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非遗味道 | 调元故里川菜之乡,罗江美食有名堂!

2022-09-16 16:10 阅读量:5.2万+

华人号:最美四川

罗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淳朴的人文风情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蕴藏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

形成了民间艺术、民间工艺

民间文学、传统技艺等

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

饮食制作是“传统技艺”类目下的重要环节

烹调方法是先人传承下来的宝贵遗产

非遗名录中不乏饮食类项目的身影

比如罗江的

糯米鹅蛋、豆鸡、猪脸、卤鹅

……

今天安逸就来隆重介绍

这些响当当的非遗美食

罗江醉鱼

罗江醉鱼的做法源于清乾隆年间的《醒园录》,历史悠久。《醒园录》一经刊行,川人传抄者甚多,迅速得以传播。根据《醒园录》里的制鱼法制作而成的醉鱼由于便于储存和独特香味与口感,得以流传并推广。

糯米咸鹅蛋

德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糯米咸鹅蛋,至今200多年历史。其做法来源于清代《醒园录》禽蛋食品加工方法,“用本地芦草灰拌黄土,每三升土灰配盐一升,酒和泥,塑蛋,大头向上,小头向下,密排坛内,十多天或半月可吃”。

后李氏祖辈在炊烟中不断探索,在时光中不断改良,制蛋技艺日趋成熟,2016年冬,谢玉蓉(其母为李氏族人)重拾儿时记忆,经过不断的探索尝试,其制作工艺和流程得以优化定型,味道更加稳定。

杨记卤鹅

清末民国初,世居罗江城北鄢家镇七里村黄水河种田兼养鹅的杨永通,杨妻贤惠,善烹饪,尤以卤鹅深得乡邻称赞,乡邻常至其家索要老卤,请教卤制技艺。

后来,其子杨世荣在父母帮助下于乡开设了杨记卤鹅坊。以其卤制精道,不失鹅肉自然本味,好吃而名于乡。杨世荣传子杨敬贤,是为杨记卤鹅第三代传人。杨敬贤传子杨宗贵,是为第四代传人,因居农村,限于当时条件未能开作坊,但技艺未予失传,常用传统老卤卤鹅家人自食及招待客人。现杨记卤鹅为罗江著名特色美食之一。

罗江风干鸡

罗江风干鸡的加工技艺源自《醒园录》,书中详细的记载了风干鸡、鹅、鸭的制作方法。

风干鸡便于储存和携带,具有独特的风味。2016年,张奇志、张玉霞兄妹注册成立醒园食府,参照《醒园录》所载,与厨师刘海东反复研制,发掘和传承了这一技艺,被罗江列为打造川菜之乡推出的地方特色美食食品之一。

金面子蒸猪头

罗江区境内泞水、㵽水两河沿岸的百姓一直有吃猪头的历史,清代著名食谱《醒园录》中对蒸猪头的传统制作有详尽的记载。

现金面子酒家掌柜金伟的外祖父尹华兴作为白马关镇当地民间厨子,一直家传《醒园录》中蒸猪头的古法制作,在长期从事民间宴席过程中,作为主菜的蒸猪头一直深受老百姓的喜欢。由于长期制作蒸猪头,结合实践经验,尹华兴在保持传统的技艺上,总结了去腥、加卤、后蒸的方法,形成了今天的金面子蒸猪头。

罗江豆鸡

罗江豆鸡是德阳市的一道传统小吃,属于川菜。虽然名称含有“豆鸡”二字,但它的原材料可不是鸡。此菜以黄豆为主料,磨成豆浆。将其制成油皮,裹以芝麻末,经蒸制而成。颜色棕黄,绵软干香,咸香鲜麻。

罗江豆鸡1991年荣获“四川省优质产品”称号。1994年荣获“四川省名、优、特、新产品博览会”银质奖。2010年罗江豆鸡被商务部被评为中华老字号,罗江豆鸡制作技艺也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罗江花生

罗江肥沃的土地上非常适合种花生。《醒园录》中详细的记载了腌落花生的方法——“将落花生连壳下锅,用水煮熟,下盐煮一二滚,连汁装入缸盆内,三、四天可吃。又法,用水煮熟,捞干弃水,腌入盐菜卤内,亦三四天可吃。这种传统腌制落花生的“三法”,就是罗江花生最初的制作工艺。

在上世纪60年代,四川天府花生厂落户罗江,其生产工艺就是采用罗江本地落花生,用传统工艺加现代技艺生产出了闻名于世的天府花生。

在罗江这座小城

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树梢之前

美食的香气就飘进梦里

轻轻叫醒你

罗江美食,等你品尝~

来源:德阳文旅、罗江发布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非遗味道 | 调元故里川菜之乡,罗江美食有名堂!》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四川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四川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