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7 10:04 阅读量:1万+
华人号:《聚澳传媒》每个留学生来到澳洲多多少少会经历一段磨合期。
这个时期的长短和个人的性格紧密相连。
有些小伙伴是人来疯,初到澳洲就能结识一大堆志同道合的朋友。不管是在当地人还是老乡的圈子中,都能混得开。
而一些性格保守的小伙伴就没这么容易了。
孤独、害羞、孤立,这往往是中国留学生,尤其是女学生的标签。
Fran Martin是墨尔本大学文化研究中心的读者,也是副教授。
一直以来,她在对56名在澳学习的中国年轻女性的经历进行研究。
根据计划,她将跟进她们的生活五年,将研究结果写成一本书。
她了解到,虽然许多中国女孩子不后悔当初来澳洲学习的选择,但她们在社交上没有得到满足。
尤其在和外国人结交朋友的经历方面,这些学生几乎是空白的。
教授表示,这些女生常常选择固定的课程和城市,其中几乎80%或90%的人都在就读研究生。
据Martin描述,一个就读设计课程的女生反映到,她这门课上几乎没有任何国际留学生。
“她走进教室,坐在一张桌子旁。那时已经有两个当地的学生坐那里了。看到这个女生过来,他们只是翻了个白眼,站起来,挪到了其它地方。”
而另一个同事也曾告诉Martin类似的事情。
在上课之前,一名中国学生和几个当地学生坐在教室里。
当地学生在互相抱怨。
一个人说,“我上节课都是国际留学生,除了我之外。”
另一个学生回答说,“喔!你真可怜,那一定很难熬吧。”
而那个女生就静静地坐在旁边。
其实对于中国文化,Martin教授非常了解。
她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并曾在十几岁的时候前往中国学习2年。
她表示,在中国和海外,某些年轻的中国女性可能难以让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身份。
独生子女一代,大多数人没有兄弟姐妹,家人鼓励他们把重点放在学习和事业上,并成为成功的女性。
但是他们国家却鼓励女性扮演更传统的角色,比如你在30岁之前未婚,可能会被人当做“剩女”。
Martin说,“她们来到国外求学,但却必须调整一系列新的期望。通常她们想和澳大利亚学生交朋友,但当地人通常保持着“礼貌”的距离。”
“语言可能是一个问题。一些来自中国的学生认为她们的英语很差,认为她们的流利程度“几乎是羞耻的”,这可能会增加她们与当地学生相处的困难。”
“这种缺乏自信会给学生在有偿工作中带来更多的问题。”
“我的一些参与者在当地公司里找到了会计师或其它工作,但她们中的大多数人确实很难做到这一点,最终只是在中国圈子里的一些餐饮里打工,经常也未拿到足额报酬。”
像Martin所描述的“孤立”确实是许多中国留学生中的常态。
有时候,我们太在乎我们的自尊心与面子,但是这些其实真的没有这么重要。
文章转自 今日阿德莱德 ,不代表聚澳传媒观点和立场,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谢谢!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