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盛世出好戏,人间要好诗 ——晓阳七律《观现代曲剧<鲁镇>有感》赏析

2025-01-09 22:31 阅读量:5.3万+

华人号:文艺河南

七律

—观现代曲剧《鲁镇》有感

晓阳

风雨鸡鸣未可期,

诛心日记一狂痴。

赵家犬吠难明夜,

鲁镇人哀祝福时。

变幻王旗新顶戴,

依稀泪眼旧缁衣。

唤醒铁屋千年睡,

犹见当今土谷祠。

鲁镇,在鲁迅生活的时代,地图上并没有这样一个地方,然而在他的作品中却随处可见。

多年后,鲁迅的故乡——浙江省绍兴市真的有了一个鲁镇,这是根据鲁迅作品兴建的景区。来到此地的人们,仿佛一脚踏入时光隧道,又一次进入鲁迅笔下的世界。

又多年后,鲁迅诞辰140周年,现代戏《鲁镇》上演。舞台上,我们又一次看到了这个地方。狂人、阿Q、祥林嫂……,他们在舞台上演绎着独属于鲁镇的众生相。

《鲁镇》上演没多久,诗人晓阳写下了《现代戏<鲁镇>》这首律诗。

诗歌开篇首联“风雨鸡鸣未可期,诛心日记一狂痴”,意思是“在黑暗的社会里,人们期待先知挺身而出启蒙民智,期待雄鸡一唱天下白;表面上的狂痴之言实则是揭露、谴责病态社会的呐喊”。此处诗人引用了一个典故。《风雨鸡鸣》是现代著名画家徐悲鸿于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创作的一幅中国画。画面上,一只公鸡迎着暴风雨,站在嶙峋的山石上引吭高鸣,画左题诗“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出自《诗经·郑风·风雨》,原指白天风雨交加,天色昏暗,后用以形容局势严重,社会黑暗。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徐悲鸿借用“风雨鸡鸣”的诗意,发出救亡呐喊,抒发爱国情怀。诗人开篇通过画作《风雨鸡鸣》点明呐喊的主旨,紧接着又巧妙地用“诛心日记一狂痴”点明了又一重呐喊。《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收入的作品集名正是《呐喊》。《狂人日记》通过“狂人”的自述,深刻揭示了“病态环境里,人人都是受害者”的主题,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颔联 “赵家犬吠难明夜,鲁镇人哀祝福时”对仗工整,对比鲜明,意蕴深长,写的尤其精彩。短短14个字提到了鲁迅的两部作品《阿Q正传》与《祝福》。这两部作品一部描写的是一贫如洗,经常靠“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的阿Q,一部叙述的是在鲁镇帮佣的寡妇林嫂的故事。两个人都是社会的零余者,一生被戕害欺压而不自知,结局都很悲惨。

赵家犬吠这一场景出现在《阿Q正传》中,赵家代表着未庄的强权,赵家狗叫代表着强权的欺压。狗叫声声,长夜难明,实则是被欺凌、被迫害的生活久久难以捱过去。而就在鲁镇人人忙着祝福之时,被封建礼教集体无意识长期欺压的祥林嫂无声无自息地死掉了。此联没有一字说悲哀,然则处处透露着悲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尤其是“鲁镇人哀祝福时”,通过鲜明的反义对比“哀”与“祝福”,再次彰显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颈联“变幻王旗新顶戴,依稀泪眼旧缁衣”出自鲁迅诗作《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顶戴是清代区别官员等级的帽子及帽子上的装饰,在此处借代为“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王权更替”。夜茫茫、路漫漫,在军阀纷争的惊涛骇浪中鲁迅依然横眉立目,用如匕首、如刀枪一样的诗文告慰烈士、启蒙民智。

尾联“唤醒铁屋千年睡,犹见当今土谷祠”,留下了一个意蕴深长的结尾。

在《呐喊》自序中,鲁迅用“铁屋子”来比喻封建礼教的束缚和民众的昏睡状态。“土谷祠”是阿Q生活的地方土地庙。土地庙,这是中国民间供奉土地神的庙宇,也是民众寻求神灵护佑的寄托。然而土地庙并没有护佑民众,反而成了禁锢民众思想的枷锁和“铁屋子”。该怎样去打破这枷锁,唤醒在“铁屋子”中沉睡的民众?值得警醒的是,当今社会仍然可以看到“土谷祠”。“土谷祠”在这里又是一个借代,代指封建糟粕。本应被摒弃的东西竟然在当代还可以看见、依然存在,那当然要警醒了。

历史的车轮轰隆隆驶入21世纪,一个多世纪的时间过去了,我们再看狂人、阿Q、祥林嫂,看这些“病态社会”里的不幸者,是庆幸这个病态的时代早已过去,这些人早已消失,还是该警醒这种病态在当今时代依然存在?阿Q不是天生的阿Q,祥林嫂的悲剧也不是天生的悲剧。到底是什么造成了阿Q、祥林嫂的悲剧?昔日畸形的社会环境到底改变了没有、改变了多少?想来,这应该是晓阳写出“唤醒铁屋千年睡,犹见当今土谷祠”的初衷和本意吧?

“鲁镇”是虚拟的,又是真实的。它是具象的,又是抽象的。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缩影。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浓缩在鲁镇的一个个人物身上,这些人既在“吃人”,又在“被吃”。这一个个人物的悲剧让鲁镇具有了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如果说现代戏《鲁镇》是对鲁迅原著的再书写、再阐释、再发现、再生长,那晓阳的律诗《现代戏<鲁镇>》又何尝不是对鲁迅原著的再书写、再阐释、再发现、再生长?关注当下,发人深省,律诗《现代戏<鲁镇>》因此有了深刻的思想性和时代意义!

附注:

现代曲剧《鲁镇》是著名剧作家陈涌泉先生的代表作品之一,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编剧奖,第十七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著名剧作家陈涌泉先生(左)

河南省文联专家指导委员副主任、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智库专家杨诚勇先生(右)

杨诚勇,笔名晓阳,高级编辑,河南广播电视台原副台长、副总编辑,新闻界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首届中国新闻奖和首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一等奖获得者,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河南省文联专家指导委员副主任、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智库专家。

出版有论文集《喉舌与镜鉴》,评论集《时代足音》,杂文集《晓阳杂文集》《盛世微言》《世风新语》等,诗词集《古调今谈》《流韵和鸣》《徐行微吟》等。

晓阳诗词赏析作者:王红,河南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文学硕士,郑州大学新闻传播专业校外导师

编辑:华璨

审核:许广丽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盛世出好戏,人间要好诗 ——晓阳七律《观现代曲剧<鲁镇>有感》赏析》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纽约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