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漫漫回家路 —— 妈妈,您一定要等着我! (连载之二)

2021-07-20 02:02 阅读量:8k+

华人号:荷兰联合时报

上海隔离记

作者 九江叔叔

6月5日 星期六

天气:晴朗 体温:正常 情绪:正常

酒店封闭隔离第七天

消毒后时代的不适

早晨四点半醒了,昨晚十一点多睡的觉,太太和孩子昨晚八点不到就躺下睡了。他们的时差还没倒过来,我倒得差不多了。封闭隔离已经过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刚住进酒店时,每次拿快递,首先想到的是要对快递物品进行消毒,伸出手却发现没有消毒纸巾,没有消毒液,也没有消毒酒精了。太太在旁边说:消什么毒?现在你自己才是“带毒嫌疑犯”。扭头一想,也有道理!我们现在是被隔离的潜在“嫌疑犯”,正在接受“隔离审查”,虽然已经通过了病毒筛查的“预审”和“二审”,但还要经过无数次的“复审”,直至等到最后的“终审”过关,才能判决我们的“无罪”!在此之前,一刻也不能掉以轻心。

不消毒的日子还真有点不习惯,感到有点无所适从。在国外,我们处于病毒的全方位包围之中,只能严防死守,御病毒于家门之外。我们在国外居住的公寓是中外混居,左邻右舍,楼上楼下都是老外,低头不见抬头见,乘电梯,走楼梯,都会打照面。我们住的那栋楼里,孤寡老人居多,我的邻居和对门都是老人,他们都是易感染人群。

为了减少感染,我们采取了非必要不外出的防范措施,即便外出也不乘坐公共交通,不在外就餐。外出购物尽量减少频率,每週一次。进超市时佩戴N95口罩和透明面罩,戴手套和帽子。回家进门前,对所有商品,尤其是牛奶,肉食等冷冻食品进行酒精喷洒消毒,然后对外套,鞋帽等进行消毒,同时,还要漱口(有时还用烈性酒漱口),用消毒纸巾擦洗鼻孔,脸颊,耳朵,头发,脖颈等等,晚上睡觉前还要冲淋浴。

上班时,进入办公区和办公室前首先用消毒液擦手,手机,钥匙,电脑鼠标,门把手也都要消毒,收到信件和邮寄物品这都要进行仔细消毒,或经过长时存放后再打开。开车外出,车上必备消毒纸巾,面罩,口罩,口袋里装有消毒液,随时随地进行清洗和消毒。

从饭店点外卖,要不送货,要不在门外等候。回家后将所有包装盒进行消毒并扔掉,绝不在饭店就餐。好在当地人也很注意消毒防范,并保持社交距离,进入超市,办公区前需要测量体温(似乎只有进入药房不用测体温),涂抹消毒液,连鞋子也要进行消毒。一天下来,不知要消毒多少次,与人面对面说话必戴口罩,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不戴心里就不踏实。

一年多来,我没去任何邻居家串过门,也没请任何人上门(修理工除外),这既是保护自己和家人,也是保护他人。上下楼尽量走步行梯,不乘电梯,有效减少感染机会。

回国后,这一切不存在了,反倒感到不习惯。我想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即使疫情过去了,人们仍需保持外出以及去人流集中区时佩戴口罩的习惯,保持必要的社交距离,勤洗手,勤消毒,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减少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6月6日 星期日

天气:晴朗 体温:正常 情绪:不安

酒店封闭隔离第八天

浴缸蒸桑拿,超级享受!

据上海市卫健委报告,昨日上海确诊境外输入病例七例,其中俄罗斯一例,美国两例,刚果金一例,加纳一例,泰国一例,台湾一例,共追踪同航班密切接触者72人集中隔离观察。不知哪一天是否会传出我们乘坐的航班上也有人感染,那我们就惨了!

昨晚十一点半上床睡觉,早晨四点半醒来,时差基本倒过来了。

应太太的多次推荐,昨晚,我终于在浴缸里蒸了一次桑拿。方法是在浴缸里铺上一次性泡澡袋,然后放入热水。不泡不知道,一泡真奇妙!好多年都没这么舒服地泡过一次热水澡了,顿觉全身畅快淋漓。这对慢性颈椎病、腰肌劳损、肩周炎、关节炎等等慢性病大有益处,更为关键的事,在浴缸里泡了十分钟后,全身出汗。出浴凉快一会儿后,入水再泡,反反覆覆,毛孔充分张开,出了一身又一身的大汗,正愁一天三顿饭吃得多又没运动量呢,这么一泡,估计体重立马下降一到两公斤!何乐而不为呢。我说要是放点中草药,像做足疗一样,那该多好!太太二话没说,今天从网上买来了泡澡药材。不过桑拿好是好,但不能天天蒸啊,蒸虚脱了咋办?

