。终于,经过两年的潜心錾刻,陈学明创作的百位抗日英雄肖像展现在国人面前。展览中的各个英雄形象栩栩如生,引得无数路人驻足凝望,共同缅怀那些曾在抗日战争中抛洒热血、无畏捐躯的英雄人物。
“展览中,一幅幅英雄雕像,如同被赋予了生命一般,讲述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尽管展览略显简陋,但展出的内容却十分震撼。面对着赵尚志、杨靖宇、冷云等抗日英雄雕像,我的脑海中便会浮现出他们的英雄事迹。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英雄们的奋不顾身,才有了我们后人今天的和平与幸福。”一位参观展览的市民说。
陈学明只是一个小人物,却在用实际行动教育国人,为宣传抗日战争中的历史英雄,弘扬民族精神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虽然我的生活并不富裕,但是我愿意节衣缩食去创办这次展览。作为后人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要时刻警钟长鸣,为新时期祖国的振兴繁荣贡献力量。”陈学明说。
陈学明錾刻的九一八事变90周年人物铜像展
金属浮雕錾刻亟待传承
2017年5月,作为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氏金属浮雕代表性传承人,陈学明带着他的金属浮雕作品参加了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陈学明现场展示传统的金属錾刻工艺。他手中的錾刀运用娴熟,技艺精湛,创作出的錾刻作品灵动传神,吸引了很多人围观赞赏。
“中国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拥有精巧的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我希望通过参加交易会、交流会等平台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且进行有效的保护与传承。‘非遗’产品要不断拓展消费市场,并不断焕发生机,只有这样才能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无人、创作出的非遗产品乏人问津的现状。”陈学明说。
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生存现状,陈学明略显无奈地表示,尽管自己是陈氏金属浮雕唯一的代表性传承人,但是他錾刻的金属浮雕作品却并没有很好的销量。以他创作的紫铜人物浮雕作品为例,由于紫铜的成本较高,并且需要多次的打磨调整,创作周期至少需要3天时间,每幅铜雕刻的售价在2000元到3000元不等。“随着照相、录像等技术的发展,金属浮雕人像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少。目前,金属浮雕人像的消费群体大部分是纪念馆、博物馆,还有极少数为父母制作铜像的子女。一个月如果可以卖出一至两幅就算很好了,而大多数时间几个月可能都没有订单。”陈学明说。
目前,陈学明的儿子儿媳都在美国工作,小孙子也在美国出生。他十分焦虑无法让家族的金属錾刻艺术传承下去。除了亟待传承,如何提高传统金属錾刻工艺的制作效率、丰富作品的创作内容,使作品不仅可以展现手工錾刻的技艺之美,同时也可兼顾现代生活所需成为陈学明目前十分关心的问题。
以錾代笔,雕刻万物。在叮当响起的錾刻声中,是无数像陈学明一样的现代手工匠人对錾刻这门古老技艺的坚守与传承……
记者:王春棠
编辑:张艳红 责编:高凡 审核:张丽萍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