比我们早入住酒店一星期的一位同事今天解除隔离了,他们是夫妻俩,但是他们没那么幸运,被分开在楼上和楼下两个房间隔离,不但我和他之间只能通过微信联系,就连他和他媳妇之间,也只能通过微信联系。我们自己在来酒店之前,也都做好了分开隔离的准备:行李分开打,各自带各自的生活用品和常用药。为防止联络不畅,我们还像身陷囹圄的地下党员那样,约定了一些联络暗号,通过敲击墙壁或踩踏地板传递信息,以便在隔壁或楼上楼下分开居住时使用。为此,我们还恶补了一通摩尔斯电码,并约定每天定时联络。 。 。 。 。 。

看着别人解除了隔离,拎着行李出了酒店,我心里很羡慕,我也期待这一天早日来临。 好在七天已经过去,我没有像那个老外一样心理崩溃。 今天和老父亲通了电话,老人非常高兴,尤其是听着孙子叫了声爷爷,心里更是乐开了花。但是一问起母亲,父亲语气又变得沉重起来,说母亲一人住在医院,情绪也不太好,一直想念我们!我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父亲还嘱咐,有事可以给哥哥或弟弟打电话,不要给母亲打电话,怕她情绪波动,本来就是冠心病发作,胸口闷。这一年多来,我同母亲视频和打电话的次数明显减少,一是不忍心看母亲沧桑衰老的面孔,二是不想让母亲因思儿心切而过度难过。回国后,仅和母亲通了一次电话,报个平安,让她老人家放心,其余都是同哥哥弟弟通话了解母亲的病情,共同商量对策。

我从高中毕业离家,至今已有37年,母亲念我尤甚,做梦都在念叨我。我想大慈大悲的菩萨,一定会体会母亲的慈母之心,让我们母子能够相见。

6月7日 星期一

天气:晴朗 体温:正常 情绪:低沉

酒店封闭隔离第九天

今天专门写我母亲!

上海昨日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四名,美国一人,加拿大一人,柬埔寨一人,俄罗斯一人,其中一人潜伏期两个星期。

一周不重样的菜谱结束了,接着要进入第二个循环週。忽然想起,经歷过那么多地方,发现菜谱基本都是以一周为周期进行循环。不知一个月不重样的菜谱什么样?一年的呢?估计只有慈禧太后知道!

今天的日记专门写我母亲!

母亲年轻时是一名远近闻名的美丽的纺织女工,在苏州工作和生活了十几年。她虽然只有高小(高级小学)文化,但酷爱戏曲,擅长越剧、沪剧、黄梅戏、现代京剧、淮剧等,因此语言造诣颇深,她所掌握的戏曲语言和生活习语,充满着民间智慧,是我从书本上永远学不到的!我最遗憾的是不能守在她的身边,将她那些睿智通俗的语言记录下来,否则完全可以整理出版一本民间谚语,俚语和锦句大全。

母亲怀我时,一直在县城里的纺织厂上班。父亲当时在外地工作,夫妻分居两地,没有时间照顾母亲。临产前一天,母亲还在厂里上班,随后一个人步行十几公里,走回乡下的外公外婆家。回家的第二天就生下了我,接生婆是我的六舅奶,一个地道的乡下妇女。

后来我进了托儿所。因为我特别爱哭,看孩子的老太婆讨厌我,经常惩罚我,把我一个人关在黑屋子里。有一次,我不小心摔了一跤,眼角磕在板凳角上,眉弓上磕破了约一个手指关节长的伤口,血流不止,眼睛差一点瞎了。母亲实在没办法,只好把我一个人严严实实地裹在摇篮里,锁在家里,自己去上班。母亲上的是三班倒,昼夜无常,醒来时我会大哭,哭得连棉袄都湿透了,嗓子都嘶哑了。

“文化大革命”时,造反派鼓励亲人斗亲人。我家邻居杨局长,被子女把大字报贴到了蚊帐上,每天都挨批。我天性顽皮,拿着棍子在家里到处乱打,不小心把家里的伟人石膏像打碎了。在那个年代,这是反革命行为,弄不好会掉脑袋的。母亲看到后一声不吭,连忙用扫帚把碎片扫进了簸箕,没有训斥我一声。在她的心中,孩子才是她最大的神,这就是母亲!

母亲是我啟蒙教育的最早的老师,小时候,我最喜欢听母亲给我讲故事,尤其是讲战争年代以及我的先辈们参加革命并壮烈牺牲的故事,因此我从小立志参军,这都与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关。我左胳膊上有一颗紫红色,黄豆大小的硃砂痣,是天生的胎记。有一次,我对母亲说,妈妈,我将来要去当兵。如果我在战场上被炸飞了,只要找到有硃砂痣的胳膊,就知道是我的。殊不知,少年不知愁滋味,童言无忌,这番话却成了母亲终生的一块心病。几十年来,母亲一直做着一个相同的梦,梦中到处找我,却总是找不着。 。 。 。 。 。

我上大学的前一天,母亲做了很多我喜欢吃的菜,我吃得饱饱的,我知道母亲一定很高兴。上中学时,我出席了全市三好学生代表大会,那是我第一次在外吃饭,回家后我说饭堂的菜真好吃(其实就是油水大)!母亲听了难过得落了泪:她说从小没给我们做过什么好吃的,但孩子们毫无怨言,从来不挑食,做什么就吃什么。 母亲心头还有一个永远的伤痛,以至于大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每提此事,她都会潸然泪下。

母亲是独生女,外公外婆早已去世,只剩母亲孤身一人。母亲曾经有一个妹妹,据母亲讲,她叫二丫,长着一双非常漂亮的大眼睛。二丫一岁时生病发高烧,当时我外公在队伍上打鬼子,外婆和母亲将二丫放在一个木桶里,顺着河沟,推了十几里路去看郎中,结果遇上坑人的庸医,开了一包药,称再渴也不能喝水。外婆没有文化,不懂医术,结果看着二丫活活被高烧烧死了。 。 。 。 。 。

母亲说她命苦,操劳了一辈子,没享过一天福,竟然还得了个富贵病——糖尿病!我知道她这是劳累过度导致内分泌紊乱造成的。 六年前,我再次外派出国,出国前专程回老家看望母亲。母亲担心我这一去,就再也见不着她了,于是就全家聚集在一起,给她自己提前过了八十寿辰。我曾想过这一天终究会来临,但是我心理上还从未做好准备,我不能想像,一旦有一天我会突然找不到母亲,会是什么样。 。 。 。 。 。

如今,母亲病重住在医院。我已回国,却依然不能见面。我想,母亲您一定会等我的!一定能等到我解除隔离,我们母子再见的那一天。 。 。 。 。 。

6月8日 星期二

天气:阴转晴 体温:正常 情绪:正常

酒店封闭隔离第十天

像女人学习嗑瓜子打发时间

一大早天气就阴沉沉的,胸闷得厉害!听天气预报说,上海即将进入梅雨季节,今后一个星期都将是阴雨天气。我有点发愁,在国外期间我高原反应厉害,常感到胸闷,胸堵,服用了一段时间抗高原反应药,疗效还不错。但是,现在考虑到再过几天还要做核酸检测,怕服用药物影响核酸检测结果(似乎并非杞人忧天),耽误我的回家行程,因此儘管胸闷得厉害,我也只能扛着,不敢随便服药。

根据上海市卫健委报告,昨日上海确诊境外输入病例两例,其中一例是六月一号经德国中转回国的留英学生,另一名是六月六号入境的日本人,目前已经集中观察同航班密切接触人员37人。我们忽然想起,我的另一名同事同上述病人同乘一个航班,目前同我们下榻在同一家酒店,于是急忙向同事核实,果真他们同乘一个航班。可能是由于他们座位相距较远,不是密切接触者,所以才没有将他们收容集中观察。但是,酒店的中央空调一直开着(不开没法居住),不知传染的风险有多大。人在无奈之时,往往会变得麻木,唉,人之命,天注定,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听天由命吧!

我住在酒店隔离期间有三怕:一怕敲门,二怕来电话,三怕来救护车。一旦被确认为密切接触者,即会被拉走集中观察。

在海外多年的寂寞生活中,我有一个男人少有的习惯:嗑瓜子!而少了一个绝大部分男人都有的习惯:抽烟!隔离期间,我所住的酒店全面禁烟,此时,嗑瓜子就成了一种极好的打发时间的方式!小时候在老家过年,大人们会在年三十晚上将炒熟的花生、瓜子、雪片糕、江米条、花生糖、生姜糖等新年点心分发完毕,放在我们的枕头边。第二天一起来,看见这么多好吃的零食,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我喜欢嗑瓜子,部分原因是从小跟妈妈学的。妈妈嗑瓜子的水平很高:一粒南瓜子出嘴就是齐刷刷的两片,而从我嘴里吐出来的却是一嘴碎渣。在我孤独寂寞的日子里,嗑瓜子是我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无论是在非洲的沙漠里、火车上,还是在孤夜里。

瓜子中我最锺爱的是五香葵花子,整颗瓜子放在嘴里,那种浓香缠在舌间,如绕指温柔,甘饴在口,今人欲罢不能,爱不释口。听着那清脆的瓜子在齿间翻腾辗转,开裂时如山崩地裂,银瓶乍破。我的身心沉浸在置身世外的陶醉中,心静如水,周围一切似乎不復存在,只有我与瓜子之间的亲呢。我选择这样排遣寂寞的方式,胜过烟雾缭绕、焦油缠身百倍,健康而有“品味”。

一是它可以转移注意力,安心、定神、解乏,有效缓解紧张、焦虑、烦躁等情绪,完全等同于抽烟的功效。

二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瓜子等坚果含有多种有益身体的元素,对男性健康尤为重要,而不像尼古丁那样危害身体健康。

从前,我和我的同事在非洲偏远的沙漠里,他们抽烟,我嗑瓜子。他们的烟瘾很大,一天要抽两三包烟,离十米远,我就能闻到他们身上浓烈的焦油味。

其实,无论抽烟还是嗑瓜子,在佛罗伊德的观点看来,都是口慾的满足,既然功效相同,两利相权,何不戒掉陋习,像女人那样嗑瓜子呢?酒店全面禁烟,我有些可怜那些老烟枪,不知他们如何熬过这两个星期?

隔离期间,太太网购了一大堆瓜子和乾果,有葵花子,松子,开心果,花生等等。一家人坐在一起,嗑着瓜子唠唠嗑,时间像眼前的黄浦江水一样静静流淌,受我们的影响,连我三岁多的儿子也爱上了嗑瓜子。 。 。 。 。 。

6月9日 星期三

天气:阴雾 体温:正常 情绪:正常

酒店封闭隔离第十一天

中国人的朋友圈—–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昨日,上海共确诊境外输入病例两起,一例係5月31日由阿联酋入境浦东机场,隔离期间确诊。另一例于5月25日由非洲的科特迪瓦自埃塞俄比亚入境,解除隔离前确诊。虽然没有来自我们同一航班的,但再次显示病毒的潜伏期长达两星期,所以仍然 能掉以轻心!

由于受印度疫情影响,防疫部门出台了新的规定,入境后在酒店封闭隔离观察十四天后,仍需在上海呆满七天,进行后续健康监测,但自己负责寻找酒店。北京市的政策是在“21+7”,即入境后在上海呆满21天,确诊无事后方可进京,抵达北京后还必须居家观察七天,加起来共28天。我江苏老家实行的是14+14”隔离模式,即在入境城市封闭隔离14天后,回家仍需在指定地点(居家,需单独房间,或在指定酒店隔离)隔离14天。因此,无论是回北京,还是回江苏老家,我都必须满28天后才能正常出门活动。考虑再三,并根据相关人员建议,我和太太一致决定就在上海原地隔离,呆满四个星期,共28后再回老家或返京,这样既可节省时间,免去旅途车马劳顿,又可避免因地域差别而实行的重复性核酸检查。

回国前,太太就对自己寻找酒店一事发愁,因为网上常有关于上海酒店拒绝接纳境外回国人员入住事件的反映。太太和孩子没带身份证,只有护照,她担心入住酒店时会被发现是回国人员而被拒绝。我眼睛一瞪,说:他敢?谁拒绝我就去告他!既然市政府规定我们必须在上海再呆七天,就说明是强制性的,酒店不得不接受!同时,既然已经允许我们出去自己找酒店,就说明我们是安全的,没有理由拒绝我们!太太说:酒店拒绝你的理由可以成千上万,我一想也是,一旦被拒,大包小包一大堆行李不说,还拖了个孩子,大晚上的,我们在上海又无处落脚,到时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这不抓瞎吗!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好在上海还有不少当年部队转业或退役的战友,以及大学同学,中国是个传统的人情社会!于是,我找到了我的一个战友,向他说明情况,恰巧战友转业后分配在政府部门工作,而且主管餐饮,酒店等行业,他主动提出如需订酒店他可以帮忙。踏破铁蹄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有他出面,料他酒店不敢放肆拒绝客人!

酒店摆平了,太太又为行李发起愁来:我们这次结束外派回国,带回了大部分家当,八九件托运行李不说,还外加了几个手提行李箱,还有在国外机场免税店购买的,回国送亲戚朋友的菸酒,化妆品等等。在酒店隔离期间,不让往外发快递,只有出了隔离酒店后才可以发,况且我们北京的家里没人,行李发走也没人收!带着十几件行李来回折腾太麻烦了!就在此时,我的同学和发小听说我回国到上海了,便主动提出在上海如有任何事,可以请他一个哥们帮忙,于是我说明情况,他说没问题,让他哥们来取行李并暂存在他那里,等我回北京前再快递至北京,这样,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太太说不好意思麻烦人,现在年轻人的特点是比较宅,比较独,不像我们那个年代的人信奉四海之内皆兄弟。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大家都需要相互帮助,相互照顾。你有困难时,别人帮你,别人有困难时,你帮别人!这是人的社会属性。小时候,我常坐舅舅的货车,他是部队退伍司机,给百货公司拉货。在那个年代(60,70年代),汽车在路上出故障,停车检修时,路过的车辆司机都会主动停下来帮你一起修理,直到修好才开车上路。那个年代的社会风气值得今天的人们怀念!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是一种社会的基本道德要求。

中国人是讲圈子的,圈子通常有“同事圈,“同学圈”,“校友圈”,“战友圈”,“同乡圈”,“宗亲圈”等等,有的学习班还有“一期”,“二期”,“三期”等等,要不微信朋友圈能这么火?上研究生课程时,经济学老师告诉我们,圈子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现象。圈子是宝贵的人脉资源,有些富豪,宁愿不送孩子去国外名牌大学留学,也要让孩子在国内上学,从小学,中学和大学等等,以培育人际圈子,积攒人脉资源。在国内,有“战友圈”,“同学圈”, “同乡圈”等等; 在国外的华人圈中,“同乡会”,“宗亲会” 以及“校友会”等比较流行。其实,老外也是讲人情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心都是肉长的,做任何事情归根结底都是做人的工作,只要感情投资到位,人的工作做好了,事情基本成功了一半。

圈子作为非正式组织,一种人脉资源和社交圈,只是给人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一种便利,一种交际渠道和社会功能,它代替不了法律和规则,必须在法律和规则下运行。以利益捆绑在一起的特定人群充其量只是酒肉朋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主要还是靠共同的理想,追求和爱好等凝聚在一起。

那个快乐的小护士又回来了!上门测完体温后,还要追进门捏一捏我儿子胖乎乎的小屁股,惹得小傢伙咯咯地笑。小护士好几天没见了,上次说身体不舒服的可能就是她吧!她们很辛苦,希望她们永远健康平安!

6月10日 星期四

天气:阴雾 体温:正常 情绪:平稳

酒店封闭隔离第十二天

大放异彩的移动支付和大数据时代

昨日境外输入病例突发,上海市卫健委今早通报:6月9日0—24时,通过口岸联防联控机制,报告7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病例1为中国籍,在柬埔寨工作,自柬埔寨出发,于2021年6月4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 病例2为中国籍,在马来西亚工作,自马来西亚出发,于2021年6月6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

病例3为中国籍,在柬埔寨工作,自柬埔寨出发,于2021年5月26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解除隔离前出现症状。

病例4为中国籍,在加拿大留学,自加拿大出发,于2021年6月7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因有症状,入关后即被送至指定医疗机构隔离留观。

病例5为中国籍,在法国生活,自法国出发,于2021年6月7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

病例6为中国籍,在巴西生活,自巴西出发,经瑞士转机,于2021年6月7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

病例7为中国籍,在刚果金工作,自刚果金出发,经埃塞俄比亚转机,于2021年6月8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

以上七例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均被诊断为确诊病例。七例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救治,已追踪同航班密切接触者151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观察。

有没有与我同乘一个航班的患者,这是我最关心的! 回国前,考虑到入境后要在酒店隔离相当一段时间,因此,我嘱咐太太要把生活用品带全备齐,包括拖鞋,牙膏牙刷,内衣,理髮推子,香皂,常用非处方药等等。太太听了却不以为然:到了国内什幺没有?带这些东西干吗?并顺手把我整整齐齐放在行李箱里的香皂,拖鞋,换洗内衣,常用中成药等扔掉,说是要减轻行李重量,到酒店后什么不能买?

我听后将信将疑,不过在酒店住下后,所有的疑虑顿时烟消云散:见酒店的房间地板落满灰尘,太太便从网上订购了清洁工具,夫妻二人一通打扫,将地板打扫得乾乾净净,孩子高兴得满地打滚;吃了三天的隔离套餐和加餐,发现体重陡增,血糖上升,于是又买来矽胶折疊烧水壶,并订购了一大堆新鲜的蔬菜,真空包装食品和调味品,自备蔬菜沙拉和冷菜拼盘,既健康,又富有营养;见孩子无聊,就从网上商城订购了儿童飞镖,气枪等玩具,以及游泳圈,给孩子寂寞无聊的隔离生活增添不少乐趣;为解乏和消磨时间,又在网上买来了泡澡药材和一次性泡澡袋,隔三岔五就泡上一次热水澡,享受至尊待遇;另外还买来了大量水果,牛奶,饮用水,无糖饮料,卫生用品,内衣,鞋子等生活用品。所有这一切,都是基于智能手机平台上的移动支付软件。隔离酒店实行的是”许进不许出”的物品管理规则,即可以订快递送进酒店,但酒店里的任何东西不能往外寄,从酒店房间出去的所有东西和垃圾一律视为“污染物” ,需进行消毒处理和统一销毁。

太太是信息化,电子化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接受新鲜事物快,同我们对新生事物和技术持保守怀疑态度的一代人迥异,我们大多担心网上购物和支付不安全,倾向于去实体店购物,刷卡或现金支付。

疫情时代和隔离条件下的特定环境,使得网上购物和转账支付大放异彩,使我们这些顽固的保守派认识到一个崭新的时代已经来临,跟不上时代就会被淘汰!年轻的一代有年轻一代的优缺点,缺点是宅,优点是跟得上潮流,据太太说她曾经创造过一个月不出门的记录,全靠网购和快递生活。这次在酒店隔离期间,我们家的快递量不是第一,也是第二!

由此,我联想到一些在中国生活久了的老外,回自己的国家后出现种种不适的情况,有一位德国在华留学生,他回德国后就给德国总理写信,说德国的电子支付系统远远落后于中国,必须奋起直追,否则就会被中国远远甩在在身后。很多在中国呆过的外国人都有同样的感受。欧洲许多商场都接受微信或支付宝结账,既方便了店家,又方便了顾客,羡慕得老外恳请他们的政府,向中国政府提出申请,以便将支付宝同他们的银行系统绑定。

我又想起我读研究生课程时,经济学老师讲中国的金融支付系统远远落后于西方,所以中国人爱用现金,这阻碍了商品流通的速度。没想到,十年后,中国的移动支付系统把世界远远甩在身后。我在国外给老外作报告时就说过,中国人在歷史上为世界文明做出过重大贡献,但是后来有一段我们闭关锁国,逐渐落后了。美国也是这样,帝国发展到一定强大的地步时,它就会骄傲自满,不再虚心向其他民族学习。但是,今天的中国将会重新为世界做出巨大贡献,其中5G ,移动支付,大数据和物流业,就是重要的一个方面。

中国保持这方面的优势,并将其标准化,体系化和国际化,对内不但可以方便消费者,促进经济发展,对外则可以打破西方的金融和支付体系霸权,获得主动权和话语权。

相关阅读:

漫漫回家路 —— 妈妈,您一定要等着我! (连载之一)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漫漫回家路 —— 妈妈,您一定要等着我! (连载之二)》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荷兰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荷兰新闻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